清末时期,英国是如何通过使馆,逐步窃取情报的?

浅谈百科 2021-09-30 17:20:03

在19世纪40—60年代的这段时期里,是英国人对华商贸扩张的关键时期,他们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同晚清政府进行修约,并将商贸从沿海逐步扩张到了内陆。而其中离不开大量的在华间谍,所提供情报的辅助。

而英国人庞大的对华间谍网,是通过以驻华大使馆为枢纽来逐步建立的,而在大使馆建立之前,则主要通过东印度公司来获取。

起初,英国人的对外贸易都是由这个东印度公司在全权负责,我国当时广东一带的鸦片泛滥问题,就是由这个公司源源不断地偷运过来!

自1834年之后,英国政府决定收回了东印度公司的对华贸易垄断权,并建立了一个驻华商务监督制度,其内设总监、第二监督和第三监督三名成员,来掌管对华贸易。

《南京条约》签订之后,这个商务总监就自然成为了英国驻华的最高长官,其总部位于香港岛,并在各个开放口岸都设置有下属机构。

这些监督表面上是英国人的驻华特使,实际上还有另一层身份,那就是在华的情报人员,主要为英国政府刺探一些诸如此类的情报:各个开放口岸的航运和贸易数据、中国人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中国国内各个省份的经济状况、资源、政治机构;各地的物价信息、外籍货船信息等等一切有用的东西。

此外,为了增加情报的专业性,英国政府将驻华机构的经费纳入了财政之中,这也就意味着英国的所有驻华人员都得到了全薪、全职,避免他们会为了自身利益而违背了英国政府的利益。严格规定了,这些驻华成员应该为英国在华商贸的整体利益服务,而非某个商人代言。

当这些驻华人员获得了情报之后,如何将其高效地传送给英国政府,也是一个难题!对此,驻华商务总监所想出来的对策是,将情报交由一些专门雇佣的信使、洋行商船、英军舰、中英鸦片船等传递出去。

为了建立驻华情报部门的后备人才制度,英国政府每年都会从剑桥大学等高级学院,每年挑选出10名左右的毕业生,以译员的身份来到驻华使馆进行工作,这些将来都将成为英国人在华情报人员的中坚力量。

为了更好地刺探清廷内部的情报,英国人于1861年正式在北京建立了公使馆,解决了香港距离北京太远,难以第一时间获知清廷内政情报的困难,这同时也标志着,英国人的情报触角已经正式从沿海伸向了内陆,再伸向清廷决策圈。

公使馆的成员会积极地同清廷的一些高级官员,进行日常会晤,借机套话,获取情报,并深入了解清朝官员的思维模式和政治生态,这些都是价值极高的情报!大大影响了日后英国政府的对华策略!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