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有一个趋势,那就是人们进入到体制内工作的意愿空前,都想吃公家饭。
以国考为例,2024年国考报名人数高达291万,人数岗位比80:1,而两年前考公人数才仅为130万,两年翻了一倍多。
如此增长速度,可以看出很多。
需要说明的是,编外人员的招募同样竞争激烈,一点也不比国考、省考差,尤其是不限制年龄的社区工作者考试,更是吸引了众多超过35岁的中年人前来参与。
当然,可能有人说了,报考人数多不能说明什么,关键还是要看招募人数。
事实上,招募人数也是在逐年增加的,国考已经连续6年扩招,省考也是如此,有的地区扩招比例甚至一度逼近80%,至于编外人员招募,那更是翻倍增长,短短几年时间,就已是正式编制人员1.5-2倍。
已经高度饱和了,但是还要招。
近日,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上面提出统筹用好公益岗位。什么是公益岗位,其实就是编外人员的新方向,传统编外岗,比如窗口、辅警什么的,已经有些人满为患,无法继续安置了,换个方向,以提供公共服务的公益岗为突破口,继续招募。
什么停车场管理员,社区监督员等,估计很快会被大量招募进来,用这种方式为就业市场托底,也算是让大家有口饭吃。
这些人,很有可能归社区管理。
那问题来了,一个社区能有多少人?
答案是几十个。
按照标准,社区人口每万人,可以招募18个社区工作者,同时,再加上各种其他名头被安排到社区工作人员,以及一定数量的网格员,轻松几十人。
要知道,就在十多年前,社区普遍才几个人,人员膨胀速度真的很快,而且就像上面说的,这不是一个完成时,未来,还会有更多人进入到社区,什么公益岗位、养老岗位等,职责都将落到社区。
而社区,又不过是体制内普遍情况缩影。
各个单位都在扩招、膨胀,程度不同而已,人人都想吃公家饭,随之而来的一个结果,就是体制内行政支出让我们不堪重负,很多地区仅薪酬开支就超过了地方财政的年入,要依靠转移支付来维持运营。
关键就是养着闲人,给这些人一口饭吃。因为从实际来看,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也没有那么多工作给他们。工作平均分一分,每个人其实都相对较为悠闲。
这是很多在企业的人,想象不到的状态。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这件事让很多人不太能接受的点在于,体制内薪酬开支,本质上还是大家创造的效益,如果可以压降下来,完全能够把更多资金用于民生和推动发展。这种养闲人的做法,并不是十分能够得到认可。
不过从整体来看,却是托底的需要。
对此,你是支持还是反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