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睁睁看着清朝大军竟然拿不下小小的武汉三镇 ,各省哪里还有心思抵抗,基本是起义军一到,就纷纷宣布独立了。
清政府就这样迅速地衰败在各省市的倒戈之中。
朝廷收到武昌起义爆发的消息后,以摄政王载沣 为首的中央高层领导感到极为震惊和愤怒。 在集体问候了曾经在湖北武汉长期工作的张之洞 同志的所有直系亲属八百遍之后,众人一致同意动 用中央军去镇压湖北革命党,对他们而言,地方新军已不可信任。
1911 年 10 月 12 日, 载沣几乎拿出了全部家底,兵分四路,兵锋直指武汉。
第一路,以北洋第四镇为主力,统帅为荫昌。 荫昌,满洲正白旗 人,时任内阁陆军大臣,我们在小站练兵 那会儿提过他,袁世凯的哥们儿。无 论是从血统——满人,还是从身份——陆军司令来看,由荫昌做第一路的统帅,都说得过去。
第二路,以北洋第五镇为主力,统帅是冯国璋 。
第三路,以禁卫军为主力,统帅是载沣的七弟载涛 。
第四路,由十多艘军舰组成的海军主力。 载沣任命萨镇冰为海军司令,督水师走长江水路配合作战。升官发财的时候载沣想不起来萨镇冰,但用得着萨镇冰的时候倒是记得把人往火坑里推。 这么看来,清朝在载沣手上灭亡是有充分理由的。 载沣的本意是中央军精锐齐出,陆海并进,一战歼灭「反贼」。但是,中央军的表现实在令他失望。 这场即将发生的战争因其主要战场在汉阳和汉口(古称江夏或夏口),故称阳夏保卫战。 举国目光齐聚武汉,革命能否成功就在此一战。
如果革命军被清军主力歼灭,其后果自不用多说。 如果革命军能抵挡住数倍于己的清军主力的反扑,把清军主力拖在武汉城下无法动弹,那么其他正在 观望的势力就有可能起兵响应,革命的星星之火就有可能迅速形成燎原之势。 先行出发、先行抵达的荫昌是很想扑灭革命的星星之火立功的,可惜他有心无力。荫昌虽然是这支 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北洋劲旅名义上的最高统帅,但他指挥不动这支军队。
为什么武昌起义后清政府迅速土崩瓦解了?
前面说过,北洋军 从征兵到训练,几乎都是袁世凯在负责,重要军官几乎都是他的人。除了袁世凯 或者得到袁世凯的授意,否则谁也指挥不动这支部队。所以第一路人马出工不出力,只是在应付差事。
第二路的冯国璋先生确实能打,是一员悍将。但他有力无心,不想打。 冯先生在率军南下的途中,抽空去了一个地方——河南彰德洹上,亲自拜访老大哥袁世凯问计:老 打,咱们打还是不打;如果打,又该怎么打? 袁老大的回答十分简单:慢慢走,等等看。 这一慢一等,就到了 10 月底,第二路才做好战斗准备。
至于以旗人为主的第三路,是满洲最后的家底,载沣要留着以备汉人造反,是不会让他们在战场上轻 易消耗掉的,得等前两路军队跟革命军拼得差不多了的时候,由他们站出来摘桃子 ,收拾残局。 如果说陆军的表现让载沣十分失望,那么萨镇冰的水师就让载沣绝望。 早在 10 月 18 日,海军司令员萨镇冰率领的水师就已抵达武汉江面。但接下来,载沣期望的军舰集 中火力众炮齐鸣的激烈战斗场面并没有出现。 大多数时间里,水师只是象征性地发射几枚炮弹,而且炮弹也不认是革命军的工事,大都落在了荒郊 和水面上。
为什么会这样?明明应该十分激烈的战斗,为何打得如此有耐心? 秘密就在两个关键人物的身上。
第一个人叫汤芗铭,此人是海军少壮派 的代表人物,也是这支海军主力的参谋长。此外,他还有一 个身份:湖北立宪派大佬汤化龙的亲弟弟。 汤化龙此时已是湖北军政府的政事部长(总揽行政,相当于省长),于公于私,他都得把弟弟以及弟 把掌握的那部分海军拉到自己的阵营。所以汤芗铭还未抵达武汉,就已收到哥哥的来信,让他「早日反正,以立殊功」。 不提汤化龙 的劝说,单说汤芗铭本人,此人虽然有些功利,思想品德也不大高尚,但曾留学法国和 英国的经历令他对于民主共和以及清朝的腐朽有着清醒的判断。 因此,既受哥哥影响,也为个人前途和国家前途考虑的汤芗铭 ,决定冒险奋力一搏。在他的策划 下,一些有革命倾向的海军官兵逐渐围绕在以他为核心的周围,消极战斗,时刻准备着高举义旗造 反。
第二个人则是这支水师的最高领导——萨镇冰。
萨镇冰 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后又留学英国,算是受过先进教育的思想开明之人,再加上不得载沣 重用,对清朝自然不会有太多的忠心。 在稀稀拉拉的枪炮声中,萨镇冰收到了学生黎元洪的来信《黎元洪致萨镇冰书 》。 来信约一千三百字,言辞恳切,情谊殷殷,道理深刻。
在信中,黎元洪表示武昌起义的目标在于改革 专制政体,建立中华共和民国,并劝说老师站在国家前途和民族大义的角度上反水。 读完来信,萨老师内心非常纠结,他既不想叛清,也不愿与革命党为敌。于是他绞尽脑汁想了一个不 错的办法:和稀泥。 满怀希望的黎元洪 终于等到了萨老师的回信,信中写了八个十分醒目却令人失望的大字:彼此心 照,各尽其职。 一边,参谋长汤芗铭态度鲜明,要带头造反,无心打仗。 另一边,司令萨镇冰态度暧昧,对手下员工的反心以及出工不出力的行为既不赞成也不反对。 因此,这仗是打不起来的,打得起来就见鬼了。 海军不打革命军,一心一意地磨洋工,革命军自然也不会主动进攻火力强大的海军找抽。
因此,除去最初的几天,革命军跟不知躲去哪儿又突然冒出来的张彪 干了几仗,阳夏保卫战的第一 阶段——汉口之战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双方一片祥和的对峙中被消磨掉的。 但是,他们不动,有人动!
别看武昌首义 是共进会和文学社干的,没有立宪派、同盟会 、会党 什么事,但共进会和文学社比 竟只是地域性小党派,不具备全国影响。而立宪派、同盟会、会党就不同了,在全国各地均有分支, 势力庞大,他们看到武昌首义成功,清军主力被拖在湖北动弹不得之后,遂趁热打铁,在全国各地积 极行动。 与此同时,埋藏在清军内部的几颗定时炸弹也终于引爆了。 想当年,慈禧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地位,迫不得已创了一招「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武功。这一招功 夫的书面名称叫做「编练新军」。 新军的威力确实很大,先后灭了义和团 和造反的革命党,可新军的副作用也很大,巩固统治的同时 却损了清朝自己的根基。
至于原因,就得研究一下慈禧这招是怎么练成的。 当年朝廷囊中羞涩,攒下来的钱大都充作赔款、供养贪官和维持皇室的奢侈生活,而按当时的标准, 全部练成朝廷计划的三十六镇新军 ,仅建军费及军饷一年都要上亿两白银,超过国家全年的财政收 入,这自然是难以做到的。
一句话,朝廷没有足够的钱练兵。 于是慈禧只好跟各地的诸侯——总督和提督们说:朝廷的困难你们也知道,我只能从人员编制等政 策上支援你们,至于编练经费主要就靠你们自己筹备。 慈禧老佛爷是很有权威的,总督和提督们虽说觉得有点委屈,不过还是响应朝廷号召,开始了自招自 练。 慈禧既然给不了钱,那就难以掌控新军的人事任命权。
开明的地方大员如张之洞等人,不仅注意招收受过新式教育的文化青年入伍,更加重视招收受过先进 军事教育的留学生担任军官。 如留日的蔡锷、阎锡山、李烈钧 、蓝天蔚、吴禄贞、唐继尧、许崇智等人全都趁机加入了新军。
这些人可不一般,有水平,有思想,有主见,有眼界,敢于持有不同政见,完全不同于旧军官兵愚昧 效忠皇权。更关键的是,他们对现在这个政府并不满意。简而言之,他们就是埋藏在清军内部的定时 炸弹。 乱战,四方云动 革命的多米诺骨牌 ,在武昌起义十二天后就开始了倒塌的过程,辛亥革命的狂潮到了! 10 月 22 日,湖南、陕西独立。 10 月 29 日,山西独立。 10 月 30 日,云南独立。 10 月 31 日,江西独立。 11 月 3 日,上海独立。 11 月 4 日,贵州独立。 11 月 5 日,浙江独立。 11 月 7 日,广西独立。 11 月 8 日,安徽独立。 11 月 9 日,福建、广东独立。 11 月 22 日,重庆独立。
11 月 27 日,四川独立 …… 总之就是,全反了。 在这一片混乱里,还有一些有趣的人和事值得讲讲。 0 月 22 日,湖南在焦达峰 的带领下独立,陕西也在哥老会大哥张云山的带领下独立。
10 月 29 日,革命士兵在新军标统(团长)阎锡山的带领下杀死了自己的上级领导——山西巡抚 和 协统(旅长)。阎锡山坐上山西都督的位置,并由此开创了阎同志近三十年的山西土皇帝事业。 一天后,立宪派的支持者、新军协统蔡锷和同盟会会员唐继尧发动起义,云南光复。值得一提的是, 有一个名叫朱玉阶 的排长在此战中表现十分英勇。他冲锋在前,浴血死战,率领士兵攻克了总督 府。 这位朱玉阶不是别人: 正是后来共和国的朱德元帅。 清朝灭亡的真正导火索不是武昌起义,而是皇族内阁。
太平天国战争证明八旗和绿营不堪一击,僧格林沁的蒙古马队在八里桥全军覆没,满清手里已经没有 完全效忠且能战的武装力量了。最后几十年得以维持,靠的是慈禧跟汉族地方大员们之间达成的一种 类似雇主和承包商之间的平衡: 朝廷提供财政和名分上的支持,给予他们地方和部分中央权力,换取 团练武装的效忠。但这些地方大员对清廷的忠心其实非常有限,庚子国难的时候慈禧命悬一线,他们 敢公然抗命搞东南互保,事后慈禧也没拿他们怎么样。慈禧死后,载沣这样的政治小白上台,这种平 衡很快被打破了。满清勋贵们迫不及待的想夺回一切权力,完全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皇族内阁是 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它让袁世凯为代表的汉族官僚们彻底认识到,满清朝廷完全不想跟他们分享权 力,掀桌子的时候到了。
最简单的原因是枪杆子没了。 无论摄政王载沣还是以庆亲王为代表的的皇族内阁,清廷发现他们调不动兵,兵不听他的。枪杆子不 既是打出政权的,也是要保证政权不被推翻的。既然枪杆子没了,皇位就坐不稳了。 清朝最后十几年,具体说就是甲午战败后,此时不仅八旗早已不堪,而且湘军楚军淮军也都逐渐没 落。清朝从中吸取一些教训,尝试重新组织练兵,希望再次培养出一支朝廷可以依靠的武装力量。这 次新练兵的发端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派胡燏棻 到天津马厂重新募丁编练、购买德国军火、聘请德 国教员指导的的“定武军”,最终又结合淮军系、甘军系的其他几部,在1898~1899年宣布成军的 北洋五军——武卫军 。
武卫军分前、后、左、右、中五个部分: 1、前军聂士成,出身李鸿章的淮军系统; 2、后军董福祥 ,出身平定陕甘回乱、在左宗棠 指挥下收复新疆的甘军系统; 3、左军宋庆和姜桂题,出身从淮军一部分出、靠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家、又参加过甲午战争的毅 军系统; 4、右军袁世凯,这个说起来略复杂——袁世凯的叔祖父袁甲三 也是淮军系统出身,所以他们和李 鸿章的关系很密切。
1895年,袁世凯开始在天津练兵,虽然有李鸿章等大员的支持,但他是在接收 胡燏棻“定武军”的基础上整合起来的“新建陆军”,也就是耳熟能详的小站练兵 。这只“新建陆 军”从当地和周边省份招收士兵,并吸收前淮军、毅军中一些接受过军事教育的人才(诸如段祺瑞、 曹锟等,都是在李鸿章主持创办的北洋武备学堂读过书),已经从淮军系中脱离出来了。 5、中军荣禄。中军是清廷准备重新扩编的武装力量,统帅为满人,士兵也要尽量招收八旗子弟 。
武卫五军分别驻扎在山海关外的辽宁、山海关内、京东蓟县、天津、山东等地到北京城周边地区,成 为拱卫清朝首都安全的一支武装力量。在地方上出现民变的时候,还可以抽调兵力前去镇压。比如在 1895年前后,甘肃再次爆发回乱,董福祥就统领武卫后军前去镇压。在1898年的戊戌变法和1899年 镇压山东义和团教民、1900年前后的庚子之变中,武卫五军和他们的统帅将领,比如荣禄、袁世 凯、董福祥等人,都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采引进德国武器和教法的不仅是袁世凯的右军,聂 士成的前军等部同样如此。 按照清朝的如意算盘,武卫五军的人事安排,依然体现了以满制汉 ,或者说灵活运用政治权术,在 汉人统兵大员中互相制衡、防止一头独大的心机。
然而在1900年前后的庚子之变中,因为慈禧太后对西方国家宣战这种愚蠢的行为,刚刚成立的武卫 五军,也遭到了空前的打击: 1、荣禄的中军还在筹建中,就发生了庚子之变,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中军就没能组建; 2、聂士成 在抵抗八国联军的战场阵亡,武卫前军遭到严重打击; 3、武卫后军董福祥是圣母皇太后的坚定支持者,不仅在1898年帮着镇压康梁乱党,在1900年也积 极灭洋人,事后成了八国联军指名道姓的通缉犯。不过清廷对他还不错,让他回老家隐居避风头。但 武卫后军无法在京津等地发挥作用了。 4、因为之前被调派到山东等地驻防、镇压当地民乱,袁世凯的武卫右军和宋庆姜桂题 的左军,躲 过了庚子之变中八国联军的打击。
庚子之变 结束后,北洋五军(武卫五军)就剩下了两军——袁世凯的右军和宋姜的左军。 这样一来,清朝朝廷设想的那套以满制汉、互相制衡的权术,完全被破坏了。 在庚子之变后、晚晴“新政”当中,清朝最后一次整顿军务,袁世凯的武卫右军自然成为最受垂青的 “种子选手”。
1908年11月,慈禧太后和光绪接连故去。这位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很会玩弄权术的圣母没有了, 李鸿章、荣禄 等人也早在1901\1903年即已经离世。摄政王载沣 虽然对袁世凯万般憎恶,政治素 养却很低劣。此时的袁世凯在政坛上几乎没有对手。由他的武卫右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手操作起 来的北洋新军,是一支只有他才指挥地动的武装力量。 段祺瑞 吹嘘自己平生的政治功绩,经常说自己有“再造共和之功”。这个“再造”,强调他至少有 两次维护共和政体的行为。 那么第一次,就是1912年1月26日,在袁世凯的暗中授意下,段祺瑞联名北洋军40多位主要统兵将 领,致电清廷,宣布拥护共和、“劝说”清帝尽早退位,“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 注意啊,此时的段祺瑞,是清朝派往南方的湖北、江苏等地,镇压武昌起义 民军的清朝北洋军前敌 统帅。
前敌总指挥这个节骨眼上联名属下发电报,劝皇上退位,这意思太明确了:先客客气气的捧上,我既然能镇压革命党,也可以调转枪口逼你就范,别不识时务! 在这份联名通电中,还有一个人也署名表态了,这就是武卫左军统帅姜桂题(宋庆 已在1902年去 世)。这下清朝彻底凉了。 枪杆子都没了,这摄政王和皇族内阁,还有啥信心让宣统小娃娃赖在皇位上坐着不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