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总会听说不好的饮食习惯引起各种疾病,胆囊息肉也在此列。绝大部分人没有症状或症状较轻微,医院检查出后,息肉较小,在10mm以下的,就会建议定期观察。
但是,如果一直不解决根本病因,息肉还是会一点点长大或长多,等待患者的还是手术或者无休止的焦虑。因此,胆囊息肉切勿轻视,除了回家观察,坐等息肉长大后再手术切除,还可以选择早发现,早调治。
中医一般把胆囊息肉归属于“胁痛”、“胆胀”、“积证”的范畴,病位虽在胆,但整个发病过程涉及肝、脾。
因此在治疗时,绝对不能忽视肝、胆、脾三者的关系以及三者同调的重要性。
好转案例:
患者刘女士,35岁,右上腹部疼痛5天,既往有胆囊炎、慢性胃炎病史。本次因5天前下班后聚餐吃了不少油腻辛辣食物,突发右上腹部剧痛,疼痛放射到整个后背。经B超检查有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4×3mm。
初诊见 右上腹部疼痛,胸肋胀满,胃部隐痛,恶心呕吐,口苦口干,容易紧张焦虑,小便如茶色,大便偏干,舌红苔白黄。
诊断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囊息肉(单发)、慢性胃炎。
辨证 肝胆湿热 胃失和降 痰瘀互结
治则 疏肝利胆 和胃降逆 化瘀散结
处方 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合方加减
柴胡,枳实,白芍,制半夏,黄芩,黄连,干姜,党参,丹参,威灵仙,乌梅,威灵仙,甘草等。
嘱:注意饮食,少吃或不吃油腻、甜腻、辛辣刺激性食物;调控情绪,舒缓心情,避免熬夜。
二诊 服药后泻下臭秽物较多,腹痛明显好转,口苦减轻,精神状态改善,舌苔稍黄腻。上方微调,继续服用。
三诊 诸症均好转,胀满、口苦未再复发,偶尔吃油腻的会腹部不适感,二便正常。方微调,继续服用,服药后复查彩超 。嘱改善饮食习惯,忌食生冷。
四诊 腹部不适症状未再复发,复查彩超胆囊息肉消失。继续服药巩固疗效。3月后随访,未见明显异常。
回顾病程:
刘女士病因饮食不当而诱发,发作时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可向右侧背部放射,常伴有恶心呕吐。胆囊息肉是慢性胆囊炎长期炎症刺激形成的赘生物;
中医则认为属于痰瘀互结。
肝胆湿热日久,郁热伤胃,肝胃不和,脏腑疏泄功能失常。肝郁气滞血瘀,脾虚痰湿积聚,痰湿和气滞同时出现,交织在一起易形成息肉、包块、结节之类的情况。
本次处方以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两个名方为基础加减:半夏泻心汤和胃降逆,开结除痞;小柴胡汤疏肝理气、扶正祛邪。
方中柴胡、枳实疏肝理气;白芍平肝止痛、养血敛阴;半夏、干姜燥湿降逆止呕;黄连、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党参、甘草补中益气健脾;丹参、枳实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威灵仙、乌梅同用攻坚散结消息肉。
由此可见,中医辨病处方、随症加减,且用之得当,中药治疗效果不亚于西药、特效药。
以上为个例,如有类似不适情况,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由专业中医大夫进行辨证论治后用药,切勿自行使用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