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苏州人的生活场景,24张珍贵老照片,太真实了!

历史图馆知识一览 2024-07-25 14:25:05

前段时间,有个苏州的朋友来郑州出差。中午,我和室友邀请朋友一起吃了个饭。苏州朋友走后,室友不住地赞叹:苏州人说话声音真好听。我笑了:“看你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说起苏州,它总给人一种小家碧玉的感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青瓦白墙、园林雅致。

苏州人说话语调软,遣词用字含蓄有余地,就像苏州园林里的小径那样委婉。还有,苏州自古出美女。

笔者还没去过苏州,但对苏州早已心驰神往。人常说,了解一座城市就去看它的历史。苏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那么,过去的苏州是什么样的呢?

远的不说,咱就看看上世纪80年代的苏州吧。下面是笔者搜集的40多年前苏州老照片,都是一些外国人在苏州拍摄的。相对于文字来说,图片更直观。老照片搜集不易,值得珍藏!

苏州孔庙

80年代,苏州文庙附近景象。苏州文庙,始建于北宋景佑二年(1035年),为范仲淹主持修建。苏州文庙有“江南学府之冠”的美誉,迄今已有980多年历史了。

照片中,苏州文庙大殿建筑,飞檐高挑蔚为壮观。红墙外面,是一条宽阔笔直的大马路。当时人们出行,大多数骑的是自行车。照片拍摄于1985年。

这是苏州城内另一条小街,街道不是很宽,两侧种植有梧桐树。树干粗壮,枝繁叶茂,看上去有些年头了。早晨上班时刻,骑着自行车的人们,行色匆匆赶往单位。照片拍摄于1985年。

苏州是典型的南方城市,气候温暖潮湿,一到梅雨季节,雨就下个不停。照片中这座城楼叫“盘门”。盘门为吴门八门之一,现存城门为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修筑。

城门前的小路上,有人披着雨衣骑着自行车,有的人打着雨伞,穿着雨鞋。看到这样的画面,耳边似乎能听到细雨落下“沙沙”的声音。

细雨纷纷,苏州城内一条热闹的街道上,行人来往匆匆。街边广告牌琳琅满目。

人群中两个穿着红色上衣的女子,共同打着一把粉色的雨伞,背影特别引人注目。

80年代,一名当地人划着小船,正在穿过一条水巷。他身穿蓝色中山装,手腕上带着一块机械手表。为了生活,他早出晚归,饭锅也带上了船。

青檐白瓦房,好像从河水里长出来的一般。在苏州水乡泽国的世界里,最能滋养文化和蔚藉乡愁的,恐怕究就数这幽深寂寥的苏州水巷。它们把天光云影织进去,让古城光润起来。

80年代,苏州火车站上景象。站台两侧各停着一辆绿皮火车,站台中间有方便乘客出站的地下道入口。南来北往的乘客,提着大包小包,从这里奔赴不同的目的地。你坐过这种绿皮火车吗?

在苏州街头一个拐角处,开着一家水果店,白色的墙壁上写着“振兴果品店”几个大字。店面不是很大,柜台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水果。又下雨了,两个打着雨伞的顾客,正在买东西。

80年代,苏州城内河道景象。走在蜿蜒曲折的石驳岸上,尽情欣赏古城的溟蒙烟水,览遍水巷的幽雅和精致。苏州民居粉墙黛瓦,大都依水而建,其布局与河道密切相关。

照片中,两名女子打着一把伞,从细雨中走过。远处的石拱桥倒映在水中,美轮美奂。

一名接孩子放学的家长,骑着自行车,从小巷子里驶过,他们穿着双人雨衣。

当时的雨下得不大,但地面上已经出现了积水坑。江南的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斜斜。

在街边一个公交站前,不少人打着伞,正在焦急地等待着公交车的到来。这究竟是哪一路公交车,站牌上的字看不清楚。公交站后面,苏州传统建筑很有意境。

1985年,苏州一家大型酒楼里,两对新人正在举办结婚喜宴。这样的场面,在当时很时髦。

新郎潇洒帅气,穿着笔挺的西装,打着领带。新娘年轻漂亮,穿着一袭粉色婚纱,手捧鲜花。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80年代,在苏州街边一户人家,一位慈祥的老大娘站在门前空地上晾晒被褥。门口地面上,还晾晒这一些煤块。斑驳的阳光照在地面和墙壁上,很有意境。

在苏州一所小学附近,家长们正在接学生放学。两个可爱的小学生,边走边玩。仔细看,她们戴着鲜艳的红领巾,身上穿着当时最流行的红色脚蹬健美裤。一名家长骑着自行车带着孩子从小桥上驶过。

80年代,苏州街边一家果品店,正在开门营业。柜台上摆放着苹果、橘子、香蕉等各种水果。为了吸引路人注意,店家还把水果装进袋子里吊起来,每袋只要五元。

我的那位苏州朋友说,他们的生活节奏舒缓惬意,不会太在意金钱,够用就行。因此苏州本地人做生意都不会起早贪黑,更在意生活的品质和健康的身体。

这也是苏州城内街头景象,好像是一个丁字路口。路两旁摆满了各种摊位,有卖小吃的,有卖蔬菜的,还有修自行车的,每个摊位上都撑着遮雨的棚子。街道虽然很窄,但充满了市井生活气息,很接地气。

80年代,苏州街边一名卖花菜的小贩,可能是下雨天气,顾客不多,闲暇之余他靠在花菜上看一份报纸。在他身后,花菜堆积如山,希望他能尽快卖出去。

照片中这座拱桥,就是横跨京杭大运河上著名的吴门桥。吴门桥,位于苏州古城西南盘门外。这是一座单孔石桥,始建于南宋,清代重修。是出入盘门必经之路。吴门桥,是苏州市区现存最高的一座古桥。照片中,人们打着伞从桥上走过。

80年,苏州有不少像这样的露天小集市,即使下了小雨,也丝毫不会影响小贩们做生意。照片中,一位卖红皮萝卜的小贩,穿着雨衣,正在为顾客称量。仔细看,顾客骑的自行车还是永久牌的,当时是好牌子。

路边这个绿色的东西,想必70后80后都认识,这是邮筒。人们写好信件,不用跑到邮局,只要从这个邮筒上部开口处,将信件塞进去就行了。邮递员会定期取走信件邮寄。

如今,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很少有人再写信了。这种绿色的老邮筒也逐渐从街头消失了。

1985年,苏州一家丝绸公司,为了促进销售,搞了一场时装秀。模特们身穿艳丽的丝绸做的服装,从T台上走过,全方位展示产品。不得不说,当时的人们,开始引入现代销售技巧。

80年代,苏州郊外,一个村落外面的景象。村子不大,都是两层的民居建筑。村子外面是成片的菜地,地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还能看到一些育苗用的塑料棚。一场细雨过后,地里的蔬菜看上去绿油油的。

春天来了,苏州郊外大片的油菜地里,金色的油菜花盛开了。两名游客从油菜地里的小路上走过。当时还没有手机,如果有的话,她们肯定会停下来拍照。远处,能看到地头有几座民房。

在一个清冷的冬天,一名男子从小集市上买了不少大白菜,准备带回家。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大白菜是最主要的一种蔬菜。冬季储存一些大白菜,能吃上很久。

站在高处,远眺苏州城。烟雨朦胧,一栋栋民居鳞次栉比,倒映在水中,美轮美奂,犹如一幅水彩画,怎么不让人流连忘返。说归说,有时间还真得去苏州看一看。

写在最后:回看这些80年代苏州老照片,江南水乡的城市和人文风貌,真是令人惊艳。如今,40多年过去了,现在的苏州,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苏州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