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7月12日,越军18000余人对老山阵地实施反攻,面对难以突破的松毛岭地区,越军疯狂到了用人命来消耗我军弹药地步。
彼时,老山最前沿,一股人数大约100人的越军自杀式突袭第14军40师119团指挥部。一旦越军突破,后果不堪想象。情急之下,119团团长张又侠下令:通讯决不能断。
一、越军反攻的意志力被低估
松毛岭大战前夕,越军多次命令前线部队,不惜一切代价夺回老山阵地,然而,多次偷袭失败,被我军重创。越北二军区心有不甘,从河内、老街、高平等地调集6支王牌师团决定于7月12日向我老山地区发动大规模全线进攻,重点突击点定在松毛岭地区。
此次越军想要夺回老山的意志力明显被低估,不仅派出313师2个团,而且还包括316A师及312师各一个团、345师一个团以及一个特工团,共计18000余人。
大战前夕,整个老山战场出奇的平静,面对这种极其不正常的情况,我军各级指挥机关反复召开会议,分析越军可能的企图。山雨欲来风满楼,我军通过多种渠道掌握越军大致意图,为了粉碎越军阴谋,云南前线指挥部也制定出了详细的防御作战计划。
彼时,位于老山战区最前沿的119团防区,无疑是重中之重。团长张又侠在部署任务过程中,找到曾经在老山收复战中有着突出表现的118团副团长杨工力请教。杨工力来到119团防区之后,也对张又侠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越军大部分将领是我们教出来的学生,若主攻老山,必然会采取主力侧翼穿插、炮兵断我后勤补给,然后奇兵正面突袭的进攻战术。”
听取杨工力的意见后,张又侠分析敌我之间的力量对比,如果兵力前轻后重,确实可以降低不必要的伤亡,只要将火力前重后轻进行配置,前沿一些高地适当收缩防线,等到后勤弹药补给,就可以快速作出反击。而且步兵团配备的多型号迫击炮伴随火炮射程较近,需要尽量靠前,才能够有效覆盖火力范围。
如此一番斟酌,最终张又侠决定采用杨工力的建议。
纵观老山地区态势,中国军队集中分布在老山、662.6高地、那拉以及八里河东山的东西一线狭长的阵地中,可以说与越军阵地紧紧相贴,纵深不足,后勤不利,易攻难守。
特别是在那拉地区,态势突出,受到越军占据的小青山,汉扬高地两翼俯控,活动困难,一旦被突破就十分危险,只能是撤回到边境,这样的一个战区形势特点,就决定了越军比较主动,容易进攻。
不出所料,7月12日凌晨5点,越军开始偷偷摸摸的从山下进来,一瞬间,全线开火,我军也立即作出还击。随着黎明前黑暗的一刹那,弹道发出的光亮就像密雨一般亮如白昼。由于越军偷袭,我守卫部队也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紧急呼叫炮火支援。
正如杨工力所料,越军步兵主力向那拉方向采取了两翼包抄、正面强攻、炮兵断我后勤补给的打法。只不过,让119团指挥部没有想到的是,越军冲锋一波接着一波,爆发了惊人的毅力,采取了自杀式的冲锋。
此次越军进攻出动一个加强团兵力,中路部队一次就投入2个特工营。此时,作为那拉最前沿的142高地,只有119团一个加强班的战士防守。越军攻势不仅猛烈,更令人心惊的是,前面的越军倒下了,后面的越军却一批又一批的往上冲。显然,越军没有退缩,反而更凶猛的冲了上来,还发动了营团级的集团式冲锋。
战至上午9时左右,越军攻占了142、145等高地,这也从119团的正面撕开了一道口子,显然,越军快突进至团指挥部附近,一旦进一步突破,后果不堪设想。此时,越军愈加疯狂,面对越军攻势不减,119团全员也本能的收拾通讯电台和文件。
这时,一处观察哨汇报,发现一股约100人的越军已经冲至627高地的山脚,与119团警卫排发生了激战。彼时,627高地距离142高地前沿阵地只有一千米的距离,越军1个连兵力突袭119团约1个排兵力,兵力悬殊差距,令张又侠眉头紧皱。
此时,负责加强指挥118团1营的杨工力立即准备动用师预备队援助友军,并命令随行通讯员跑步去叫,而自己则准备跳出坑道与敌人展开激烈对战。看着指挥坑道内所有人忙乱的准备将物品转移,团长张又侠立即喝止住了大家:
“不要紧张,更不要转移,通讯决不能断。”
张又侠命令警卫排,将敌人放至手榴弹杀伤范围内,然后再集中火力阻击,这样既能够保证有效的射程,又能够让进入119团火力范围内的越军有来无回。
二、临危不乱
随着团长张又侠的一声命令,所有人像吃了定心丸,开始各就各位,保持通讯,防止被敌人分割包围。
随着我军将敌人放近到十几米距离内,突然宣布开火,机枪、冲锋枪、手榴弹、炸药块等,一声声的枪声轰隆声,接二连三将越军击退,所有人都没有懈怠,直接炸得越军鬼哭狼嚎。紧接着张又侠向军、师级炮兵群发出通讯,按照前沿阵地引导,集中火力封锁了清水河一线,阻止越军的继续冲锋。
彼时,部分阵地已经弹尽粮绝,越军一个营兵力趁机抢占了我164高地。眼见后勤补给迟迟无法到来,119团同意其退守坑道等待救援。
虽然越军前赴后继的自杀式突防,可是这种做法,也在后来证明是最愚蠢的举动,不仅白白丢掉性命,还被阻于松毛岭一线寸步难行。越军在缺乏掩体的情况下,必然会吃亏,没多久,警卫排就解除敌情。
为防止越军撤退,张又侠立即下令对越军进行包围阻击,于是,从四面八方涌来的119团火力将越军的后路切断,并对其实施轻火力围歼。彼时的越军前进不了,后退不得,一些越军着急之下,又踩中双方埋设好的地雷,引起了一连串的爆炸,从而伤亡不断。
战斗到上午11点左右,119团基本上控制了战场局面。杨工力也不由感叹道:
“如此临危不乱,才是大将风范啊。”
一旦在越军进攻时,119团前沿指挥部转移阵地,必然会与各高地失去短暂的联系。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分秒必争。
下午13时,我军增援炮弹运到,炮群开始集中火力猛烈轰击,顿时,张又侠果断指挥战士们夺回丢失的战地,在抢夺164高地上硝烟弥漫,一片火海。步兵一个排45人随着炮兵火力延伸往上冲,经过15分钟激战,夺回164高地。当我军冲上高地时,越军一个营约五百号人,只剩下6个活人,阵地上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战斗持续到12日黄昏,越军在我军阵地前留下了3400-3700余具尸体,占整个两山之战越军伤亡总数的43%。越军这一战被毙敌数量之多,令敌人猝不及防,这一仗可以说彻底打掉了越军的底气和士气,特别是662.6方向的松毛岭,也成为越军不愿意提及的“伤心岭”。
事实上,越军虽悍不惧死,但是却盲目蛮干,这种轮战方式,使得我军充分发挥了炮火优势,以强大炮兵支援步兵防御,顶住了越军优势兵力的持续攻击。而119团指挥与友军协同作战,共同保证了防御作战的胜利。
虽然有超70%的越军伤亡是我军炮火功劳,但是在炮弹告急的1个小时里,119团团长张又侠的临危不乱,战士们的英勇抗敌无不是起到了关键作用。此次越军发动的“松毛岭战役”,可以说是反攻强度最大的一次。
从此次的越军部署以及战术推进来看,在多次的较量下,越军指挥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不仅在冲锋中采用小股作战方式,而且还采取多路梯队战术,以此想要拖垮我军。这种战术方式,可见越军指挥经验也有了不小的进步。
战场上,战术与部署是一方面,善于谋略是另一方面,如果不能够准确的分析敌情,分析敌我双方之间的弊端,那么很容易让自己陷入胶着之中。
7月12日,119团在强大炮火支援以及友邻协同下,经过14多个小时的激战,挫败了越军师规模进攻,歼敌950名,俘敌6名,缴获各种枪支103支,火炮5门等,彻底粉碎了越军疯狂的7.12反攻作战计划。
这场战斗最终以我军胜利而宣告结束,越军元气大伤,导致之后的5个月难以再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此次越军伤亡惨重,之后一蹶不振,越军的叫嚣,也让其尝到了狂妄自大的后果,付出了惨烈的代价。
对中国军队而言,越军的多次反扑,只能是飞蛾扑火。
总而言之,不论从战略层面上还是军事地理上来看,老山或者者阴山对中越两国来说,都十分重要。作为我国边境重要门户,更是不允许越军轻易踏足我国边境领土,如果任由越军占据有利态势,无疑会让越南成为另一个威胁存在。所以两山领土必须要进行防御,而且要将越军的阴谋扼杀!
毛松林 不是毛松岭 张总长 最出名一战了 此战结束 我军能观察到的越军尸体就有接近4000多 解放军牺牲几十人
老山保卫战是多亏了辛柏林反炮兵雷达,让越军炮兵无法开炮,使越军指挥层判断失误,在我方炮弹短缺的两个小时内没有发动全面进攻。最终在我方炮弹运到之后全面开火,越军占领的几个阵地再次被我方占领。
是敌方500人只剩6个活人?还是解指部500人只剩6人呢?
我军根本就看不上越军的那点小伎俩,对预判的可能是潜伏区域的地方持续炮轰,还装成不知道他们的企图,让越军觉得他们进攻没被发现,越军就傻乎乎在潜伏集结地给我炮兵当靶子,这样的部队根本不配和我人民解放军交手
中间说3700具尸体,后面说毙敌950,究竟是什么数据,说的让人迷糊。
穷则迂回穿插,富则火力覆盖
越军单兵素质不比我军弱多少,但指挥就差远了
在自动步枪普及后,没有防弹衣情况冲锋,等同自杀
战争就是这样,总会有伤亡,
还得感谢情报机构提前得知越南人要玩命,不然哪有那么多火炮支援
写得不错
张总是杀出来的战功[点赞]
团长会一锅端战术,不仅不撤退,集中优势火力,利用各种火力的优势进行覆盖,在低处,战壕被手榴弹,炮火覆盖等于死!
话说回来,论打仗越南比阿三强大多了
不知当时81步枪上阵没有
跟中国陆军斗,
越军三个半师伤亡达八千四
。。。
在十年越战中多少中越青年才俊消失在丛林中,这会只有越南人了
再说一遍!老山战役是一场真正的
越南的指挥习惯就是豪不在意一线步兵的死活
6个团18000多人?一个团有3千人吗?1个步兵团1500至2000多人吧[呲牙笑]
越军六个团8000多人,另外那1万人你从哪淘换来的?
写错了吧?950人才有103支枪?9个人才拥有一支枪不到[笑着哭]
我的团
组织语言混乱,还不如说一句,卧槽,牛逼
向所有参加对越作战的英雄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