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有这样一位天才少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他是妥妥的学霸,年仅17岁,就已经获得了国家级的大奖,北京大学更是直接去他家里“抢人”。
更让人震惊的是,北京大学还开出了降分200也要录取的条件!
到底是什么样的天才会让北大不惜降分也要录取?这个天才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
天才少年的崛起之路1999年的夏天,叶珈宁出生在一个普通的银行职工家庭,却注定要走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小珈宁从咿牙学语开始就展现出惊人的学习能力。3岁时,当其他孩子还在玩泥巴的年纪,他已经能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父母惊喜之余,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儿子的数学兴趣。每天晚饭后,客厅里总会响起父亲耐心讲解、小珈宁认真思考的声音。
上了小学后,叶珈宁的数学天赋更加明显。课堂上,当其他同学还在埋头计算时,他已经举手要求回答问题。
老师惊讶于他的反应速度,常常让他在黑板上演示解题过程。放学后,叶珈宁总是第一个冲进奥数班教室,眼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然而,人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四年级时,学校取消了奥数班。对数学充满热情的叶珈宁一时不知所措。
幸运的是,他的奥数老师看中了这个天才少年,想要继续指导他,而且不收任何费用。
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叶珈宁的数学水平突飞猛进。
小学毕业时,叶珈宁面临人生的第一个重要选择。当地最负盛名的海亮中学向他抛出橄榄枝,但他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普通的浣江中学。
原来,浣江中学新开设了信息学奥赛课程,这正是叶珈宁梦寐以求的。
"我想挑战自己,探索更广阔的数学世界。"面对父母的疑虑,叶珈宁坚定地说。
进入浣江中学后,叶珈宁如饥似渴地投入到信息学奥赛的学习中。每天放学后,他都会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沉浸在编程的世界里。
父母担心他沉迷电脑,但叶珈宁用优异的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决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初三那年,叶珈宁代表中国参加了亚太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比赛现场,他沉着冷静,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击着。最终,他以惊人的成绩摘得金牌,成为全场最年轻的冠军。
这份荣誉为叶珈宁赢得了绍兴一中的青睐。高中的大门向这位天才少年敞开,而这仅仅是他璀璨人生的开始。
站在领奖台上,叶珈宁眺望远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知道,更广阔的舞台正等待着他去征服。
北大"抢人"背后的天才实力2015年,年仅16岁的叶珈宁就吸引来了北京大学招生处的注意。
那年秋天,北大招生办的老师们不辞辛劳,千里迢迢来到叶珈宁家中,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北大愿意为叶珈宁降低200分录取他。
然而,面对如此诱人的邀约,叶珈宁却保持着令人惊讶的冷静。他没有立即答应,而是选择继续努力,用实力证明自己的价值。
2016年,叶珈宁参加了第33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比赛现场,他沉着冷静,飞快的敲击键盘,仿佛与计算机融为一体。
最终,他以全国第14名的优异成绩脱颖而出,成为了年龄最小的参赛选手之一。
这一成绩不仅让他获得了保送资格,更坚定了北大对他的追求。
高三那年的夏天,当其他同学正在为高考而紧张备战时,叶珈宁却踏上了飞往日本的航班。
他代表中国参加国际信息学奥数比赛,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天才少年同台竞技。
比赛结束后的深夜,疲惫的叶珈宁回到家中,看到桌上那份期待已久的北大录取通知书,嘴角不禁露出了一丝微笑。
在此之前,北大多次派人登门拜访,甚至提前发放预录取通知书,只为确保这位天才少年最终选择北大。而叶珈宁也没有辜负北大的期望,他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北大的选择是正确的。
回想起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叶珈宁的母亲俞浚女士激动得热泪盈眶。
她回忆道:"那天我太兴奋了,都忘记给快递小哥道谢了。"
然而,当叶珈宁看到录取通知书时,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激动。对他而言,这只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小小驿站,前方还有更远大的目标在等着他。
叶珈宁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天才少年的成功案例,更是勤奋与天赋完美结合的典范。
从小学到高中,他始终不骄不躁,即使在获得保送资格后,他依然没有放松,而是继续参加各种比赛,不断挑战自我。
如今,叶珈宁已经踏入了北大的校门,开始了新的学习征程。
天才背后的成功密码清晨的阳光洒进北大图书馆,叶珈宁已经坐在自习室里奋笔疾书。
他专注的眼神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手中的笔在纸上飞舞,留下一串串复杂的数学公式。这个被誉为"韦神接班人"的天才少年,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成功的密码。
自律与努力并重,是叶珈宁成功的第一把钥匙。
回想起高中时代,当同学们都忙着收拾行李准备离校时,叶珈宁的桌子上却堆满了做过的数学试卷和习题,高度甚至超过了他本人。
每天至少完成5套数学卷子,直到深夜才休息,这样的习惯让他在解题中获得无与伦比的快感。
这种自律不仅体现在学习上,也贯穿了他的日常生活。
然而,仅有自律是不够的。叶珈宁对数学和信息学的持续热情,是他不断前进的动力。
在北大的课堂上,当其他同学选择相对简单的线性代数或微积分时,叶珈宁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最难的数学分析。
那些精妙的数学推导过程让他着迷,常常为一个复杂证明兴奋不已。
家庭与教育的支持,是叶珈宁成功的第二把钥匙。与许多虎爸虎妈不同,叶珈宁的父母选择尊重孩子的兴趣,为他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从小,他们就注意到叶珈宁对数学兴趣很高,3岁时就能准确说出一串20位数字。意识到孩子可能在数学方面有天赋后,父母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他。
叶珈宁的父亲负责培养他的英语能力。家庭用餐时经常使用英语交流,这让叶珈宁在后来参加国际比赛时毫无语言障碍。
除了语言,父母还注重培养叶珈宁的全面发展。
他们为孩子购买了各种益智玩具,如魔方、华容道和乐高积木,既锻炼了空间思维,又培养了耐心。
除了家庭,叶珈宁的奥数老师王明也功不可没。王老师不仅教授解题技巧,更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本质的能力。
他常说"数学不是为了解题,而是为了探索真理",这句话一直激励着叶珈宁不断前进。
坚持初心,勇攀高峰,是叶珈宁成功的第三把钥匙。尽管取得了众多荣誉,叶珈宁始终保持着对数学的纯粹热爱。
他否认为出名而学习数学的说法,强调自己只是单纯地喜欢这种严谨的逻辑思维。每当证明出一个复杂定理,那种成就感对他来说是无可替代的。
叶珈宁将北大数学天才韦东奕视为自己的榜样。韦东奕不仅数学能力出众,而且为人低调,这正是叶珈宁想要成为的样子。
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像韦东奕一样,为中国数学界做出重大贡献。
其实,天才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叶珈宁也曾面临偏科的困扰,语文和政治一度成为他的短板。
起初,他对背诵古文和政治理论感到厌烦,但后来意识到全面发展对未来的学术研究很重要,于是开始努力改变这一局面。
如今的叶珈宁,已经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他不仅数学成绩优异,还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担任学生会干部。
叶珈宁的故事告诉我们,所谓的天才,其实是自律、热情和坚持的结晶。
如今,叶珈宁正在北大继续他的学术之路。我们期待这颗璀璨的新星能在数学和信息学领域继续发光发热,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的故事,将激励更多青年努力向前,实现个人价值,为社会做贡献。
参考资料浙江诸暨最牛录取通知书寄到!北大降200分要这个男孩——浙江新闻客户端,2017年7月18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