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了那么多,写的时候却写出来?

终身读书学习 2024-05-06 23:49:56

很多喜欢阅读的人,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平常也看了不少书,也看了不少公众号、知乎、 微博等相关文章,收藏夹里面也是一大堆文章,可是到写的时候,却什么也写不出来?

现在电子媒体行业很发达,里面的知识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极其丰富,很多都能获取知识。可感觉自己看的内容虽然多,可就是无法输出,即写不出来。于是就自我怀疑,这样获取知识的方式,是不是哪里出错了?

最近看到一个词“根系阅读”,简单来说,不是你读了很多书、看了很多东西,就能让你不断输出和表达。只有把看到的东西,扎向知识底层、人性底层、结构底层等根系,系统性接触其中基本的思想和智慧,才能进行再输出和再表达,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这个词“根系”的类比,用得很形象。不管是小小树苗,还是参天大树,都有其根系。一棵树木,一面是根系扎向泥土的深处,吸收水分和营养;一面向上生长,吸收阳光和二氧化碳,长大成材。这样才是良性的、可持续的。

与“根系阅读”相对的,是“枝叶阅读”、“花式阅读”等,这个类比,是我们只看到其中展现出来的精彩的一面,比如什么书流行就读什么、跟风刷屏一些内容等,这种阅读方式读的再多,却没有“根系”的支撑,做不到可持续,不能形成“思想根系”,当然也支撑不了你自己话语的形成。

“根系阅读”的关键在于这几个词:普遍性、经典、结构、人性等。普遍性说的是,能具有解释很多现象的力量。比如说,看新闻,如果只是看下每天的热点,是不对的。还要看到背后的支撑和结构,为什么报道了这件事,却没有报道另外一件事?

有人就说,这是为难人了,我哪知道背后的支撑和结构。其实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有各自的困境,也有其对应的“母题”,这是很多现象的根源所在。如果只是读表面的新闻热点,那就像是吃快餐一样的阅读,没法支撑对热点的再输出和再表达。

各种各样的知识体系,肯定是盘根错节的,就像是树木的“根系”一样。这样的知识根系的层累结构,具有生命力,才能支撑流畅的输出和表达。

当然,这也是长期有目的阅读的结果,不可能一蹴而就。想要自由地输出,还是要下苦功夫。

感谢关注!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