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导言及英译剧本叙录
导 言元杂剧最早的西文译本出现于十八世纪上半叶,即耶稣会传教士马若瑟(Joseph de Prémare,1666-1736)的《赵氏孤儿》法文译本。
《马若瑟的文学世界》那个时期的法国文学、文化在欧洲居于引领性地位,法语近乎欧洲知识界的通用语;随着大英帝国的强势崛起以及英语壮大为世界第一通用语言,英译元杂剧逐渐成为西方社会了解中国古典戏曲最重要的载体。
今知第一部英译元杂剧,是1736年由英国出版商约翰·瓦茨(John Watts)出版的《赵氏孤儿》,此据马若瑟法译本转译而来,这样看来,英译元杂剧的历史已有280多年了。
可以说,英译(含在英译基础上的改编、改写等情况)元杂剧,既承载着西方对中国传统戏剧、古典文学的传播、接受、理解和阐释,也从一个特定角度,折射出西方汉学发展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早在19世纪下半叶,欧洲学者已经展开了对包括英译本在内的元杂剧西文译本的编目工作。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法国汉学家亨利·考狄(Henri Cordier,1849-1925)[1]的《西人论中国书目》(Bibliotheca Sinica,Dictionnaire Bibliographique des Ouvrages Relatifs à l’Empire Chinois),习称《考狄书目》。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考狄书目》,包括首版(1881年)、首版增补说明(1893-1895)、第二版(1902-1908)和第二版增补说明(1922-1924)等内容。[2]
该书著录了西方汉学自发轫初期直至1924年的众多论著,涵盖法文、英文、德文等主要语种的文献。其中,与元杂剧的英译本、研究著作和批评文章相关的文献,系于“语言与文学”(Langue et Littérature)下的“戏剧”(Théâtre)一类,但占比极少。
《西方汉学书目正续编》1958年,美国华裔图书馆学家袁同礼(Yuan Tung-li,1895-1965)又在《考狄书目》的基础上,续编了1926-1957年间以西方语言发表的翻译和研究中国的书目,即《西方文献中的中国:续考狄中国书目》(China in Western Literature: A Continuation of Cordier’s Bibliotheca Sinica, 1958)[3],其中亦著录了少量英译元杂剧的文献。
20世纪中叶以来,不少美国和中国学者也开展了西方汉学书目的编制工作,元杂剧译本都是他们关注的对象。
如美国学者戴维森(Martha Davidson)主编的《中国文学作品的英、法、德译文目录》(A List of Published Translations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French, and German,Ann Abor: J. W. Edwards, 1952),收入1949年以前(含)出版的中国文学作品译作,“戏剧”(Drama)译作则著录至1947年,包括了中国近现代的话剧,但元杂剧译作的年限止于1936年。
又如,历史学家王尔敏(1927-)著有《中国文献西译书目》(台北商务印书馆,1975),收录1662-1973年间的文献3000多部,其中第四部分“文学”类下设有“戏剧”子类,著录多种元杂剧译本,但以法文和德文译本居多,英文译本的年限亦止于1936年。
《中国文献西译书目》美国汉学家林理彰(Richard John Lynn)编著了《中国文学西文书目》(Chinese Literature:A Draft Bibliography in Western European Languages,Canberr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1979),收录1978年以前(含)有关元杂剧译作或研究的部分文献。
王丽娜主编的《中国古典小说戏曲名著在国外》(学林出版社,1988)中,“戏曲部份”收入英、法、德、日、俄、拉丁语等诸多语种的中国戏曲译本书目及研究文献,元杂剧则是“戏曲部份”的主体。
王丽娜的著录,充分借鉴了西方汉学研究者的成果,是中文学界的元杂剧译本文献学和域外元杂剧研究史领域内的奠基性著述,从文献著录范围到编目体例,都有长远的影响。
《中国古典小说戏曲名著在国外》其后,中外都有研究者沿着前辈开辟的方向,继续搜罗、编目。如曼纽尔·洛佩斯(Manuel D. Lopez)主编的《中国戏剧:评论、批评和剧本的英译之注解书目索引》(Chinese Drama: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Commentary, Criticism and Plays in English Translation, Metuchen and London: The Scarecrow Press, Inc., 1991),设有“翻译剧作”的专章,著录了1990年以前出版的部分元杂剧英译本。
两位负有盛名的汉学家奚如谷(Stephen H. West,1944- )和伊维德(Wilt L. Idema,1944- )则合作撰写了《早期戏剧现代英译本部分剧目》(A Partial List of Modern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Early Drama)[4],著录1958-2005年出版的34部元杂剧,包括译者、译作名目及出版时间等信息。
中国学者陈剑光、毛一国编着有《新编中国文献西译书目(1900-2017)》(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其中“戏剧文学”元代部分的英译书目中,收录1900年至2017年的相关研究文献及元杂剧译作,这也是目前收录时段最近的目录。
近年来,以元杂剧英译本为主要著录对象的目录,则以都文伟(Wenwei Du)和李安光的专篇文献最引人注目。
都文伟《1741年以来中国戏剧英文译本目录》[5]和李安光《英语世界的元杂剧传播与研究系年表》[6],都是系年为序,但各有特点。
《百老汇的中国题材与中国戏曲》都文伟《1741年以来中国戏剧英文译本目录》所收文献,涵盖中国戏剧的各类样式和形态、剧种,元杂剧译本混列其中,故须另行甄别,且所收文献仅覆盖至2001年。
李安光《英语世界的元杂剧传播与研究系年表》,著录了截止2012年的元杂剧译本,然而,其中一些文献其实与元杂剧无关,若要获得元杂剧英语译本、译文的信息,仍需研究者重新查阅原始书目和文献,并再次甄别。
其中,还有因失察而产生的讹误。如“1876,G. C. 斯坦特翻译无名氏的《黄鹤楼》(The Yellow Stork Tower)”一条,经查,实为同名京剧《黄鹤楼》的英译本;又如“1934,熊式一(S. I. Hsiung)把中国旧戏《王宝钏》改编为《宝钏夫人》(Lady Precious Stream)”一条,此处旧戏《王宝钏》亦为京剧剧目;再如“1895,乔治·亚当斯(George Adams)在《十九世纪》(The Nineteenth Century)上发表《中国戏曲》(The Chinese Drama)”一条,其中著录的元杂剧译介剧目,记载错误;此外,亦有译本遗漏情况,如2003年霍克思(David Hawkes)《柳毅传书》英译本就未见著录。
《英语世界的元杂剧研究》总体而言,综合以上目录类文献,我们已经能够较全面地梳理出元杂剧英译本、英译者、出版地和出版时间等基本信息,然而,无须讳言,由于种种原因,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或缺陷,需要去补充,或纠正:
第一,既有的著录,其时效性放在今日,已有明显缺憾。
本文查漏补缺,增补了新近出版的译本、译作。针对已被著录的文献,则更新其相关信息。例如,最近的一部元杂剧英译本出版于2015年,即奚如谷和伊维德合译的《赵氏孤儿和其他元杂剧》)(The Orphan of Zhao and Other Yuan Plays),已为陈剑光、毛一国《新编中国文献西译书目》著录,但仅著录了版权信息,本文则补充了译作的详细信息。
《新编中国文献西译书目》第二,既有著录对译者身份常缺乏准确的考订,汉学家的中文名姓常以讹传讹,错误频出;因采用不同拼音系统而产生的译者名姓、剧作名目错误或混淆的现象,时时可见。
元杂剧英译者身份多样,有的要准确辨识其身份,颇不易。本叙录核查和订正了既有著录中的错误,针对中文学界不甚熟悉的译者,补充介绍其学术背景;中国学者较熟悉的译者、汉学家,介绍则从简。译者或汉学家有中文名的,行文时采用中文名,备注其原名;没有中文名的,则参考通行译名,或依据《英语姓名译名手册》[7],采用该外文名的音译名。
其三,既有著录所提供的元杂剧英译信息,往往过于简略,或各有偏缺。
本叙录尽可能全面地收录1736-2015年之间的相关文献,除了著录译者、书名及出版社、时间等基本信息,还试图对译者身份、所据底本、翻译特点、时代背景、后续流播、相互关系等情况,有所选择地作必要介绍和分析。
从文献形态看,英译元杂剧既有单行本、合刊本,也有出现在各种研究著述或报刊、杂志中的全译、选译、节译和梗概式译介等情形,此外,还有据其他语言译本的转译和基于主体情节的改编、改写。
为尽可能全面搜罗、呈现元杂剧在英语世界翻译、传播和接受等历史信息,本文将以上各类文献,统称为“元杂剧英译文本”,一并纳入叙录的范围。
为方便学界使用,特别是后续查找,我们将所有元杂剧英译文本分为三个大类,大抵以时间为序,依次叙录:
《14-17世纪中国古典戏剧:杂剧史纲》(1)英译剧本:包括据中文原本直接翻译成英文的剧本,以及据其他语种译本转译而来的英译本。其中,有的译本剧情完整,但与中文原本相对照,明显更为简略,可视为节译本;有的大抵甚至完全据中文原本来对译,可视为全译本。
(2)英文译介文本:含节译、选译和梗概式译介。这里,节译是指翻译若干曲辞、宾白,一般为片段,情节不完整或不连贯;选译是指翻译某一折,或某几折,情节相对连贯、完整;有些译者在节译、选译的同时,往往也用英文撰述整个故事的剧情梗概,故将梗概式译介也归于这一类之中。
(3)英文改编文本:包括公开刊行或未出版的剧本、用于舞台演出的剧本形式的文本,也包括个别的跨文体改编或改写的文本。
如果某个条目所依据的某个文献来源,包括了两种以上的文本类型,一般放在一起来叙录;至于其归类,则大抵按照如下方式处理:有剧本全本译介的,归于第一类来叙录;有英文改编本的,归于第三类来叙录。至于其具体的文本形式、特征和异同、关联等,也根据不同情况,予以专门的描述。
翻译作为文化接触和文化传播的基本手段,翻译文学(乃至基于翻译的改写、改编)作为一种具有“再生产”意义的独特的文学景观、文献类型,近年来,日益受到文学史、文化史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从这个角度看,元杂剧英译文本固然是中国戏曲翻译史、域外传播接受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更也有可能进入某些视域更为广阔的学术领域,如中西文化交流史、跨文化传播、世界文学等等学科。
本叙录的目标,是力求全面覆盖迄今所知的所有元杂剧英译文本,提供准确的解题信息。然限于见闻和学力,恐难免存在遗漏,乃至错误,期待学界同仁的批评指正。
《18、19世纪英语世界的戏曲评论》
一、英译剧本1、Joseph de Prémare.“Tchao Chi Cou Ell:or,The Little Orphan of the Family of Tchao.A Chinese Tragedy,”in Jean Baptiste Du Halde ed.,The General History of China. Containing a Geographical,Historical,Chronological, Political and Physical Description of the Empire of China,Chinese-Tartary,Corea and Thibet,Vol.III.London: John Watts,1736,pp.193-237.
伦敦出版商约翰·瓦茨(John Watts)组织人力选译了耶稣会神父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lde,1674-1743)主编的法文四卷本《中华帝国全志》(Description geographique,historique,chronologique,politique,et physique de l'empire de la Chine et de la Tartarie chinoise.Paris:P.G.Lemercier,1735),该书收入的耶稣会在华传教士马若瑟的法文译本《赵氏孤儿》,由此也被转译为英文,这是我们现在知道的第一个元杂剧英文译本。
马若瑟的法译本以明人臧懋循(1550-1620)所编《元曲选》本为底本,只译宾白,未译曲辞,属于节译本。译者理查·布鲁克斯(Richard Brookes,约1721-1763),撰有医学、自然历史、地理等方面的著作和译作。
《中华帝国全志》2、Joseph de Prémare.“Chau Shi Ku Eul:or,The Little Orphan of the Family of Chau.A Chinese Tragedy,”in Jean Baptiste Du Halde ed.A Description of the Empire of China and Chinese-Tartary,together with the Kingdoms of Korea,and Tibet:Containing the Geography and History (Natural as well as Civil) of those Countries,Vol II. London:Edward Cave,1741,pp.175-182.
伦敦出版商爱德华·凯夫(Edward Cave)推出杜赫德法文本《中华帝国全志》的英文全译本,共两卷,于1738-1741年陆续出版,马若瑟法文译本《赵氏孤儿》遂第二次被转译成英文,收录于英文版《中华帝国全志》第二卷,属于节译本。
此版《中华帝国全志》由爱尔兰学者约翰·格林(John Green,1706-1779)和苏格兰历史学家威廉·格斯里(William Guthrie, 1708-1770)合作翻译。格林通英文不通法文,格思里通法文不通英文,二人勉强以较为近似的方言进行交流,译本因此产生许多因语言能力问题造成的错误。[8]
3、Thomas Percy.Miscellaneous Pieces Relating to the Chinese,Vol.I.London:Dodsley,1762,pp.101-213.
天主教德罗莫尔主教(Bishop of Dromore)托马斯·帕西(Thomas Percy,1729-1811)的英译本《赵氏孤儿》,见于帕西编译的《中国诗文杂着》(Miscellaneous Pieces Relating to the Chinese),伦敦多兹莱出版社1762年出版。
这是第三种据马若瑟法译本《赵氏孤儿》转译为英文的译作。帕西以马若瑟法译文为底本,修正了瓦茨本和凯夫本两种英文转译本中的不少错误。[9]但帕西译本并未参考纪君祥的原作,由此延续了法译本中旧有的一些特点乃至错误,如同样省略不译曲辞。译者托马斯·帕西,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先驱,复兴英国歌謡的重要人物。
《正义与义:赵氏孤儿的跨文化阐释》4、John Francis Davis.Laou-seng-urh,or,“An Heir in His Old Age”:A Chinese Drama. London:John Murray,1817.
英国外交官、汉学家德庇时(John Francis Davis,1795-1890)翻译了武汉臣的杂剧《老生儿》,1817年由伦敦出版商约翰·默里(John Murray)出版,所据底本为《元曲选》本,属于全译本。这是元杂剧首次直接由中文原本译为英文。
译本遵从中文原文四折一楔子的体例,以直译为主。另外,德庇时依据欧洲戏剧传统,单列“戏剧人物表”(Dramatis Personæ),略去原作中的脚色,如“正末”“卜儿”“搽旦”“冲末”等,只保留人物名姓,并对其身份作简略描述,如“Lew-tsung-sheu,the old man”;“Le-she,his wife”;“Seaou-mei,his second Wife”;“Yin-chang,his Daughter;Wife to Chang-lang”;“Chang-Lang,his Son-in-law”;“Yin-sun,his Nephew”。这就隐没了“脚色”之于角色形象和表演艺术的规定性。
译本还略去了宫调和曲牌名称,以散文体翻译原作中的曲辞,曲辞则置于引号中,略示与宾白有所区分。
译作在每一幕都新增了场景和地点的提示,某些地方还补充了原作没有的舞台动作提示,以适应欧洲读者的习惯。这部《老生儿》英译本在欧洲主要以剧本的形式流传,未见演剧记载。
直至1923年英国编剧帕克斯·罗伯逊(Pax Robertson)将其改编为《刘员外》(Lew Yuen Wae),并在小剧场演出。
John Francis Davis《An Heir in His Old Age》5、John Francis Davis.Han-koong-Tsew,or The Sorrows of the Han.London:Oriental Translation Fund,1829.
英国外交官、汉学家德庇时翻译了元杂剧《汉宫秋》,以《元曲选》本为底本。1829年先后出版了《汉宫秋》英译本的单行本和合刊本。合刊本包括《好逑传》(The Fortunate Union)与《汉宫秋》两部作品的英译本[10]。
这两部译作的出版,均受英国东印度公司资助,由皇家亚洲学会(Royal Asiatic Society)授权成立的“东方翻译基金会”(Oriental Translation Fund)提供资金。单行本与合刊本译文相同,只是单行本“序言”中另附德庇时的“中国戏剧推荐书单”[11]。德庇时只翻译了《汉宫秋》的宾白和极少量曲辞,属于节译本。
20世纪60年代以前,欧洲和美国流传的《汉宫秋》译作及相关介绍,依据的均为德庇时译本。如英国外交官、汉学家道格拉斯(Robert Kennaway Douglas,1838~1913)的《中国故事集》(Chinese Stories)中,就有《汉宫秋》的剧情介绍和德庇时的译文节选;[12]又如,美国学者伊皮法纽·威尔逊(Epiphanius Wilson,1845-1916)编著的《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中,收录了德庇时的《汉宫秋》译本,并对剧作内容做了介绍。[13]
《西人中国纪事·中国文学》6、S.W.Williams.“The Compared Tunic:A Drama in Four Acts,”Chinese Review NQ, vol.18(1849):116-155;also included in Chinese Repository,vol.18,(1849):113-155.
美国新教传教士、汉学家卫三畏(S.W.Williams,1812-1884)将法国汉学家巴赞(Antoine-Pierre-Louis Bazin,1799-1863,亦称大巴赞)的法文全译本《合汗衫》(La Tunique confrontée, 1838)转译为英文。
卫三畏的英文转译本1849年分别刊登于《中国评论》(Chinese Review,第18卷)和《中国丛报》(Chinese Repository,第18卷)上。发表于《中国丛报》的译本,属于卫三畏为巴赞译著《中国戏剧选》(Théatre chinois, ou choix de pièces de théatre composées sous les empereurs mongols. Paris: Imprimerie royale, 1838)所作书评的一部分。
巴赞这部《中国戏剧选》是西方世界第一次以中国戏剧为单一主题出版的专书[14],其中包括《㑇梅香》《合汗衫》《货郎旦》《窦娥冤》四部元杂剧的法文全译本。巴赞的翻译原则,是最大程度忠于元杂剧的体制与原文。他依照欧洲剧本的体例,单列“戏剧人物表”,曲辞基本全译,但略去宫调曲牌,以“他唱”(He sings)作为曲唱的提示语。
卫三畏的英文转译本保持了巴赞法译本的全部内容和同样的文本形式。该英译剧作未见舞台演出记载。
《卫三畏生平与书信》7、Ethel Van Der Veer.“The Chalk Circle,”in Barrett H. Clark ed., World Drama:Ancient Greece, Rome,India, China,Japan;Medieval Europe,and England.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Inc.,1933,pp.227-258.
翻译家范德维尔(Ethel Van Der Veer)的英文全译本《灰阑记》首见于美国戏剧文学家、翻译家巴雷特·克拉克(Barrett H. Clark,1890-1953)编著的《世界戏剧》(World Drama)一书,这也是《灰阑记》首次由中文原作直接译为英文的全译本。
克拉克认为该译作十分忠实原作,[15]然而,美国汉学家乔治·海登(George Allen Hayden,1939~ ,又名何乔治)却评价译作“有诸多不准确之处,宾白翻译的尤其生硬,与原作风格不符”,又说:“中文姓名罗马化后的发音与普遍采用的北京官话迥异,似乎是基于其他方言的音译”。[16]
范德维尔的该英译本2001年于加拿大出版了单行本The chalk circle, translated by Ethel van der Veer(in parentheses Publications Chinese Drama series, Cambridge, Ontario, 2001),这是1933年译本的重印本。
《World Drama》8、S.I.Hsiung.The Romance of the Western Chamber (Hsi Hsiang Chi),A Chinese Play Written in the Thirteenth Century.With a Preface by Gordon Bottomley.London: Methuen & Co.,1935.
著名剧作家、翻译家熊式一(S. I. Hsiung,1902-1991)翻译的《西厢记》全译本,共五本二十折,内附20幅精美版画,是该剧首个英译本。
至于翻译所据底本,熊式一称他参考的都是“最佳版本”(best editions),是以明代沈璟和清代金圣叹的两个评点本为底本,“大部分宾白以金圣叹本为准,曲辞则以词隐生(按,沈璟)注释本为主。文征明的手抄本也在字句上有所帮助”,[17]但未言明所据底本的具体刊本。曲辞以逐字逐行的直译为主,以散文体翻译,不入英诗格律。
后来,熊式一又将《西厢记》压缩改编为舞台演出本,亲自担任导演,曾在英国皇家剧院(British Royal Theatre)演出。[18]该译本1968年于美国再版,夏志清(C.T.Hsia,1921-2013)为之作序。[19]
该译本被英语学界视为学术研究必须参考的基础文本,如1983年美国学者梅雷迪思·乔治·福斯克(Meredith George Fosque)的博士论文《〈西厢记〉:元杂剧研究》(Xixiang Ji: A Study of Yuan Drama. Georgetown University,Ph.D Diss.,1983),就是在熊译本的基础上完成的。
熊式一《西厢记》英译本9、Henry H.Hart.The West Chamber,A Medieval Drama. Translated from the Original Chinese with Notes.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
美国汉学家亨利·哈特(Henry Hart)英文全译本《西厢记》,共十五出,以近代作家许啸天(1886-1946)的改编本《西厢记》(上海群学社,1931)为底本。
许啸天的改编不仅删去了元杂剧《西厢记》通常的第五本,还将前四本十六出压缩为十五出。译本删除了原本中粗俗、晦涩的内容,并改写了部分冗余词句,但总体上忠实于原文,可视为全译本。
有学者将哈特译本视为节译本,[20]又有学者比较哈特与熊式一两种译本的差异,批评哈特译本不忠于王实甫原作的语意和情境,[21]这都是因为没有进一步追溯哈特所据底本导致的误判。
哈特的英译本包括译者前言、引言、注释和参考书目等副文本。其中的参考书目,是哈特为翻译《西厢记》而专门参阅的《西厢记》研究文献和诸多汉学著述,包括英、法、德、汉四种语言。
哈特选择许啸天改编本作为底本,源于时任中华民国驻旧金山使领馆外交官孙碧奇的推荐,其翻译、注释和译校都得到孙碧奇很大的帮助。哈特译本后被收入美国翻译家威廉·麦克诺顿(William McNaughton)编著的《中国文选》(Chinese Literature: An Anthology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Present Day. Charles E. Tuttle, 1974)一书。
亨利·哈特(Henry Hart)英文全译本《西厢记》10、Frances Hume.Hui-Lan-Ki,The Story of the Circle of Chalk,A Drama from the Old Chinese.With illustrations by John Buckland-Wright. Emmaus (PA):The Rodale Press, 1954.
该《灰阑记》英译本,由英国人玛丽·赖特(Mary Buckland Wright)据法国汉学家儒莲1832年法译本《灰阑记》转译而来,法兰西斯·休姆(Frances Hume)为译者玛丽·赖特的笔名。该转译本剧情完整,保持了四折一楔子的剧作结构,但相比于中文原本,内容上仍有节略之处,属于节译本。
译本中宫调曲牌省略不译,以“唱”(sings)和“白”(speaks)区分原作的曲辞与宾白。该译本印制时,加入了译者丈夫、英国画家约翰·赖特(John Buckland Wright,1897-1954)雕刻的六幅版画。共印制3000册,2000册在美国发行,1000册在英国发行,后因插画刻版毁坏而停印。该译本因赖特版画的艺术特色,颇具收藏价值。
《汉学家与儒莲奖》11、Richard Fu-sen Yang.Lu Tung-pin in the Yuan Drama.University of Washington,PhD Diss.,1956.
华裔学者杨富森(Richard Fu-sen Yang,1918~2010)1956年于华盛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元杂剧中的吕洞宾》(Lu Tung-pin in the Yuan Drama)中全译了马致远的杂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这是该剧的首个英文全译本。
该译本所据底本为《元曲选》本,以直译为主,辅以“注释”,来解释原作中的典故和文化背景。该译作主要服务于学术研究,对宾白、科介有所省略,但文本大抵完整。
12、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Selected Plays of Guan Hanqing.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1958 (2nd edition,1979).
翻译家杨宪益(1915-2009)、戴乃迭(1919-1999)夫妇合译《关汉卿杂剧选》(Selected Plays of Guan Hanqing),收入关汉卿八部杂剧的全译本,包括《窦娥冤》《鲁斋郎》《蝴蝶梦》《救风尘》《望江亭》《玉镜台》《单刀会》和《哭存孝》。
杨宪益、戴乃迭英译了多部中国文学作品,以忠于原文、偏重直译为主要特点,译作在海外内享有盛誉。
《窦娥冤》(Snow in Midsummer)译本后被收入郑振铎主编的《关汉卿〈窦娥冤〉》(Kuan Han-ching: Snow in Midsummer. Vienna: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Peace, 1958)一书,1958年于奥地利维也纳出版。
《蝴蝶梦》(The Butterfly Dream)译本后被美国翻译家威廉·麦克诺顿收入《中国文选》(Chinese Literature: An Anthology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Present Day. Tuttle: Charles E., 1974)中。
《关汉卿杂剧选》也是英语学界元杂剧研究的重要基础文献,美国学者西顿(Jerome P. Seaton)、Tsai Yean(中文名姓不详)等人的关汉卿研究均以杨译本为基础。[22]
这部译作自1958年首版后,由外文出版社多次再版或重印(1979,1985,2000,2001,2003,2004,2010),并收录于“大中华文库”系列(2004年版);2007年亦在美国出版(Selected Plays of Guan Hanqing.Rockville: Silk Pagoda,2007)。
《关汉卿杂剧选》(英文版)13、Cyril Birch.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Early Times to the 14th Century.New York:Grove Press, INC,1965.
美国汉学家、翻译家白之(Cyril Birch,1925-2018)所编《中国文学选集:早期至十四世纪》(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From Early Times to the 14th Century)一书,收录了美国汉学家柯润璞(J.I.Crump,1921-2002)翻译的《李逵负荆 》全译本和美国日本学学者、翻译家唐纳德·基恩(Donald Keene,1925-2019)翻译的《汉宫秋》全译本。柯润璞和基恩都以自由诗体(blank verse)的形式翻译曲辞,以意译为主,均省略宫调、曲牌名目不译,但柯润璞的曲辞翻译刻意保持诗行的押韵。
白之选取这两部剧作作为元杂剧的代表,主要源于以悲剧和喜剧二分的西方戏剧理念。他认为,《汉宫秋》的悲剧性集中表现在第四折,即后宫之中汉元帝痛失昭君后所表现出的孤寂,而《李逵负荆 》则是一部较为成功的本色派喜剧。[23]
《中国文学选集:早期至十四世纪》(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Early Times to the 14th Century)14、Richard F.S.Yang.Four Plays of the Yuan Drama. Taipei:The China Post,1972.
美国华裔学者、时任匹兹堡大学东亚语言文系教授杨富森出版的英文译著《元剧四种》(Four Plays of the Yuan Drama),收录了《窦娥冤》《岳阳楼》《梧桐雨》和《倩女离魂》四部元杂剧的全译本,1972年由台北中华邮政出版。
译本所据底本为《元曲选》本,辅以大量注释补充解释剧作中的典故、修辞与文化内涵,属于典型的学院派翻译。其中,《倩女离魂》译本是该剧首个英文全译本。
译者翻译元杂剧的初衷是为英语世界中国戏剧文学史和批评史提供更有价值的文本;而选择这四部元杂剧,一是因为这四部剧作分别是元剧名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的代表作,二是因为这四部剧作也是元杂剧中的悲剧、神仙道化剧、历史剧和才子佳人剧的代表作品。
杨富森《我在美国三十年》15、Liu Jung-en.Six Yuan Plays.Harmondsworth: Penguin,1972.
旅英华裔翻译家刘荣恩(Liu Jung-en,1908-2001)的译着《六部元杂剧》,包括《赵氏孤儿》《倩女离魂》《窦娥冤》《张生煮海》《汉宫秋》和《连环计》六部剧作的全译本,1972年由企鹅出版社出版,其中的《张生煮海》和《连环计》是首次被全译为英文。
译作虽为全本翻译,但仍删减、压缩了部分内容。美国汉学家奚如谷批评刘荣恩的译本破坏了原作既有的关联和剧作的言外之意,认为这六部译作应被视作改编作品。[24]不过,仍有研究者基于刘荣恩译本进行学术研究,如纽约城市大学卢伟力博士(Wai Luk Lo)的博士论文《中国传统戏剧的悲剧维度:元杂剧研究》(The Tragic Dimens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A Study of Yuan Zaju.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h. D Diss., 1994),其中《窦娥冤》和《汉宫秋》的译文即采用了刘荣恩的翻译。
《six yuan plays》16、Chung-wen Shih.Injustice to Tou O (Tou O Yuan):A Study and Translation.Cambridge(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2.
美国华裔汉学家、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教授时钟雯(Chung-wen Shih)的《窦娥冤》全译本,于1972年出版。译本以《元曲选》本为底本,以直译为主,采取逐行对照翻译的形式。
译本主要受众为英语学界的研究人员,并多次被英语学界元杂剧研究、中国文学研究著述全本收录或节选收录。
如1995年傅鸿础(Hongchu Fu)的博士论文《中国戏剧的历史化:元杂剧的权力与政治》(Historicizing Chinese Drama: The Power and Politics of Yuan Zaju.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Ph.D Diss.,1995)中对《窦娥冤》的讨论,即基于时钟雯译本;梅维恒(Victor H.Mair,1943- )主编的《哥伦比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The Columbia Anth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4),收录了时译本第三折,《简明哥伦比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The Shorter Columbia Anth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0),则收录了全译本。
钟雯(Chung-wen Shih)《窦娥冤》全译本17、Henry W.Wells trans.“The West Chamber”,in Vera R. Irwin edit.,Four Classical Asian Plays in Modern Translation.Baltimore:Penguin Books Inc.,1972.
美国学者、翻译家亨利·韦尔思(Henry W. Wells,1895-1978)的《西厢记》全译本,是在1936年亨利·哈特《西厢记》全译本(以许啸天十五折评点本为原本)基础上的改译。韦尔思根据语意和行文的需要,对译本曲辞的翻译以及曲辞的呈现和分节方式多有调整、改编,但整体情节与剧作结构与哈特译本保持一致。
因此,我们将韦尔思译本视作哈特译本的改译本,而非改编本。韦尔思致力于亚洲戏剧和文学的研究,对中国戏剧、诗歌颇为精通,他采取押韵的形式翻译了重新翻译了哈特译本中的曲辞。
他的译本以不同字体区分宾白和曲辞,曲辞多四句一节,押abcb韵,间以六句为一节,押abcbdd韵,部分曲辞保持抑扬格的节奏。
另外,韦尔思译本的副文本也非常值得关注。
其一,是由时任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戏剧舞蹈系教授兼戏剧导演杨世彭(Daniel S. P. Yang)所写的导言,详述了元杂剧的形式结构和剧作类型,探讨了元杂剧作为“一代之文学”的重要价值及其成因,并对“西厢故事”的演变和王实甫《西厢记》各语种译本进行了评介。
其二,是译本后附有时任密西根州立大学戏剧系教授胡耀恒(John Y. H. Hu)的专访,他从舞台表演的角度探讨了《西厢记》舞台演出实践对改编的挑战。在韦尔思译本出版前,由胡耀恒改编并导演的《西厢记》曾在印第安纳大学试演。
18、George Hayden.“The Ghost of the Pot,” Renditions,no.3(1974):32-52.
美国汉学家乔治·海登翻译的元杂剧《盆儿鬼》全译本,1974年发表于《译丛》第3期,是该剧首个英文全译本。1972年,《盆儿鬼》第四折的译文(以《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本为底本)首见于海登的博士论文。
1978年,该全译本又收录于海登《中国中世戏曲的罪与罚:三部包公戏》(Crime and Punishment in Medieval Chinese Drama: Three Judge Pao Play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一书,相较1974年的译本,海登再次收入时,在曲牌名称前增加了提示词“melody”,表明译者对元杂剧曲牌的功能有了更自觉的认知。
《Crime and Punishment in Medieual Chinese Drama》(元明杂剧中的包公案)19、J.I.Crump.“Yang Hsien-chih: Rain on the Hsiao-hsiang,”Renditions no.4 (1975):49-70.
美国汉学家柯润璞翻译的《潇湘雨》全译本,1975年发表于《译丛》第4期,是该剧首个英文全译本。柯润璞对中国戏曲的宫调曲牌系统和曲辞格律十分精通,例如,他于1965年发表了元杂剧《李逵负荆》的英文全译本,1971年又与捷克汉学家米列娜(Milena Doleželová-Velingerová,1932-2012)合作将《刘知远诸宫调》翻译为英文[25]。
柯润璞十分重视元杂剧曲牌和曲辞的形式特征、正字与衬字的区分等,不过,翻译《潇湘雨》的曲辞时,他只在个别地方采用英文诗体的韵律来呈现原文的韵文属性。
直到1980年《忽必烈汗时期的中国戏曲》(Chinese Theatre in the Days of Kublai Khan. Tucson: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1980)一书的出版,他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中英韵文文体形式对等的翻译方法。
柯润璞《元杂剧的戏场艺术》20、Jerome Thomas Cavanaugh.The Dramatic Works of the Yuan Dynasty Playwright Pai Pu.Stanford University,Ph.D Diss.,1975.
美国汉学家甘乃元(Jerome Thomas Cavanaugh,1938- )1975年于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The Dramatic Works of the Yuan Dynasty Playwright Pai Pu)全面译介了白朴的杂剧。
其中,全本翻译的有《梧桐雨》和《墙头马上》,剧情梗概的译介包括《东墙记》《流红叶》《箭射双雕》《祝英台》《钱塘梦》《崔护谒浆》《絶缨会》《赚兰亭》《银筝怨》《斩白蛇》《幸月宫》和《高祖归庄》,另介绍了只有剧目存世的《凤凰船》和《赶江船》两剧。
甘乃元曾任美国明尼苏达州远东研究图书馆主任,编有《四种中国藏书家传记索引》(An Index to Four Collections of Chinese Book Collectors’ Biographies. Minneapolis: Far Eastern Research Library, 1977)。
21、Yuan-shu Yen.“Yellow Millet Dream:A Translation,”Tamkang Review,no.6(1975):205-239.
我国台湾学者颜元叔(Yuan-shu Yen,1933-2012)翻译的《黄粱梦》全译本,以《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本为底本。译本先发表于1975年2-3月的英文版《汉声杂志》(ECHO of Things Chinese, February/March, 1975)之“八仙”专刊;1975年再次刊发于《淡江评论》第6期。译本以直译为主。颜元叔另有英文专篇论文探讨《黄粱梦》的艺术特色。[26]
22、Gordon Victor Ross.Kuan Yu in Drama:Translation and Critical Discussion of Two Yuan Plays.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Ph.D Diss.,1976.
美国学者戈登·罗斯(Gordon Victor Ross,1941- )1976年于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获得博士学位,他在博士论文《戏剧中的关羽:两部元杂剧的翻译和批评性探讨》(Kuan Yu in Drama: Translation and Critical Discussion of Two Yuan Plays)中,全译了两部元杂剧《千里独行》和《单刀会》,均以《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为底本。
罗斯的博士论文依托文学批评家弗莱(Northrop Frye,1912-1991)的原型批判理论,将中国历史和戏剧中的关羽故事,纳入弗莱划分的虚构文学五种模式的第二种,即“浪漫故事”,以此展开其元杂剧叙事结构和人物类型的探讨。
《批评的剖析》本叙录的撰写,得到著名汉学家Wilt L.Idema(伊维德)教授的指点和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孙晓苏博士的帮助,谨致谢忱。
注释:
[1] 中文学界另译为亨利·柯蒂埃、亨利·考迪埃或高第等。
[2] (法)考狄编:《西人论中国书目(附索引)》(Bibliotheca Sinica, Avec Index)(共六册),中华书局,2017。
[3] 参见Yuan Tung-li, China in Western Literature: A Continuation of Cordier’s Bibliotheca Sinica (New Haven: Far Eastern Publications, 1958)。考狄书目与袁同礼续编,现有汇编合辑,参见亨利·考狄,袁同礼:《西方汉学书目正续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
[4] Stephen H. West and Wilt L. Idema, Monks, Bandits, Lovers and Immortals: Eleven Early Chinese Plays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Inc., 2010), 469-472.
[5] 都文伟:《百老汇的中国题材与中国戏曲》,三联书店,2002,第206~236页。
[6] 李安光:《英语世界的元杂剧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第254~281页。
[7] 新华通讯社译名室:《英语姓名译名手册》(第4版),商务印书馆,2004。
[8] 有关译者的介绍与评价,参见John Minford, Joseph S. M. Lau,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An Anthology of translations; Volume I, from Antiquity to the Tang Dynast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0), 156.
[9] T. C. Fan, “Fables and Anti-Walpole Journalism,” The Review of English Studies 25, no. 98 (1949): 141-151.
[10] 合刊本参见John Francis Davis, The Fortunate Union, A Chinese Romance, translated from the Chinese Original, with Notes and Illustrations. To which is added, A Chinese Tragedy (London: The Oriental Translation Fund, 1829).
[11] 相关研究参见汪诗佩:《择选眼光与翻译策略:德庇时“中国戏剧推荐书单”初探》,《台大中文学报》2016年第53期,第43~94页。
[12] Robert Kennaway Douglas, Chinese Stories (London: W. Black wood Sons, 1893), 25-29.
[13] Epiphanius Wilson, Chinese Literature (New York: The Colonial Press, 1900), 281-302.
[14] 羅仕龍:《中国守财奴的妙汗衫:从元杂剧〈合汗衫〉的法译到〈看钱奴〉的改编与演出》,《编译論丛》2017年第1期,第1~38页。
[15] Barrett H. Clark, World Drama: Ancient Greece, Rome, India, China, Japan; Medieval Europe, and England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Inc., 1933), vi.
[16] George Allen Hayden, The Judge Pao Plays of the Yuan Dynasty (Stanford University, Ph. D Diss., 1972), 243.
[17] S. I. Hsiung, The Romance of the Western Chamber (Hsi Hsiang Chi), A Chinese Play Written in the Thirteenth Century. With a Preface by Gordon Bottomley (London: Methuen & Co., 1935), xix.
[18] Ch’u Chai and Winberg Chai, A Treasu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A New Prose Anthology, Including Fiction and Drama (New York: Appleton Century Crofts, 1965), 388, note 9.
[19] S. I. Hsiung trans, The Romance of the Western Chamber. With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by C. T. Hsi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8).
[20] 郭亚文:《〈西厢记〉英译钩沉》,《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第180~188页。
[21] Shelly Wang, “Review of The West Chamber, by H. H. Hart,”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no. 1 (Jan. 1938): 109-112.
[22] 参见Jerome Potter Seaton, A Critical Study of Kuan Han-ch'ing: The Man and His Works (Indiana University, PhD Diss., 1968); Tsai Yean, A Society Under Foreign Rule: The Characters of Kuan Han-ch'ing as Critical Statements about the Yuan Dynasty, 1280-1368 (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MA Diss., 1982).
[23] Cyril Birch, 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Early Times to the 14th Century (New York: Grove Press, INC, 1965), 391-392.
[24] Stephen H. West, “Review of Six Yuan Plays., by Liu Jung-e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32, no. 2 (1973), 313-314.
[25] M. Doleželová-Velingerová and J. I. Crump trans., Ballad of the hidden dragon (Liu Chih-yüan chu-kung-tiao)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26] Yuan-shu Yen, “Yellow Millet Dream: A Study of Its Artistry,” Tamkang Review, no. 6 (1975): 24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