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离开大陆之前,做了2件事,致使毛主席对他彻底失望

纵观历史2021 2024-07-01 00:15:21

民国时期,北京大学文化院院长胡适,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学者和思想家,毕业于美国康奈特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14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胡适与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唤醒许多中国积极向上的有志青年,本人由此声名鹊起,成为众多年轻人崇拜的偶像。

毛主席在北大图书馆工作时,经常抽空去旁听胡适授课,对他推动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主义,提倡科学等一系列主张很是认同。并由衷地产生敬佩之情。

于是,毛主席想方设法拜访胡适,并与他讨论有关新思潮的各种问题。

1918年4月,毛主席与蔡和森等14人创办“新民学会”之时,专程邀请胡适做报告。

此事不难看出,青年时期的毛主席,对胡适充满敬慕之情。

据美国记者斯诺透露,毛主席曾一度将胡适视为楷模。

在国共两党残酷斗争时期,毛主席对胡适寄托了极大的希望,胡适做了两件事,让主席对他深感失望。

第一件事 “规劝”伟人放弃武装斗争。

1945年3月27日,胡适代表国民党出席旧金山联合国大会,当时,胡适作为颇具影响力的文化学者,在国际会议上的言行备受关注。

中共代表董必武在毛主席的指示下,曾找到胡适进行一次长谈,希望他能够支持我党的主张。

结果,胡适不仅没有答应董必武支持我党的请求,反而站在国民党的立场上,“规劝”共产党仿效西方政体,作为国内的第二大党参加选举活动。

毛主席高瞻远瞩,认为胡适所谓的“规劝”,简直就是一种“短视”,根本没有看清楚当时国内的局势,对腐败透顶的国民党还抱有幻想。

第二件事 仍然主张共产党“放弃武力,接受议会制”

1945年7月1日,傅斯年等民主爱国人士组成“国民党参政员访问团”,抵达延安。

傅斯年在北大国文系读书时,曾是胡适的亲传弟子,毛主席接见傅斯年时,希望能通过他给远在美国的老师胡适带个问好。

事后,傅斯年在报纸上撰写了一篇文章,代为转达毛主席对胡适的问候。

1945年8月24日,胡适没有改变自己对中共的看法,在纽约给毛主席发了一封电报,主要意思仍旧是让共产党“放弃武力,接受议会制”来取得政治地位。

毛主席收到胡适的电报之后,对这个曾经的思想先驱者深感失望。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前,毛主席念在过去师生之情的份上,托人给胡适带话:“只要他不走,可以做北京图书馆的馆长。”

胡适对毛主席的挽留没有公开的回答,最终登上蒋介石派来的专机去了台湾。

胡适最终选择离开大陆,他虽然在学术研究和思想启蒙方面作出巨大的贡献。但在政治层面上,却崇拜美国的那一套所谓的民主自由,根本没有为中国的前途和广大的无产阶级考虑。

1 阅读: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