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还不错的探索
当你被缩小后,能否凭借着智慧在微观世界中生存发展、壮大势力?
笔者小时候也曾幻想过,将自身缩小后会是一种怎样奇妙的体验?曾经的桌椅变成了巨物,家里的猫猫狗狗也变成了“哥斯拉”,而庭院的菜园子变成了一个满是昆虫与植物的王国。
但这种不切实际幻想,却在电子游戏中得到了实现。例如在《双人成行》中,扮演被魔法缩小的夫妻,以微观的视角在曾经的家里展开冒险;而在《小小梦魇》系列中,也曾扮演过“小六”与“摩诺”,在扭曲的世界中摸爬滚打、跌跌撞撞。但遗憾的是,受到线性流程的限制,在内容舞台上难以满足笔者对更大世界的探索诉求。
笔者在一款即将上线的SLG游戏中,找到了满足儿时的诉求的微观大世界体验。而这款游戏就是即将由制梦科技发行的的SLG新作:《迷你王国:求生》。在初步体验后,这款题材新奇的游戏,确实在各个维度上尽可能地还原了笔者对微观世界的想象,并且以此打出了差异化,值得笔者深入聊聊。
玩法创新,如何构建体验差异化
先来简单聊聊游戏的玩法内容,游戏的玩法可以分为前期(模拟经营)以及中后期(COK like)两个部分来看。其中游戏的初期体验以探索冒险+模拟经营为主,玩家一方面需要建立与扩建安全屋的城建内容,另一方面需要为受伤的人类伙伴寻找血清的剧情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玩家需要重新改造曾经被自己丢进草层的废弃品,例如用材料韧性更强的易拉罐搭建安全屋,利用铅笔刀的机械机构来加工材料,提升生产效率等等。如果是你的话,该如何运用智慧来改造自己的花园?
当玩家成功拯救伙伴,招募到足够数量的昆虫伙伴,将安全区建设至一定规模后,便逐渐过渡到大地图的COK like玩法。玩家一方面需要与其他玩家组建同盟,向着中央区域进发,占领关键的“超算堡垒”,另一方面也需要提防其他同盟玩家的进攻与干扰。而随着玩家对昆虫军队的养成,昆虫也能够升级、进化、装配装备,进一步增强玩家的大地图作战能力。
同时,在昆虫军队的搭配上也是有讲究的,玩家需要围绕昆虫间的特征差异来进行职能划分、排兵布阵。例如利用蜣螂“滚粪球”的特点,来拔城攻寨;利用吉丁虫金属光泽的保护层,来援护昆虫军队等。
此外,大地图上丰富度的内容设计,例如探索巢穴、击败害虫、采集资源点等等,也能够填充玩家的日常体验。而自由进军的类RTS战斗,也能够让玩家释放出多维的战场策略。
如何将微观题材与SLG进行进一步的结合,也是《迷你王国:求生》面对的命题。微观元素的堆叠构建可以创造出丰富的策略空间,例如微观下复杂的空间布局、不同昆虫的生物习性、以及废旧物品资源的二次利用等等,皆可作为策略元素的一环。
首先是游戏城建部分,十分注重微观世界的细节呈现,既覆盖了城建元素上的选择,例如在城建的建筑上的采用更贴近现实生活,玩家使用易拉罐、削笔刀来搭建“安全屋”;也包括了注重微观生态的展现,例如在游戏内随处可见各类友好的昆虫在家园内走动,彼此间相处和谐,玩家也可进行一定程度的互动,并为其筑造蚁穴等,游戏体验的氛围感可谓是拿捏到位,在表现形式上明显区别于常见的SLG产品。
其次,游戏的核心战斗内容也将围绕昆虫以及微观世界的生物展开。一方面,游戏为每个昆虫赋予了与其特征相似的技能效果,例如:擅长隐蔽的竹节虫,在生命值过低时可以与环境融为一体,获得额外的护盾效果。而另一方面,对战模式更贴近迷你风格,甚至玩家打败害虫后,会将害虫的残骸拖回基地,并将其化作基础资源的细节也呈现了出来。这种细节的呈现,仿佛玩家是真的在操控不同的昆虫进行作战。
再者,便是微观世界下对COK like大地图的表达,来进一步强化了体验的沉浸感。例如在大地图中行军距离的单位是厘米,现实生活里玩家走路时迈过的一步,在游戏中变成了长远的距离;大地图上的巢穴以及资源点也通过可乐瓶等进行了合理的包装。
而其他玩法,例如装备、军团、消灭害虫等,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造,更加适配于游戏的微观世界设定。当然在这些内容上,游戏也尝试进行了一定创新融合,例如昆虫的装备是通过“开宝箱”玩法获取,在装备养成上更具惊喜感与趣味性。
题材创新,微观下“我”与昆虫们的生存物语
之所以《迷你王国:求生》在玩法体验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其实与游戏的题材独特性有着很大的关系。《迷你王国:求生》是国内首款以呈现各类昆虫的微观世界为题材的SLG产品。
首先“微观世界”的主题,决定了游戏需要对建构的空间有细致入微的设计与表达。用易拉罐搭建安全屋、在坚固的玻璃瓶里种植豆芽菜,这些平时不起眼的废旧物品资源,在游戏里成为了玩家生存之地。
其次则是笔者认为《迷你王国:求生》最巧妙的地方——便是引入了玩家角色的概念,通过缩小到微观玩家角色的对比,来进一步感受微观世界的奇妙之处,例如,曾经的一杯水可能就是一条河,一只普通小蜘蛛就能带来人身危险。
在这种环境下,为了尽可能生存下去,玩家一方面需要建造容纳自身生存的安全区,与各类昆虫合作,来共同抵御来入侵的外敌;另一方面也需要与其他玩家联合,共同在这片迷你世界中立稳脚跟。进而水到渠成地带出游戏城建发展与大地图探索等SLG核心玩法。
图像压缩严重,实机效果更佳
而体验的过程中,玩家既扮演着安全区的领袖,同时也扮演着微观世界下努力生存的探索者。随着玩家以微观视角深入探索,也能够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到人类日常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传达了一定的人文主义精神。
但要知道,《迷你王国:求生》与其他强调人类与环境、其他生物对抗的生存概念的游戏不同,更侧重于“合作”——一方面通过人类与昆虫合作,来守护共同的家园,强调人与动物、昆虫在自然环境中的共生关系,并且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玩家对于昆虫、动物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通过玩家与其他玩家合作,共同开垦出与各类生物共存的土壤环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共赢。
值得一提的是,在玩家与昆虫互动的过程中,游戏也适当地进行了一定的信息科普,对全球数百个全球最典型的昆虫品类,从产地、体型、习性、繁衍、影响与危害等方面对昆虫进行科普介绍,玩家在获取昆虫过程中、昆虫界面页面中均可获取到相关信息。
经过《迷你王国:求生》玩法以及题材的简单梳理,我们发现游戏不仅仅在内容形式上进行了大范围的创新,能够为玩家带来了足够差异化的体验,同时寓教娱乐性质的科普内容,也让游戏在立意上不落于俗套,趣味性体验不仅仅体现在玩法上。
美术创新,拼的是创意与技术
《迷你王国:求生》打造的差异性体验,除了能够将创意落地成玩法与内容外,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游戏的美术风格。而新奇的体验总会给玩家最直观的感受,也是游戏《迷你王国:求生》在美术上的创作方向。
但想要实现这种差异化的效果并不容易,我们要知道微观世界的美术表达是目前行业所空缺的,同样也是《迷你王国:求生》亟需突破的。据竞核了解,项目组为了能够探索出更符合微观表达的美术风格,以多种方式观察了微观视角下的一草一木,最终总结出一个关键词——放大细节。
而这也成为了《迷你王国:求生》在美术创新上的突破方向——通过细节放大,让一草一木,一个小小的玩具对玩家而言都是庞然大物,原本几步路的距离,也会变得遥不可及,进而形成独一无二的美术表现。
当然,这仅仅是美术创新的第一步,如何将其落地,并且围绕产品的受众范围调优美术表现,也是《迷你王国:求生》在美术上的挑战所在。其中最直接的挑战便是《迷你王国:求生》作为一款计划全球发行的产品,在美术风格表现上需要满足全年龄段用户都可接受,需要调和昆虫细致呈现与玩家的接受度的矛盾。
对此,《迷你王国:求生》在美术上整体采用了“偏写实的迪士尼美术风格”,在色调选择上偏向明亮的色调,来提升场景氛围;通过保留场景细节,还原昆虫辨识度,并弱化引人不适的昆虫细节,配合昆虫有趣的动效表现,将昆虫世界活灵活现呈现在游戏中。
图像压缩严重,实机效果更佳
无论是“细节放大”的美术表现,还是还原昆虫动效,都需要对细节有着较高精度的捕捉。据项目组透露,游戏中的昆虫、植物模型全部取材于真实世界,采用基于物理的光照模型(Physically Based Rendering)进行屏幕绘制,在植物的设计上还加入次表面散射模型(Subsurface Profile Shading)进行透光的仿真,给玩家带来身临其境的视觉体验。在场景绘制中,游戏不仅运用了传统的细节层次模型(Level Of Detail)等技术,还在批量绘制(Scriptable Render Pipeline Batcher, GPU Instancing)、软光栅化隐面剔除(sofware occlusion culling)等方面依据微观世界的特征加入了自主研发的优化技术,保证游戏在呈现微观世界真实感的同时能运行流畅。
此外,当前行业最具使用价值的美术AI技术也在《迷你王国:求生》研发过程中进行了应用,用以开拓美术创造思路,提升美术研发效率。
总的来说,无论是题材、内容,亦或是美术上,《迷你王国:求生》并没有拘泥于国内现存的内容体验,而是尝试了抓住创意灵感并落地验证的创新方式,进而打造出极具差异化的SLG体验,这一点在国内是极为难得的。
要知道,在如今SLG赛道上,大家都在寻找创新与突破,但真正能够做出有效创新的并不多。对比其他SLG产品,《迷你王国:求生》所带来的差异体验,既让笔者见到了项目对创新的追求,又让笔者见到了他们对创意落地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全球SLG手游,或许又将迎来一个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