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内蒙古多地不约而同地宣布了一则消息,内容主要是宣布内蒙古地区内的科尔沁沙地即将被“消灭”。
很多人都知道科尔沁大草原,但是对科尔沁沙地却并不了解。实际上,科尔沁大草原和科尔沁沙地可以算是一个地方,如果更加具体地解释,也可以理解为科尔沁沙地是科尔沁草原中的一个部分,而科尔沁草原包括科尔沁沙地。
准确地说,总面积为6.63万平方公里的科尔沁大沙地,其主要部分是在内蒙古高原的东南部,以及吉林和辽宁三个省的8个市盟之内的22个县级地区。可以说,科尔沁沙地是当之无愧的国内最大沙地。
或许有人会问,沙地难道不是沙漠吗?为什么在科尔沁大草原内会有沙地存在呢?
首先,沙地就是沙地,与沙漠虽然在外观上看起来都是以黄沙为主,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实际上沙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为因素对自然的破坏,而沙漠则主要是自然因素形成的,并且沙地所在的区域通常是在半湿润或者湿润地区,而沙漠则大多是干旱或者极干旱地区。
沙地出现的地方也通常是在城市周围或干脆就是被人们废弃的生活旧址,而沙漠则只在人迹罕至的偏僻地区。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沙地给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困扰和危害,往往比沙漠要更加明显和直接,比如科尔沁沙地所造成的风沙,就经常对京津冀地区百姓的生活造成包括身体过敏、细菌感染、能见度低等等侵害。
为了让这些沙土不再困扰人们的生活,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有针对性的治理。
人们为了治理沙地,使用了目前人们所能够想到的任何方法,其中不仅有传统的植草、植树,还有“以路治沙”“以河治沙”等特殊的治理方式,通辽等地则让沙地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发电板”。
从上世纪通辽也曾经和其他地区一样采用大量栽种防护林的方式进行治沙,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也从逐渐恢复正常的土地上获得了一部分经济收益,但总体来说效率还是相对缓慢。
2009年,我国的宁夏中卫地区开始尝试用在沙漠上铺设太阳能光伏板的方式进行对沙地的治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后在甘肃等地也开始效仿宁夏的这种方式进行对沙漠的治理,也都先后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当这些地区采用光伏治沙取得成果的消息传来时,人们也开始思考,能否也用这样的方式去治理沙土地区呢?两者虽然在形成原因、气候特点等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毕竟同为以沙为主的地形,还是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
总体来说,科尔沁沙地所在的地区属于半干旱区域,每年的平均降水量大约在300到400毫米之间,只有东南部分地区降水量会稍微高一些,这样的降水量并不会影响到太阳能板的储放和光伏工作。
科尔沁沙地中,主要是以东北部的钙土、西部地区的粟钙土和其他地区的褐土为主,这些土类虽然在遇到大风时会形成风沙,但总体来说土质还是相对稳定。这也给人们在沙地上铺设太阳能光伏设备带来了一定的便利。
科尔沁沙地覆盖范围甚广,全年累计日照时长超过2900小时,这样大的光照强度,预示着一旦能够在科尔沁沙地上推行光伏发电工作,所将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并且,内蒙古还在库布齐沙漠中已经积攒下了一定的光伏发电经验,这也更加坚定了人们把光伏发电板架设在广阔沙土上的信心。
那么,人们都知道太阳能发电板能够发电,为什么又说还能治沙呢?难道是发电就能够让沙土安心留下?
其实,太阳能光伏板之所以能够进行有效治沙,主要还是其所具有的“遮光固沙”特性所决定的。
众所周知,沙土之所以不易治理,主要是因为在最顶层并没有能够稳固住沙土的措施,人们通过植草、植树等方法治理沙土,也是因为这些植物的根系能够“抓住”沙土、锁住土壤中的水分,同时枝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遮挡阳光直接照射地表带走水分,以及枝叶之间也能够“压住”风的流动性,进一步抑制土地表面的流失。
而放置在地面上的太阳能光伏板,也能够达到一部分草木治沙的功效,并且还要更加直接一些。
首先,太阳能光伏板放置在地面上能够遮挡住强烈的太阳光,避免地面的土壤层快速挥发水分。这样就能够给低矮的草木以及专门用来固土的草方格提供一个适合的成长条件,让这些低矮的草本植物成长起来之后进一步“抓紧土壤”
其次,大面积的光伏板结合在一起之后,还能够成为体表的“防护网”,阻挡住随时可能将沙土裹挟走的风,进一步减少了沙土的流失。
另外,因为光伏板阻挡住了阳光的直射和降低了风的流动性,所以让沙土表面的温度和湿度相对稳定,间接给草木的生长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和空间,这就让草方格和光伏板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的多赢关系。
正是因为光伏治沙有着这样多的优点,所以从2020年代开始,在科尔沁沙地上陆续出现了大面积的光伏设备,总面积达到了19万亩之多。其中,赤峰翁牛特旗的高支架式光伏板有3850亩,通辽的100千瓦光伏发电板也达到了4350余亩,余下的则分布在科尔沁沙地贴近各个城市的边缘地区。
根据相关部门统计,仅赤峰翁牛特旗一地的光伏发电板,每年所能够产生的电能就超过2.1亿度,如果将这种光伏治沙的方式覆盖到科尔沁沙地十分之一,全年将会产生超过1000亿度以上的电能,以3角钱一度电的入网价格进行出售的话,至少会产生300亿的收入。而这些,还没有算上结合光伏治沙所产生的农牧综合副产品的收入。
如今的科尔沁沙地,已经不再是当初的“满眼是黄沙,不知哪是家”和“种一坡收一锅”的场景,而是成为了“能够发电赚钱的大电池”,原本的沙海也逐渐被光伏板和绿草取代,曾经与“荒芜”齐名的科尔沁沙地,也在“日渐消瘦”的同时,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资源,以及更美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