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有股不服输的劲——荆门“轮椅女孩”张琪慧的励志故事

荆门晚报 2024-11-08 14:51:00

荆门晚报记者 胡于梅 通讯员 欧阳萍 陈大金

“她比一般人能吃苦,学业上力争上游,每科成绩都很不错,字也写得工整,是个积极向上的好孩子。”11月6日下午,晚报记者和我市其他主流媒体记者一起来到张琪慧的母校——荆门市竹园小学,听她的班主任李仙丽讲述张琪慧的故事。

据李仙丽介绍,张琪慧是2001年开始就读竹园小学的。“这孩子刚来时不愿意说话,后来和大家熟悉后,才开始慢慢与人交谈。”

1994年12月,张琪慧出生在荆门城区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

李仙丽称,张琪慧很小便和父母一起租住在竹园小学附近,后来在浏河社区辖区范围内买了房。3岁时,她因意外车祸导致高位截肢。

“虽然变成了残疾人,但这孩子身上有股不服输的劲。”李仙丽称,她很好学,一路逆袭成为竹笛专业硕士研究生,曾获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比赛器乐类一等奖三连冠。

“这孩子也很爱运动,从媒体上得知她刚参加了斯巴达勇士赛,我为她感到骄傲。”李仙丽说,在6.6公里、23个障碍的斯巴达勇士竞速赛中,张琪慧以3小时13分57秒的成绩完成比赛。对于普通人来说,完成这样的比赛需要强大体能和毅力,而对于坐在轮椅上的张琪慧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小学二年级,张琪慧首次接触葫芦丝

在竹园小学教室里,经常会听到一曲曲婉转悠扬的音乐。每每上课时,教室里座无虚席,同学们个个屏气凝神,边听边吹,而这就是学校的葫芦丝课。

教师鲁维是张琪慧以前的音乐老师。据他介绍,2002年竹园小学首次开设了葫芦丝音乐培训课,张琪慧所在的班级同学都跟着他学习吹葫芦丝。

“每次教完葫芦丝,张琪慧都会反复练习,下课后找机会练习,这个孩子特别努力且认真,慢慢地一年时间过去了,她的葫芦丝吹得越来越好了。”鲁维称,不止是葫芦丝吹得好,张琪慧的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虽是一名残疾人,但张琪慧有颗善良的心。由于她身体残疾,所以老师们都会对这个小女孩格外照顾,每每上厕所、上活动课,老师都会把她抱过去。每一次,张琪慧都会心疼地问老师:“老师,抱我重不重?我下次少吃点饭。”

小学时,张琪慧父母还到市群艺馆找专门教民族乐器的老师,为她报葫芦丝培训课。

“听她妈妈说,孩子放学后,就把自己关起来吹葫芦丝,一心一意地认真练习。时间一久,基本功练得很扎实,再后来才艺超人。”李仙丽称。

转学武汉,她频频参加残疾人艺术表演

为了得到更好的学习机会,张琪慧四年级开始转到武汉读书。期间,她被湖北省残联选入省残疾人艺术团。为了鼓励张琪慧,湖北省残联以及荆门市残联也积极帮助她,请著名的笛箫演奏家张红阳老师指导她演奏。

2005年,在全国第六届省残疾人艺术节上,她演奏的葫芦丝曲《月光下的凤尾竹》荣获金奖,并参加颁奖晚会演出。

2007年,在中国第八届艺术节残疾人专场演出现场,张琪慧演奏了老师专门为她编排的《竹吟》。高超演奏让台下观众如痴如醉。她也因此获得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器乐类竹笛一等奖、葫芦丝三等奖,首届“洪山之星”称号。

人生不想留遗憾,她努力考大学、读研

收获了演出得到的掌声和奖项后,张琪慧并没有骄傲,她还想像其他人一样,考个好大学。

2012年,张琪慧开始报名参加艺考,但她报考的几所高校给出了拒绝理由:有的说她没有双腿,上不了形体课,修不满学分无法毕业;有的怀疑她无法生活自理。

听到这些,张琪慧并没有放弃。一方面她和家人为上大学而到处奔走,另一方面,湖北省残疾也在积极帮助她,最终,张琪慧被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器乐专业录取。

大学毕业后,张琪慧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中央民族大学。她还是湖北省第一个艺术类全日制残疾人研究生。

2020年,张琪慧硕士毕业后回到武汉,开办个人竹笛音乐工作室,成为一名竹笛老师。

“平日里,她还会到学校教残疾孩子们吹葫芦丝、吹竹笛。学业上力争上游,生活中多姿多彩,她用实际行动挣来了大家对她的尊重。”李仙丽称。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