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前两天在忻州市中心医院做检查的报告,您看还要重新做吗?”近日,家住忻州城区的李先生来到忻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门诊看肾病,带上了此前的检验报告。医生查看了检查日期,结合患者的病情,判断上次的检验结果可以使用,并且以此为参照给患者调整了药物。
“我患肾病多年,刚在忻州市中心医院做了检查,又想到忻州市人民医院看看病。如果还要重新检查,费事又费钱,还考验我的体力。”李先生说,“医院之间的检验结果互认,为我节省了时间,省去了麻烦。”
如果在以前,看同一种病,换一家医院,往往还要重新进行检查检验。但是,检验结果互认的实施,让重复检查检验的经历一去不复返,让“病有所医”更便捷。
今年以来,忻州市在全市范围推进实施检验结果互认,有效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减少患者不必要的重复检验,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截至9月底,全市30所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已实施检验结果互认,检验结果互认7497人次,共减免费用99.12万元。
“办好民生实事,首先要让群众知晓”
走到原平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大楼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张贴在门旁玻璃上的检验结果互认告知书,红白底色衬托着黑色字体特别显眼。告知书详细介绍了什么是检验结果互认。
简单来说,检验结果互认是指患者在一家医院做的检验,带到另一家医院时,接诊医生认可这个检验结果,不用再重复检查。根据山西省卫健委下发的文件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对标有“晋HR”标识的临床检验结果予以互认,非必要不做重复检查。
“前两天刚在忻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做过检查,我回家找找检验报告去。”“我也取一下在忻州做的CT片子,这政策能省不少钱。”几名患者在看到告知书后,又匆匆忙忙回家取检验报告单去了。
记者在走访了原平市第一人民医院、忻州市人民医院、忻州市妇女儿童医院等医院后发现,各家医院在提升检验结果互认的知晓率上都下了功夫,或者在显示大屏滚动播出相关内容,或者在大门口、收费处、门诊大厅、电梯间、诊室、住院部张贴告知书,设立宣传栏,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对检验结果互认内容进行宣传……
忻州市人民医院。摄影冯晓磊
“我们医院要求坐诊医生见到患者的第一句问话就是,近期有没有在别的医院做过检查,报告单带了吗?”原平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樊峻强告诉记者。
经过医院大力宣传,很多患者都知晓了这项政策。“但还是会碰到丢失报告单、来回跑腿取报告单等情况,这需要加大院外的宣传。”几家医院负责人均表示。
“村民朋友们,凡是县级以上医院做过的化验,近期在任何医院看病就不要再重复化验了,这就是检验结果互认。”这是记者见过语句最长的宣传条幅,虽然对政策的解读不够规范,但是群众能看懂、能了解。这样的条幅就悬挂在原平市各村卫生室外墙上。
在原平市圪妥村采访时,记者正碰到该村村医向群众发放宣传扇。“这些宣传扇是我们医疗集团制作的,共4万把,就是让基层群众了解检验结果互认政策。”原平市医疗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办好检验结果互认这件民生实事,首先要让群众知晓、了解,这样才能更好落实。”陪同记者采访的市卫健委工作人员表示。
韩女士的女儿正是在了解检验结果互认政策后,带着前两天在其他医院的检验报告单,到忻州市妇女儿童医院住院的。韩女士说,这家医院环境好、服务好,没有再做重复检验。
“不仅省钱,还省时省力省心”
忻府区80多岁的赵大爷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肺栓塞,8月25日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查治疗,8月26日回到忻州,在忻州市中医医院住院治疗,享受到了检验结果互认的便利。
“我把在山医大一院的检验报告交给医生,医生仔细核对后就告诉我,检验结果可以互认,直接进行下一步治疗就行。”赵大爷的亲属说,这一“互认”让他们节省了包括核磁、CT等项目在内的检查检验费用2000多元。
赵大爷的主管医生对记者说:“一般近期的检验报告都会认的,赵大爷前一天已经在太原做了详细检查,回来住院就没必要再检查了,以后只需要按时复查,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对症治疗。”
近日,刚住进忻州市人民医院的陈先生来自代县,记者采访时,主管医生正拿着他在代县人民医院检查后的报告核实一些情况,报告上的检验结果同样得到了忻州市人民医院大夫的认可。
省卫健委和省医保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医疗机构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互认项目范围,初步遴选94项检测方法(检测系统)稳定性好、具有统一技术标准、费用较高、检测频率高的检验项目作为全省检验结果互认项目。“这些互认项目在忻州的落实,让患者既省钱,又少跑路,省时省力。”市卫健委医政医管科科长李玉文表示,同时鼓励医务人员结合临床实际,在不影响疾病诊疗的前提下,对其他检验结果予以互认。
“我们不仅认有‘晋HR’标识的检验项目,其他没有标识的项目只要具有医学价值也认,其中包括核磁、CT、彩超等。”原平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王伟峰表示。
患有肺恶性肿瘤的老张是从忻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转院到原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老张的家属说:“对我们这种重病人来说,每检查一次都是受罪,这次转过来住院很多项目直接用别的医院的检查结果,不仅少花了钱,而且病人也少遭罪,我们家属也省了心。”
全省检验结果互认项目的实施,让去太原看病的患者感受更深。“以前去太原的医院看病,首先发愁的就是排队做检查,如果检查项目多的话甚至要用几天时间预约排队,现在好了,病人可以带着我们本地医院的检查结果到太原去看病,省下了预约排队的时间。”正在忻州市中心医院进行检查的王女士,准备去太原看病。
“忻州县级医院基本都是二级医院,太原那几家有名的医院都是三级医院,各种检验项目二级医院收费要比三级医院低,如果病人先在当地县级医院做了检查,带着报告单到太原直接看病,比在太原的医院做检查节省一些费用。”李玉文认为这种当地检查、太原看病的方法可行,“需要到太原医院复查的病人甚至可以不用本人去太原,只要家属把当地检查的检验结果带到太原就行。”
居住在原平市圪妥村的老刘去年因脑出血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当时在当地医院做的CT,太原山医大二院大夫看了这张CT片子后直接安排老刘住院。”老刘的爱人十分认可检验结果互认,“现在复查时,只需要在原平拍好CT、做好化验,姑娘带着报告单去太原就行了,病人不用去了。”
“检验结果互认要以患者为中心”
9月4日,记者在忻州市人民医院采访时,正赶上医院召开会议进一步推进检验结果互认。“这样的会议已经召开多次了,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打消医生对采用病人带来检验报告单的顾虑。”医院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医生的顾虑从哪里来?忻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一名医生做了具体的表述,“县级医院做的尿常规、血常规等项目的指标都比较准,主要是担心肌酐化验指标出现偏差。”
医生的顾虑是负责任的表现,打消这些顾虑必须从提高检验质量入手。市卫健委出台的《推进“检验结果互认”解决群众看病重复检验、费用高问题的实施方案》对互认条件作出明确规定,并就加强质量控制、强化人员培训、提高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检验工作的质量水平提出具体要求。截至目前,全市已组织2次临床检验能力提升培训,共培训相关专业人员200余名,指导各医院找差距、补短板,全方位推动医学检验能力提升。
顾虑不只来自医生,也会来自患者。在忻州市人民医院,记者碰到一位医生正在做患者工作。这名患者刚在县里化验过甲状腺功能,这次检查病情时要求医生再次化验这一项目。医生劝他,“县里化验的结果我们是认可的,没有必要再重复检查了。”并参照县里的报告单为这名患者调整了药。
“检验结果互认要以患者为中心,让患者真正感受到政策的好处。”市卫健委党组书记、副主任冀晓鹏对此有深刻认识,一方面,要完善保障体系,让医生们“敢认”;另一方面,医务人员要加强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对“互认”的顾虑,对于重新检验的项目要做好解释,充分告知原因、必要性、可能产生的影响等。
《关于全面推进医疗机构检验结果互认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告知原则中明确了重新检验的8种情况,包括:因病情变化,已有的检验结果难以反映病人当前实际病情的项目;检验结果与疾病发展关联程度高、变化幅度大的项目;检验项目对治疗措施选择意义重大的(如手术等重大医疗措施前);原检验结果与病情明显不符的;急诊、急救等抢救生命的紧急状态下;办理临床医学评定、劳动能力评定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患者或其家属要求进一步复查的;其他情形确需进行复查等情况。
作为省市“听民意、办实事”重点项目,检验结果互认在忻州已经落地开花。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已完成“山西省检验互认信息统计”系统连接,截至目前,注册医师2109人,注册医师数和检验结果互认人次数均在动态增加;全市30所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可互认的检验项目数从最初的1323项增加至1667项,项目互认率达到100%。
值得一提的是,保德县率先推行检验结果跨省互认。该县积极同黄河对岸的陕西省府谷县进行沟通协调,明确互认医疗机构范围、诊疗项目、技术标准,对府谷县人民医院标记“陕HR”的检验结果进行互认,方便了两地群众就医。
保德县人民医院。保德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冀晓鹏告诉记者,检验结果互认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广大群众的知晓率,调动起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完善方案,搞好保障,建立起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这样才能把这项民生实事办实办好。
来源: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