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沙特在珠海航展买买,天天霸屏热搜。话说回来,沙特这样的沙漠国家,还能活的那么滋润,他们的水来自哪里呢?答案是“人造水”——海水淡化。这几年咱们的海水淡化也在快速发展,现在到了什么水平?
沙特,沙漠上的淡水奇迹如果把沙特比作地球的“沙漠帝国”,那么它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水资源乞讨者”。
沙特的土地,怎么看都不算厚道。
茫茫沙漠占了大半江山,河流寥寥无几,地下水本来就不多,还被开采得越来越少。
平均降水量仅约100毫米,大部分地区几乎滴水难求。
然而这片干旱的土地却住着全球最不差钱的人。
有钱能使鬼推磨,亿点点淡水算什么?
上世纪70年代,沙特砸重金引进当时最先进的多级闪蒸技术,他们要向技术要水。
说简单点就是用石油烧水,把海水变成淡水。
这技术确实费油费电,但沙特不差钱,石油收入给了他们底气。
沙特一口气建起了全球最大的淡化厂,比如朱拜勒、拉比格等,每天供应的淡水量足以养活整个城市。
时间一晃到了21世纪,沙特在海水淡化领域已经玩得炉火纯青。
沙特不光技术上实现了反渗透、闪蒸,还开始琢磨环保路线,比如用太阳能和风能给淡化厂供电,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特别是NEOM未来城市这个计划,据说要建世界第一个零碳排放的淡化厂,让环保和科技两手抓。
这些年沙特还把这些技术当成出口产品,飘洋过海到了印度等地。
到2024年沙特的海水淡化产能已跃居全球之首,日产量高达1500万吨!
换个具体点的说法,这些水可以填满2000多个标准奥运泳池。
信息来源:ARAB NEWS.《沙特阿拉伯每天生产的淡化水量相当于全球石油产量》
以色列,从干渴到水资源输出国如果说沙特靠的是砸钱取水,那么以色列则是凭着脑子取水。
以色列的自然条件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天上不下雨,地下没水流。
这个地方降雨稀少,能依赖的地表水就那么一点点,比如著名的约旦河,还得跟邻居们分着用。
再加上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却几乎没有天然水资源可供挥霍。
以色列人从建国开始,就没想靠天吃饭。
他们早早地在农业领域搞起了滴灌技术,用精准滴灌让土地喝上了少而精的水。
招是好招,但问题是,人口和城市化一起来袭,光靠节流还是不够。
2000年后,以色列政府大力推进海水淡化。
2005年建了当时全球最大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厂:阿什克隆。
用高压把海水挤过一层特殊的膜,盐分和杂质被挡在外面,流出来的就是清澈的淡水。
比起以前那种靠蒸发的老办法,这种反渗透技术又快又省钱。
每立方米淡水的成本甚至比一瓶矿泉水还便宜,这让以色列人看到了变海为泉的希望。
随后索雷克、哈德拉等现代化设施拔地而起,一个比一个厉害。
特别是索雷克,不但规模更大,每天能产出62.4万吨淡水,还在环保上更进了一步,尽可能降低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以色列在水资源管理上也堪称一滴水掰成两半用。
他们把海水淡化和废水回收结合起来,搞了一套闭环系统。
生活污水被处理后用来浇灌农田,少得可怜的雨水也不能放过,尽可能地回收利用。
如今以色列80%的废水都被回收用于农业,这在全球也是独一份。
截至2024年,以色列每天能从海水里提取170万立方米的淡水,占全国饮用水需求的80%以上。
信息来源:Fanack Water.《以色列的水利基础设施》
中国,快速崛起的后起之秀与沙特和以色列相比,咱们国家的水资源压力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北方缺水,南方过剩。
为了缓解区域性水资源分布不均,咱们搞起了南水北调。
这个超级工程确实缓解了不少地方的缺水难题,但面对沿海城市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仅靠这些还远远不够。
于是咱们开始把目光投向海水淡化。
其实咱们搞海水淡化起步不算早。
上世纪90年代,咱们才开始零零散散地尝试,但那个时候规模小、成本高,谈不上什么成就。
真正开始下决心推动是2000年以后。
当时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步子迈得大,用水的缺口也随之加大。
特别是像北京、天津这些干渴的北方城市,日子过得实在不轻松。
于是天津率先开了个好头,建成了大港海水淡化厂,日产10万吨的规模,成了当时的顶梁柱。
不过早期的海水淡化,技术设备几乎全靠进口,成本自然低不了。
后来咱们开始咬牙攻关,国产化逐渐提上了日程。
青岛的董家口海水淡化厂是首个用上了咱们自主研发的反渗透技术的,效率提升了一大截不说,能耗也大幅下降。
随着技术的进步,咱们的海水淡化逐渐用上了风能和太阳能,比如浙江舟山的淡化厂。
近年来咱们开始把技术和项目出口到国外。
比如咱们的企业已经参与了阿联酋和沙特的一些大型淡化项目建设,凭借高性价比的方案赢得了不少喝彩。
和国外不一样,咱们的淡化水不光是用来喝的。
沿海那些大工业企业,像钢铁厂、化工厂,用淡化水作为冷却水或者工业生产用水,大大减轻了对传统淡水资源的依赖。
国家“十二五”规划里明确了海水淡化的发展目标,后来又不断加码,把它作为沿海地区的重点工程推进。
截至2024年,咱们已经建成了156个海水淡化项目,总日产量达到252万吨,覆盖了辽宁、山东、浙江等沿海省份。
信息来源:中国政府网.《2023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