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长达十余年的临床生涯里,我至今都记得一位患者。
他跟我提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在小的时候父母告诉他外面的东西很脏不干净,而且家里面穷,没有这么多钱,所以从来不让他在外面买零食。
从小学开始到高中,每次看到同学们吃零食,他内心里面都极度的羡慕,却只能忍着控制自己,不要把视线投到同学的零食上面,不停地忍住想要流下来的口水。
高三毕业的时候父母就给了他一定可以自由支配的钱,而且也不再管他的学习,也不再管他,他开始放肆地吃辣条。
一整个暑假,每天都会吃好几包辣条,吃得喉咙干哑,吃得口唇生疮,依然不肯放弃。而到了上大学之后更是每天不怎么吃饭,就是吃零食。
现在他已经结婚生孩子了,而他们家的零食全部都是成箱成箱买的,但是他的孩子每天看到这么多零食,却也没有吃多少,一根棒棒糖他可能含了两口就不吃了,所以孩子现在长得高高大大了,也非常的健康。
而他的父母在他结婚装修房子的时候给了他100万,但是他内心里面对父母还是存在怨恨的,毕竟在自己需要钱来买零食,需要钱来维持自己的安全感的时候,父母却把钱攥得紧紧的,而且跟他说家里面穷。
这位患者就是非常典型的“童年报复性补偿”,这些消费的行为,买零食的行为,就是属于童年报复性补偿行为。
越长大,越想弥补童年的过失与遗憾。
一、匮乏,怎么补偿都是匮乏
人在童年时光,最容易获得物质满足。一张几块钱的贴纸、一个不起眼的娃娃,就能带来满满的幸福感和丰盛感,反之,童年没有得到满足的痛苦,也会一直留在心里,成为执念。
就像有句话说的,人终将为年少不可得之物困扰一生。
深层心理学认为,人在早期发育阶段,需要父母足够的关注、感同身受和共情性的回应。
只有感受到了这种关爱与回应,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足够好的,父母也是足够好的,这是孩子做人的底气,是自尊、自信的来源。
如果这样的经验不够,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就会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匮乏感。
这种匮乏感会投射到现实中我们过去或现在所欠缺的事物上,比如书、衣服、玩摇摇车等等,当我们感到脆弱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用加倍购买的方式来维持心理平衡。
这种匮乏感会让人形成一种自我评价:我是有缺陷的、不够好的、低人一等的。
二、未被满足的"情感需要"
为了消除这种匮乏的感觉,我们可能会拼命购买童年没有得到的东西,追求名牌、名校,想要赚大钱,想要出人头地,等等。
但是不管购买了多少书和衣服,坐了多少次摇摇车,取得了多大的名利地位,却依然无法弥补童年的空洞,无法消除匮乏的感觉。
好像我们的内心有一种自动清零机制,让我们留不住好的、满足的、拥有的感觉。
看不到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总是寻找自己没有的东西,常常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较,始终觉得自己是贫乏、空虚、脆弱的。
因为这样的我们缺乏的不是那些外在的物质、娱乐和名誉地位,我们缺乏的是被关注、被爱、被重视的感觉。
比如,童年得不到书的“我”,可能是缺乏母爱的滋养,需要一个像小姨一样的妈妈;
想要坐摇摇车的大男孩可能是希望自己的需要不被否定和评价(对于孩子来说,自己的需要被否定有时候就等同于自己的价值被否定);
爱买衣服的男朋友,可能因为老穿哥哥们留下的旧衣服,认为自己是七兄妹中最不重要的一个,他拒绝的是这样的地位,他需要新衣服证明自己跟大哥是同样重要的。
如果这些隐藏的愿望没有被看见、善待和理解,无论买多少东西、补偿多少次、取得多大的成功都无法得到满足感
实际上,当今社会有很多“富二代”或“官二代”,从小锦衣玉食,生活奢华,有令人羡慕的工作和社会地位,可他们依然感到匮乏。
比如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炫富,其目的就是借助他人的羡慕和赞美来提升自我价值感,其根源就在于父母只是给了他们丰厚的物质待遇,却很少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
三、肯定自己的需要,重新养育自己
也许有人会问,对待孩子的愿望,什么是共情性的回应,心理学家们建议的原则是:同意(共情)孩子的情绪,不一定同意(满足)孩子的愿望。
也就是说,家长不管是否满足孩子的愿望,都要有一个温和而坚定的态度,理解孩子愿望背后的情感需求,但根据现实条件判断决定是否满足其需要。
不因为孩子的哭闹胁迫而满足孩子,也不因为不能满足孩子就责骂、批评孩子的愿望或者不允许孩子生气失望。
这样做能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理解父母、了解现实,建立必要的规矩和心理边界,避免陷入责备自己又怨恨父母的内耗之中。
如果你也有报复性补偿行为,你可以尝试觉察,通常在什么样的情境下,你会有这种行为冲动,在补偿前后会有什么样的情绪体验。
你也许会再次体验到那些不被重视、不被满足的委屈、愤怒和羞耻。
而消除或者降低匮乏感的关键是,看见那个曾经不被关注和理解的孩子,认识到不被满足并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接纳父母养育的局限,重建对自己的内在评价。
我是深圳优眠心理——优眠君
想了解更多有关心理学知识,欢迎关注我哦。
如果你感到委屈与压抑,我希望你永远都不要选择放弃。
不管世界怎么样,我们依然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