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表示授上将的人太多,贺老总划掉一员爱将:他评中将可以了

漫步史书 2024-08-16 15:28:05

众所周知,我国首次实行军衔制式在1955年9月以后,共评元帅与大将各十人,上将55人,中将175人,少将798人。

应该说明的是,授衔过程虽然不复杂,但是评衔的过程却很复杂,因为这是我军史上首次采用现代化建军模式授衔,因此整个过程中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

当然,这其中还少不了苏联的影响。

尽管授衔确实已经尽可能的考虑到多重因素,但我们多年之后回头再看,仍然不能避免遗憾,比如授衔的人中,女性军人的占比较小,这是时代因素造成的无法挽回的损失。

之前我们聊过不少元帅、大将的初评名单,所以我们这一次来聊一聊上将名单候选。

军衔的评定工作从1950年就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

1950年7月4日,在中央军委会议上,时任解放军总干部部部长的罗荣桓就提出:

“总干部管理部准备进行军衔、奖励的准备工作。”

朱老总作为人民军队的创建者之一,也很赞同进行军衔的评定和奖励,这当然不是为了论功行赏,而是考虑在未来现代化军事建设下,军衔的评定是一个必要的准备工作。

不仅如此,朱老总还在罗荣桓讲话不久之后正式提出:

“尽量争取在第二年的服装上把军阶标出来。”

在1955年评定军衔之前,我们国家首先进行了行政级别的评定(1952年),这其中也包括军队干部的级别评定,军队评级极大的影响了后来军衔授予的情况。

不过,后来谁也没想到,因为军衔评定工作的复杂性,使得授衔时间一再被推迟。

当然,这其中人们最关注的是元帅、大将、上将军衔的授予。

根据52年评级的情况,做了如下规定。

元帅:52年评级野战军级正职,红军时期军团级以上,抗战时期八路军副师长以上及新四军正副军长;

大将:52年评级正兵团级以上(野战军级副职及兵种司令),红军时期师长以上,抗战时期八路军旅长或新四军师长以上;

上将:52年评级兵团级正职,红军时期师级以上,抗战时期八路军团级或新四军旅级以上。

当然,以上都是属于硬性标准,实际上每一个级别,符合标准的人都很多,所以毛主席后来考虑,已经到地方工作的不授予军衔,使得授予军衔的人数被限定在一个范围内,包括毛主席自己坚决不要大元帅军衔等等。

初评大将军衔的名单,一度有15人和22人的两个版本,最后实际授予的仅10人。

也因为评衔工作一直都在进行中,所以也不乏有很早就知道这一消息的人。

比如贺老总。

1953年9月,贺老总被推选为赴朝慰问团总团长,出发之前在中南海与毛主席见面,毛主席那时就已经对贺老总透露,已经把他定为元帅,同年10月30日,贺老总视察志愿军9兵团,在与兵团、军、师、团等将士谈到正在进行的军队评衔时,贺龙灰谐的说:

"不瞒同志们说,军委已内定兄弟我为一名元帅了……”

所以理论上,在1953年9月之前,军衔初评的工作基本上就告一段落,名单虽然与后来实际授衔略有区别,但基本上大差不差。

根据史料记载,1953年上半年上将名单初评完成后,名单人数总计有58人。

这份58人的上将名单看似与后来实际授予上将军衔的人数差不多,但名单之中成员的变动还是比较大的。

一个最主要的影响,就是毛主席在55年提出的,原则上调入地方的干部不授予军衔,这直接导致了原定授予大将的许多人后来都退出了授衔,不足的人就只好从上将名单中,择条件优异的人补入。

1955年1月14日,彭老总主持召开军委座谈会,商讨授予军衔名单时,根据党中央毛主席指示,通过了一项决定,就是把原来放在上将名单里面的许光达,调整到了大将名单之中。

许光达被授予大将军衔,当然也有历史因素影响,但不管如何,许光达被授予大将军衔,是代表了红二军团。许光达虽然后来力辞大将军衔,但毛主席并没有答应。

当然,许光达提升到大将名单中以后,上将名单就空出了一个名额,既然是少了一个红二军团的,自然也就要补一个红二军团的。

按照规定,原红二军团出身的将领中,当时符合上将标准的有四个人:

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正兵团级),防空部队副司令员成钧(副兵团级),西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廖汉生(副兵团级)、四川军区司令员贺炳炎(准兵团级)。

在初评军衔时,许光达是最符合上将标准的,所以他没什么争议。

剩下的成均、廖汉生、贺炳炎中,成均率先出局。

当时军委与总干部部给出的结论是,成均在土地革命时期最大仅为正团职,不符合上将标准中红军时期的师级以上干部标准。

成均后来被授予中将军衔。

贺炳炎后来出局,主要是因为他是准兵团级,在当时也没有担任正兵团级职务,仅担任一个二级军区司令员(当然这也许是因为贺炳炎过去战争年代受创太重,身体素质较差,组织出于照顾考虑)。

廖汉生后来和许光达一起被列入初评上将名单。

可许光达后来被调整进入大将名单后,红二军团就要再补一名上将,经彭老总、贺老总力推,贺炳炎以准兵团级列入上将候选人名单。

贺炳炎不仅是贺老总的部下,解放战争时期也曾跟着彭老总南征北战,虽然性格爆裂,但能征惯战,是以彭老总把这个名额推荐给了贺炳炎。

贺炳炎后来也成为唯一一个准兵团级的上将。

至此,58人的上将名单得以确认。

可没想到的是,方案报上去以后,毛主席并没有同意。

1955年1月16日,彭老总把名单上报中央后,毛主席认为58人的上将名单人数众多,要求缩减员额。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因为同时调整的还有元帅、大将军衔的名单,所以这份58人的上将名单调整人数达到了12人之多,原定授予大将军衔的人中,计有宋任穷,肖克,王震,周纯全;许世友,刘亚楼,邓 华,陈再道,杨得志,彭绍辉,王宏坤被调整授予上将。

根据资料记载,当时被调整的人中,有六名地方干部不参加首先(谢富治,叶飞、陶铸、李井泉、阎红彦、曾希圣),另外有四名副兵团级的人改评为中将(莫文骅、程世才、李天焕、郭化若),还有两人情况比较特殊(傅钟、周士第),待审干结论通过后再重新入选上将名单,他们参加军队审干尚未有结论,因此要等待做出结论以后,在授予军衔。

另外,贺炳炎因为准兵团级的关系,也被拿出拟授上将军衔名单。

当然,这51人的名单中,在后来半年时间里又做了很多调整。

像谢富治、叶飞、李井泉、阎红彦后来又被重新列入上将人选,傅钟、周士第后来也确实是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另外,李聚奎因为在1955年5月调石油工业部任部长,所以他也离开了军衔评定(1958年补授)。王建安最初在上将名单中,但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也未参与1955年首次授衔(1956年授予)。

原定授大将的张宗逊(11人名单),调整为授予上将。

总而言之,至1955年7月,原拟授上将名单中经过几轮加减,还有56人。

不过,毛主席仍然认为,评上将军衔的人太多,要求再削减两人。

1955年9月13日,军委召开评衔总结会,宣布了毛主席这一指示后,当时各方面代表返回后也经过了紧急商讨。

时任总干部部副部长的徐立清率先垂范,主动请求降低军衔,他给出的理由也让人无法辩驳,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主持授衔工作的,应该发扬风格。

毛主席破例批准,正兵团级的徐立清授予中将军衔。

贺老总在听说上将名单还要再削减两人后,主动提出廖汉生可以降为中将,并且还多次表示:

“廖汉生评中将就可以得了,要什么上将呢!”

恰好当时廖汉生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也主动提出降衔,所以毛主席后来同意,廖汉生授予中将军衔。

廖汉生被拿出上将军衔名单后,上将中就没有红二军团的代表,经贺老总提议,把贺炳炎重新从中将提到上将名单中。

至1955年9月16日,国务院第18次会议正式通过授予上将军衔名单为55人。

也有很多人奇怪,当时红二军团在上将中的代表,廖汉生明显要比贺炳炎更符合标准一些,为什么要拿掉廖汉生而选贺炳炎。

我后来想了又想,算是总结出了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

贺炳炎、廖汉生都是贺老总麾下有名的战将,可廖汉生还有另外一重身份,就是贺老总的亲戚,早年经贺老总介绍,廖汉生曾娶了贺老总外甥女肖艮艮,虽然后来两人婚姻关系不复存在,但这层亲戚关系始终存在,贺老总拿掉廖汉生,正是大公无私的体现。

另外还有一个关键,贺炳炎过去战争年代饱受创伤,身体情况一直不大好,而且还断了一臂,所以彭老总、贺老总出于照顾,也希望贺炳炎能够有更高一级的待遇,以便于疗养身体。

所以也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情况。

廖汉生是1954年任国防部副部长的,后来授衔以后,他是唯一一个中将军衔的国防部副部长,贺炳炎在授衔前(1955年5月),出任了成都军区司令员,从职务上也算弥补了他级别不够的问题,可贺炳炎身体状况还是太差,1960年7月在成都病逝,享年47岁。

3 阅读: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