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这首绝美小诗,把夕阳下的秋山写得极为幽美,比画还美

见血文化 2024-11-07 10:28:33

秋天是绚丽的,也是淡然的。它有一种空明澄净的氛围。这让我想到了秋日的山山水水,还起了唐代山水诗人王维。

他笔下的秋天,绚丽而幽美,如诗如画,给人以最美的享受。

走进诗词,分享美好。在这秋冬之交的日子,我给大家分享一首王维的秋日山水诗——《木兰柴》。

木兰柴

唐·王维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公元744年,王维买下了著名诗人宋之问的蓝田山庄,作为自己隐居的住所,并改名为“辋川别业”。辋川别业位于西安的蓝田县西南处,环境优美。王维根据辋川的山水进行了修整,打造了华子冈、竹里馆、鹿寨、辛夷坞、木兰柴等20处风景胜地,把辋川山谷改造成园林一般。

隐居期间,王维常与好友裴迪游览在辋川的山水之间,并把辋川二十胜景各赋诗一首,辑成了山水诗集《辋川集》。其中,《木兰柴》便是《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6首,描写了木兰柴秋日傍晚的风光,景色幽美,色彩绚丽,读来养眼又养心。

诗题中,“木兰柴”是辋川别业中的花园。“木兰”是一种美好香木,花大,颜色内白外紫;“柴”读作zhài,通“寨”。由此看来,想必木兰柴是由木兰林围栏而成,是一处靓丽的风景。

“秋山敛余照”

首句从整体的角度进行描写,字面意思是:秋山渐渐收集起落日的余晖。

这一句虽然描写和字面意思很简单,但却给人带来了美妙感。读着这诗句的时候,我们眼前看到了一幅绝美的秋山落日画面:既有夕阳映照的秋山,又有夕阳徐徐西下的整个过程,余晖在秋山之间渐渐减少,天光变幻。

其中的“敛”字用得非常到位,具有收敛、收缩、收集之意,将秋山落日、余晖光照渐渐变幻的过程完美呈现于纸上,让读者在视觉上和想象上都有所触动。

透过这诗句,我自然联想到,落日映照的秋山开阔而幽静,随着夕阳的照耀,山峰明暗分明。虽然句中仅写了秋山与落日光照,但我仿佛感受到山风徐徐,清新扑面而来,身心一下子得到了放松,让人忘记了疲惫与烦恼。

“飞鸟逐前侣”

这句则对鸟儿进行描写:鸟儿跟随着前面的伴侣飞翔。

诗句中,“飞鸟”指的是飞翔的鸟儿;“前侣”就是前面的伴侣;“逐”是追逐相随之意,这个字用得特别可爱,把飞鸟追逐的情形写得形象生动,让原本沉寂的画面一下子灵动了起来,就连读者的心情也一下子律动起来。

你会从这简单的诗句中,感受到日暮西山下飞鸟的可爱,又让人自然联想到飞鸟在余晖中追逐相随的情景,它们行色匆匆,正要归巢而去。此外,我还想到了陶渊明的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彩翠时分明”

诗的首句对秋山进行了整体描写,而这一句则在首句的基础上对秋山进行局部描写:山林在夕阳的余晖照射下,彩翠时隐时现,层次分明。

这一句读来让人感受到秋日山林的绚丽,在夕阳的照射下色彩斑斓,层次分明。句中,“彩翠”二字特别吸引人的眼球,让画面更有生机与惊艳感。它不是简单的彩色和绿色混合色彩,而是一种鲜艳、绚丽的绿色。

秋日的山林,在主打绿色的基础上,还有许多斑斓的色彩点缀。它们在夕阳光照之下,山林显得更加层次分明。多光照的山林青葱绚丽,而少光照射的地方则显得苍翠。然而,这山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时分明”,随着时间与夕照的推移而变化。

夕阳下,秋山寂静,山连着山,远山渐渐被遮挡,近山在光影中奇妙变幻。这秋山晚照之景让人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真的太奇妙了。

“夕岚无处所”

末句更是写得如仙境一般:傍晚,山林里渐渐升起了雾气,飘忽不定,难以捉摸。

诗句中,“夕岚”是傍晚山林中的雾气;“无处所”意思是飘忽不定,给人朦胧、缥缈的感觉。

傍晚,山林中渐渐升起了雾气。那雾气或有或无,虚无缥缈,飘忽不定。原本色彩分明的秋山在缥缈的雾气中,景色不时变幻。渐渐的,所有的山光物态都淹没在雾气之中。

王维的这首诗写景的同时,特别注重对景物的光与色彩的捕捉,仅用了20字,就把夕阳下瞬间变幻的秋山写到了极致,意境绝美,而且比画还要美。此外,诗中的“时分明”、“无处所”等字词,还有光影明暗转移、夕岚瞬间变幻的景象,表达出一种深邃的禅意。

尽管我们不太理解这其中的禅意,但光感受景色就足以令人沉醉。读着这首小诗,人仿佛置身于秋山之中,感受到夕阳无限好的风光,心特别宁静、特别舒服。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