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四岁多的时候,天天追问我关于死亡的问题,且考虑的事很多,像大人一样,孩子的表现让我感到害怕,害怕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在孩子心里留下了阴影。
有一段时间,孩子对死亡的恐惧达到了顶峰,导火索是孩子的父亲给他看了一篇泥石流灾害的新闻,为此,孩子天天都担心泥石流会破坏到我们家,尽管我通过各种方式告诉孩子我们家不会遭遇泥石流。
可是孩子会从泥石流灾害延伸到其他方面的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比如洪灾、比如雷电灾害等等,无论我如何开导,孩子都会想象到另一番景象。有一天晚上,孩子还梦见我被火山吞掉了,他还哭了,第二天还把梦境记在日记里。
比这更严重的是,每到晚上洗澡的时候,孩子就开始担心,非常担心死亡的问题,一直跟我说,一想到死亡的问题心脏就跳得特别厉害。这样的情景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每天都是,一到洗澡的时候孩子就开始表现出很深的恐惧。
孩子的种种表现,让我感到担心恐慌,我一个大人,从未如此长时间思考过关于死亡的问题,若不是孩子一直追问,说实话,我是不敢直面这个问题的。为了回答孩子的问题同时也让孩子战胜恐惧,我开始认真的思考和说服自己正常勇敢去面对。
为了了解为什么幼儿会有死亡焦虑的问题,我专门去查找了相关资料。
经过查找,我找到一篇发表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上的论文,发表时间是1998年,论文题目是《关于儿童死亡焦虑的初步探讨》,作者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系 罗增让。
《关于儿童死亡焦虑的初步探讨》这篇论文对4到11岁的49名儿童进行死亡焦虑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年龄越大,对死亡刺激引起的状态焦虑越高,验证了临床观察——死亡焦虑是一个发展性现象。儿童对死亡的探究从开始就朝着实际、冷静、客观方向发展。
也就是说,人们死亡焦虑不会消失,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待死亡的认识有所增加,焦虑也会随之变强。焦虑无法避免,但是正确认识,可以让人们更冷静客观的对待。
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死亡问题并不是大人才会思考的问题,小孩也会,只是这么小的孩子如此深刻的思考这个问题,说明孩子善于观察思考,也善于探索问题。
明白了真相之后,我开始想办法带着孩子一起面对。
孩子问什么,我就尽量用接近事实的答案去回答他,如果我解释不了,我就告诉他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个问题需要你长大之后去弄明白。
为了证明他的这种担心很正常,我就告诉他我小时候也经常感到害怕,且比他表现得更严重,告诉他我小时候经常做噩梦,梦见同一个场景,然后很害怕,有时候还坐起来大哭。
告诉他我也怕走夜路,怕一个人呆在家里。
总之,我会以各种各样的同理心告诉孩子,他有的焦虑我也有,且是小时候有,现在也还有,有些焦虑是我们无法回避,不可避免的。但是未来克服焦虑,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知道的越多,我们就能够拥有越多的解决办法,焦虑也不会那么严重。
就这样,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孩子固定时间非常害怕的现象消失了,关于死亡的问题也不再追问了,这件事在孩子内心慢慢就平复了。
成功引导孩子克服焦虑之后,我总结出几点方法:
1、正视问题正视问题很重要,假如认为孩子有死亡焦虑不正常,我们做父母的就会很焦虑,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跟孩子谈论这个问题。
而假如明白了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我们就会坦然面对,也知道该如何带着孩子正确认识关于死亡的问题。
2、和孩子有同理心孩子对死亡有恐惧,他不知道死为何物,他会担心自己也有那种遭遇,不知道如何去面对。
而我们做父母的,能够理解孩子,并且告诉他我们也有这样的经历,孩子就会觉得找到了同类人,自己并非不正常。
且孩子也会明白,父母那么大都有这种焦虑,自己还很小,多一点焦虑也正常。如此一来,孩子就能够坦然面对未知的东西也能接纳内心的各种“古怪”想法。
3、认识恐惧来源当孩子对某件事产生恐惧的时候,大人要想办法知道孩子恐惧的源头在哪里。知道源头并不是为了消灭它,而是要根据源头的事情告诉孩子那个现象是一种正常现象,我们该如何去避免遇到那样的现象。
比如我家孩子因为看了泥石流而恐惧,我通过告诉孩子泥石流是一种自然现象,为什么会出现泥石流。借助这个解释,还跟孩子说明人类应该保护大自然,不要破坏大自然,否则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可以从一件事认识到另一件事了,这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4、认识并克服焦虑告诉孩子人为什么会焦虑,有些事不会因为我们焦虑它就会消失,焦虑只会让我们过得更不开心。
为了不焦虑,我们可以多想一些开心的事,多学习更多的知识,当我们见多识广的时候,遇到不同的事情的时候,内心即便波澜万状,我们依然能够从容面对。
以上就是我总结出的几点经验,我发现,跨过这个坎之后,孩子的心理比之前成熟了不少,这应该就是孩子的“心理弹性”提高了。
心理弹性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破解孩子的心理密码》中提到的,他在书中说:
心理弹性是个体持续应对压力所需要的人格素质。它通过内部和外部的保护性因素得到发展。心理弹性通过四种方式起作用:减少危险的影响,或者减少暴露于危险因素的机会来调节危险因素,使其对个体的消极影响减低;减少不幸经历后的负面连锁反应;提高自尊和自我效能感;为孩子指出正面的机会,这能帮助他们产生希望和获取成功的资源。
死亡焦虑虽然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若引导不当,容易使这种焦虑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在孩子内心形成错误的认识,影响心理健康成长。
正确认识死亡焦虑,可以让父母正确的引导孩子,让孩子学会坦然面对,战胜恐惧,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为孩子筑牢健康成长的“根基”。
更多育儿知识,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