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演员牛犇:妻子逝世后,儿子把他送敬老院,如今89岁过的怎样

孙虎娱乐说 2024-11-28 04:50:27

2024年4月8日,一位80多岁的老人被人搀扶着来到了《感动中国》的舞台上。

这个老人就是演员牛犇,在人们的印象中,他似乎从没有出演过什么重要角色,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但也正是靠这些小人物,才成就了“影坛常青树”牛犇。

那么,牛犇作为一个演员,为何会获得《感动人物》的奖项呢?如今的他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坎坷的童年

牛犇的演艺经历可以追溯到他的少年时期。

1935年,牛犇出生在天津市,其实他的原名并不叫牛犇,父母当时给他取名为张学景,希望他能凭借学习改变命运。

他的家庭算不上富裕,再加上当时正值战乱,家中的孩子很多,有时候吃饭都是问题,但好在父母艰苦谋生,终于把他养大。

然而,等到了他6岁时,一切都变了——父亲病逝,母亲因难产离世,幼小的张学景沦为孤儿。

贫寒的家庭加上父母的离去,使得他和兄弟姐妹相依为命,常常挨饿,连上学都是奢望,为了生存,他跟着哥哥辗转各地谋生。

哥哥在北平的一家电影厂当司机,张学景也常常跑进厂区帮忙干些杂活,小小年纪的他懂事乖巧,嘴巴甜,手脚麻利,很快得到了电影厂人的喜欢。

他的机灵与天赋在那个地方显得尤为突出,也成为改变他命运的契机。

一次偶然的机会,剧组需要一个小演员出演《圣城记》的小村童,整个剧组的人都开始愁眉苦脸,上哪去找这么一个孩子呢?

也就是在这时,剧组里的谢添突然想起了什么,便立马推荐了张学景,谢添看中了这个小男孩的自然和灵动,鼓励他大胆尝试。

然而,张学景却觉得自己不够格,连连推辞,谢添却笑着安慰他:“不用想太多,平时是什么样,就演成什么样。”

就这样,他第一次站在了镜头前,没想到,镜头下的他不卑不亢,自然真挚,顺利完成了拍摄任务。

从此,张学景走上了演艺道路。

因为他属牛,加上在《圣城记》中饰演的角色“小牛子”,谢添给他取了艺名“牛犇”,寓意“像奔跑的牛一样,永不停歇”。

这个名字不仅陪伴他走过一生,也成为他对自己生命态度的最好注解。

用一生书写配角的精彩

从《圣城记》开始,牛犇的表演之路便没有停止过,他的角色虽然大多是配角,但却从未因此敷衍。

他说:“即使是配角,在戏里也要有自己的活法。”他始终秉持着这个信念,用心去演绎每一个角色,从不因角色的大小而懈怠。

拍戏的日子并不轻松,尤其在那个年代,拍摄条件艰苦,危险也随处可见。

一次,他骑着驴拍戏,没想到驴突然受惊,将他狠狠甩下,他当场昏迷,好在剧组医护人员及时抢救,才没有酿成大祸。

还有一次,他与一只狼狗对戏,为了呈现最佳效果,他主动要求与真狗拍摄,结果在拍摄过程中,他被狼狗狠狠咬了十几口,胳膊上留下了深深的牙印。

即使如此,他也只是简单处理了伤口,便继续投入到拍摄中去。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参演的作品中,《牧马人》的郭谝子、《泉水叮咚》的村民形象、《平凡的世界》的朴实劳动者,都成为经典。

他的表演让人觉得“真实到不像演戏”,这不仅源于天赋,更是多年沉淀的结果。

在82岁时,牛犇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在领奖台上,他的话语朴实无华:“我只是个普通演员,做了该做的事。”

台下的掌声久久未息,这是他几十年努力的最好回报。

贤妻相伴,共渡岁月

牛犇一生中最幸运的事,便是遇到了他的妻子王慧玲。

王慧玲是个温柔又聪慧的女子,出身优渥,家庭殷实,与牛犇截然不同的成长环境却没有阻挡两人的靠近。

19岁那年,牛犇认识了王慧玲,两人相识于乒乓球桌上,一来二去,感情逐渐升温,牛犇虽出身贫寒,但对生活始终充满热情,对妻子更是呵护备至。

恋爱时,只要王慧玲随口提到喜欢什么,他便省吃俭用买来送给她,最终,他用真心打动了王慧玲以及她的家人,两人携手步入了婚姻。

婚后,王慧玲成为他最坚实的后盾,牛犇忙于拍戏,长时间离家,家中的大小事务全靠妻子操持。

他们育有两个儿子,孩子们一个随母姓,一个随父姓,在当时那个年代,让孩子随母亲的姓可是收到了不少嘲讽,但即便如此,牛犇依然这么做了,足以看出她对妻子的爱。

他常说:“孩子姓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家人齐齐整整。”随着父母的工作越来越忙,岳母主动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

牛犇对岳母感激在心,每逢节假日,总是第一个想到送礼探望,等到岳母年迈,他主动提出将老人接到家中养老。

“是岳母把我的小家稳稳托起,我怎能不报答?”一句简单的话语,包含着对家庭深深的责任感。

这样的温情在生活的点滴中延续,他曾亲手为孩子们缝制衣物,为妻子做家务,为老人端茶倒水。

牛犇总说:“如果不是家庭让我有底气,这么苦的戏路,我未必走得下去。”

生命的延续与深情的怀念

事业稳定后,牛犇并没有沉浸在安逸的生活中,小时候失学的经历,让他对贫困学生格外关注,在妻子的支持下,他将大部分片酬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截至目前,他已资助超过百名学生,有的孩子甚至考上了名牌大学,他曾说:“我知道没有书念的痛苦,这些孩子只要愿意读书,我就会尽力帮助。”

牛犇的善举让人钦佩,而他的家庭却经历了无比沉重的打击,他的妻子王慧玲突发重病,病情迅速恶化。

牛犇放下所有工作,陪伴在她身边,他的子女劝他休息,他却说:“你们放心,我得看着她安心才行。”

然而,即使他的守护无微不至,病魔还是带走了王慧玲。

失去妻子后,牛犇一度难以走出悲痛,他时常望着空荡的房间发呆,仿佛还在等她归来。

整理遗物时,他发现妻子藏了许多舍不得穿的新衣服,却把家里最好的东西都留给了孩子和他。

为了让自己从悲伤中走出,牛犇选择搬进养老院生活

他说:“那里没有太多的回忆,也能结识新朋友。”虽然身处陌生环境,他依然带着妻子的照片和几样物件,将她的记忆留在身边。

总结

牛犇的一生,就像一头老黄牛,任劳任怨地耕耘着自己的事业和家庭。

他用精湛的演技与不懈的努力,让每一个角色都成为荧幕上的经典;他用无私的爱与责任,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温暖与感动。

或许牛犇并未饰演过多少主角,但在他的人生舞台上,他无疑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他用一生书写了奋斗与爱的传奇,也将自己的光辉永远镌刻在中国影史的长河中。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