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记忆,一段慢慢被时代淡忘的历史:南洋蓝头巾的故事

健健说哲理 2024-09-04 17:37:14

20世纪二十、三十年代广州花都赤坭镇有多名妇女到新加坡谋生,她们后来被称为“蓝头巾”。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最近查看到《花都.村.人.物.事之赤坭篇》有一两句提及“蓝头巾”。顺藤摸瓜,查到更多关于“蓝头巾”的传说。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许多人为寻求更好的生活机会而选择出国谋生。而广东作为中国的南大门,尤其是其沿海的广州、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等地,由于地理位置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成为出国谋生的主要输出地。

当时的移民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包括依附型移民、被动移民(俗称“卖猪仔”)和主动型移民。而“蓝头巾”妇女大多属于自愿出洋谋生的主动型移民。这里顺带说明一下,依附型移民就是随丈夫或家人迁移出去的人们,而补动移民,则是那些被拐卖出国或违背本人意愿而被迫出国的人们。今天 这里我们所谈的“蓝头巾”,都不是上述这两种情况 ,而是专门指主动型移民也就是自愿出洋谋生或留学,蓝头巾妇女大多属于主动型移民,蓝头巾也多数指这种类型下南洋的妇女。

蓝头巾的名称来由有两种主要说法。

一是为了适应新加坡热带雨林气候,戴头巾可以热时擦汗、冷时保暖,并保护头部免受碎石伤害。

二是为了区分来自不同地区的华工,如三水妇女选择了红色头巾,而花县妇女则选择了蓝色头巾。由于“蓝头巾”们是自愿出国下南洋的,因此,没有官方的组织,也就没有办法考究其“蓝头巾”的得名到底是因何而来。我们就当是以上两种原因都兼具吧。“蓝头巾”们主要集中在花县的赤坭镇和炭步镇,据说赤坭、炭步再往西的三水地区的妇女也有很多人下南洋,她们则被称为“红头巾”。无论 是蓝头巾,还是红头巾,那个年代 ,她们都一起成为了新加坡城市建设的两大姐妹劳动大军。这应该是“下南洋打工”近代最客观的一种社会现象。

蓝头巾妇女在新加坡多从事建筑工地的临时工作,如锄地、搬运、抛砖、担沙、挑石、刷墙、拌灰浆等苦力粗工。她们每天清早坐在街口等待雇主,被雇上后立即开工,有时甚至签订工作期限。蓝头巾妇女的居住条件十分艰苦,往往挤在简陋的木屋里,有的甚至十个八个妇女挤在一间房子里,都是睡地铺。她们居住的地方被称为“牛车水”,是唐人聚居的地方。蓝头巾妇女省吃俭用,积攒些钱便寄回家乡供养儿女、接济家人。她们勤劳坚韧,为新加坡的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另外也有一种说法,说红头巾妇女才是工地的生力军,而蓝头巾妇女主要是主要是指那些在家庭和企业中担任家务劳动的女性。由于缺少更多的史料考证,我们在这里无法确定哪个说法更符合历史。

据《花县文史》等资料记载,当时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的赤坭镇等地区,有不少妇女因生活所迫,选择漂洋过海到新加坡谋生。她们虽然被称为“蓝头巾”,但却是是新加坡建筑工地上的重要劳动力。有些人后来很幸运还能回到家乡安度晚年,而有些人却从此远离故乡,没有办法再回到故里。

1988年,花县侨办、花县妇联等组织人员到赤坭镇进行访问、调查,初步了解到当时从新加坡回国的“蓝头巾”还健在的有二十多人,包括白石村的陈三妹、龚杏等人。

我们用历史的眼光来评价蓝头巾,她们的经历和所创造的历史是一段充满艰辛与奋斗的历史,这段历史见证了中国妇女在异国他乡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这段历史不仅是中国移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新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