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为什么说“如能违背诸佛、毁谤法僧,才是真正的修行”

文化小楼 2024-11-14 14:44:58

这句话出自明代文人瞿汝稷编撰的佛教禅宗语录图书《指月录》。《指月录》记录了众多禅宗传承法系人物的言行传略。它以 “指月” 为喻,强调文字所载的佛法经文只是指月的手指,只有佛性才是明月的所在。

这句话的原文为:文殊大士,尝谓善住意天子云:“汝今若能违背诸佛,毁谤法僧,吾即将同汝如是梵行。”

从表面上看,这句话完全违背了佛教对于尊崇佛、法、僧三宝的基本教义,让人感到十分震惊和疑惑。但这其实是一种特殊的禅机表达,不能从常规的思维去理解。

在《指月录》中文殊菩萨曾经跟善住意天子说这句话。善住意天子听到这句话后感到非常疑惑,马上询问文殊菩萨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文殊菩萨接着与天子展开了一系列的对话,通过对佛的本质、法界的探讨,来阐释这句话背后的深意。

文殊菩萨在与善住意天子的对话中,首先询问天子心目中的佛是什么。天子回答说 “如如法界,我言是佛。” 文殊菩萨接着问 “如如法界可染着乎?” 天子回答 “弗也。”

文殊菩萨通过这样的问答,引导天子认识到佛的本质并非是一个具体的、可以被定义和染着的对象。真正的修行不是对表面的佛、法、僧的盲目尊崇,而是要超越形式上的执着,去领悟佛法的真谛。

这句话中的 “违背” 和 “毁谤” 并非是恶意的攻击,而是一种超越传统观念的挑战。修行者需要敢于质疑和反思,不被既定的观念所束缚,才能真正深入地探索佛法的智慧。

其真正意图是让人们意识到,执着于所谓的 “佛法僧” 的固定概念和形式,是对真实的偏离。“佛法僧” 在人们的认知中往往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和形象,但这些都是后天的、人为的解读。

而真正的修行应该超越这些表象的束缚,回归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体验。所以,这里的 “违背” 和 “毁谤” 并非真正的违背与诋毁,而是一种对固有观念的突破和超越,是要修行者不被传统的概念和教条所束缚,去探索内心的真实感受和对佛法的真正理解。

文殊菩萨这句话对修行者有着深刻的影响。它提醒修行者在修行的过程中,不要陷入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传统的修行观念往往强调对佛、法、僧的绝对尊崇和依止,但有时候这种尊崇可能会变成一种束缚,阻碍修行者对佛法的真正理解。

这句话也鼓励修行者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质疑和探索。修行不是简单地重复传统的仪式和教义,而是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去领悟佛法的本质。只有当修行者能够超越表面的形式,深入到佛法的核心,才能真正实现心灵的解脱和成长。

同时,这句话也提醒修行者要保持一颗开放的心态。不要因为传统的观念而封闭自己的思维,要敢于接受新的观念和挑战。在修行的道路上,不断地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认知,才能不断地进步。

文殊菩萨这句话虽然看似与传统观念相悖,但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佛法智慧。它对修行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提醒修行者要避免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又鼓励修行者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开放的心态,不断地探索和领悟佛法的真谛。

禅宗主张不立文字,亲证实相,方为究竟。在这样的背景下,文殊菩萨的这句话也体现了禅宗对于佛法理解的独特视角。

6 阅读:95
评论列表
  • 2024-11-17 10:12

    佛经出处在哪里?附佛外道谤佛谤僧。

    东方凡人 回复:
    不要执着文字,此,意为打破常,有为法的思维
  • 2024-11-20 20:44

    [作揖][作揖][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