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是孤立的,如果搞的好,就是光荣的战略部队,搞得不好,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时任中原军区政委的郑位三在谈到中原军区作用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图|国民党军围困中原军区部队形势图
1945年11月,中央决定成立中原军区,以活跃在鄂豫边区的新四军第五师、八路军359旅南下支队以及河南军区的一部分组成,李先念任司令员,郑位三任政委,王树声任副司令员、王震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事实上,从成立的那天开始,中原军区便承担的最艰巨的任务。
因为南下发展和北上到河南发展并不顺利,中原军区所处的地域被国民党军团团包围,本着“逐鹿中原”的架势,蒋介石一开始就对我中原解放区势在必得。
从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就集中了20多个师、8个游击纵队,采取步步蚕食的办法,企图吞并我中原解放区。
李先念在当时集中了中原军区主力部队,决定对强占河南桐柏以及周边地区的国民党军发起反击,同时响应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因为敌众我寡,我军无奈退出桐柏山区,向大别山深处转移。
1946年1月,国共双方签署了停战协议后,中原军区为避免冲突,严格遵守停战协议,然而国民党军数次破坏停战协议的要求,从一月到五月,中原军区代表同国民党当局进行了数次谈判,并签署了《罗山协议》《应山协议》和《汉口协议》,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当局并没有诚意,一再调兵进攻中原解放区。
图|李先念
至6月前,国民党军夺占中原解放区县城、村镇1100余处,到中原突围以前,中原军区部队五万余,被包围在以宣化店为中心的罗山、光山、商城、经扶(今新县)、礼山(今大悟)之间,纵横不足百余里,解放区的面积也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
除了军事行动,国民党当局还对中原解放区实行经济封锁,当时的中原解放区困难到什么程度呢?就连最简单的吃穿都存在问题,李先念、郑位三带领全军区指战员开荒种地、捕鱼捕虾。
山雨欲来风满楼!
1946年6月中旬,中原军区截获国民党军密电,敌军准备于6月26日发动全面进攻,7月1日发动总攻,争取48小时内结束战斗。
鉴于中原军区处境艰难,毛主席早于6月1日便发电指示,必须准备自救突围,到6月19日第二次致电中原军区,催促突围。中原军区也于6月19日很快回电中央,将于6月底之前兵分两路,向陕南、武当突围,但两天后,毛主席再次致电中原军区:
“同意立即突围,并且是越快越好,不要有任何顾虑。”
一图|1946年6月23日毛主席给中原局的电文
1946年6月24日,李先念、郑位三、王树声、王震等中原军区领导人召集旅以上干部开会。
此刻正值炎炎夏日,尽管大伙挤在一处开会,不免有些闷热,但在所有人的心头,不免升腾起一丝寒意,毕竟就在他们外围,国民党军已经集中了30多万的兵力,准备一口吃下他们。
任谁在此时此刻,心情恐怕都不会好过。
在双方战事一触即发的时刻,在中原军区司令部所在地的宣化店,国共双方的谈判代表依然在就停止军事冲突进行谈判,不过大家都很清楚,美蒋双方的代表其实就是敌人安插在根据地负责监视的眼线,只要我军稍有举动,一定会被敌人察觉。
一定要突围,但是要神不知鬼不觉的突围。
李先念、郑位三等中原军区领导人反复商量,最终决定突围时间是6月26日。
考虑到当时国民党军判断我军可能会向东突围(向东是华中解放区),李先念决定让皮定均率中原军区一纵一旅佯装主力,向东突围,吸引敌人注意,掩护军区机关以及主力向西突围。
毕竟,皮定均旅当时是中原军区九个旅中最具战斗力的部队,全旅近7000余人。
可这还远远不够。
图|皮定均
美蒋谈判代表作为敌军“眼线”,在部队转移前,必须要瞒过他们的注意力,为此李先念做了三手准备。
一、派鄂东军区独立第二旅政委张体学率领一部分精干人马,代替中原军区机关和直属部队驻防;
二、命令中原军区文工团在部队突围当天举行“慰问晚会”,更进一步迷惑美蒋代表;
三、李先念考虑到美蒋代表可能会提出会面的要求,特意留了张明信片,上面写着“中共中原军区司令,陆军步兵中将李先念亲赠,六月二十八日午前于宣化店”。
以上种种手段,都是为了给敌人营造一种假象,营造中原军区机关尚在宣化店的假象。
李先念还在会上幽默的对张体学说:
“你在宣化店唱一出‘空城计’吧。”
尽管话说的轻松,但李先念和张体学的内心却并不感到轻松,相反还十分沉重。
因为这道命令一下来,等于说已经决定,独二旅将会成为最后撤离的部队,相比于皮定均的一旅,他们处境更加危险,毕竟皮旅是一路往出打,仍然是在突围,但独二旅却要留在根据地,负责牵制敌人。
图|张体学
李先念也知道,一旦主力部队撤离,独二旅必然凶多吉少,但在那个环境下,他也不能不作出取舍。
张体学对此心知肚明,尽管危险,但他依然勇敢的承担下来这个任务。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对中原解放区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不出李先念预料,战斗果然在东面打响。李先念摆出大打的架势,实则立即布置行动,准备向西突围。
当天晚上,中原军区机关以及部队隐蔽从宣化店撤离,准备向西转移,张体学率领独二旅部分干部战士抵达换防。按照事先计划,中原军区文工团统一组织了“慰问演出”,邀请美蒋代表出席,李先念还特意与张体学在大街上溜达,同美蒋代表在街头“偶遇”,以示自己仍在宣化店。
事实上,就在双方碰面后不久,李先念就赶紧追上大部队,并跟着往西一道撤离了。
第二天凌晨时分,大街上人马嘶鸣,一些被惊醒的老头老太太问战士们:
“你们是真的要走了吗?”
面对这个问题,所有的战士们都是统一口径:
“大娘,大爷,部队换防呢。”
整个宣化店,实际上就只剩下了张体学率领的独二旅的干部战士。
为了大部队撤离顺利,张体学带着独二旅警卫营把美蒋代表的驻地团团包围起来监视,到第二天凌晨,美蒋代表虽然也注意到了大街上的动静,还故意装模作样的上街窥探我军,但在宣化店中原军区司令部,人员进进出出,与平日没有丝毫不同,他们这才略感放心。
二不过,毕竟是五万大军转移,不可能没有一点动静。
当时国共谈判代表中,王震是中方代表,连续两天没露面,美蒋代表就已经察觉到有些不对劲儿。
6月28日,美方代表突然闯到了中原军区司令部,要求见李先念,但这一情况事先就被李先念料中,张体学甩出他之前留下的明信片,明确告诉美方代表:
“李将军身体欠佳,改日再行会面。”
美方代表也毫无办法,只好悻悻离去。
可到了当天晚上,美蒋代表突然又闯到司令部,一再要求见李司令员,如果不见面就不离开。
张体学也毫无办法,他灵机一动,只能找了一个人来假装李先念,同美蒋代表见了一面。也许是天色太晚光线昏暗,美蒋代表一群人愣是没有分别出眼前这人不是李先念,一群人还坐着聊了一会儿,才又起身告辞。
话说回来,“空城计”这招只能是能瞒多久瞒多久,时间一长肯定是要露馅。
1946年6月29日下午,李先念率领中原军区主力部队越过平汉铁路,向西北方向急进,得到消息的张体学立即以军区司令部的名义,给美蒋代表发去宴会请帖,也就是在宴席间,张体学站起来郑重其事的宣布:
“我中原军区主力部队已经被迫撤离宣化店。”
张体学宣布完这个消息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留下美蒋代表一干人等面面相觑,目瞪口呆。
美蒋代表一行人那还坐得住吃饭,立马跑到中原军区司令部张望,只见不久前还在熙熙攘攘的屋子里里面漆黑一片,哪里还有人。
一群人就在司令部门口直接吵了一架。
“我们昨天晚上不是看见‘李木匠’(注:李先念幼年时家里贫穷,没机会读书,学过木工技术养家糊口)了。”
另外一个人怒骂:
“还不明白,他们这是搞了个替身。”
因为太过离奇,当地老百姓纷传,他们觉得是当天晚上张体学通知了李司令,然后李司令拍马赶回宣化店同美蒋代表见面,之后又在当晚悄悄骑马追赶大部队去了。
图|中原突围示意图
蒋介石得知李先念率部突围后,顿时也吃了一惊,他觉得以自己30万大军围攻中原解放区,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一件事。
震惊之余,蒋介石也不忘下令,调动整编第3、第15、第41师和整编第47师主力一路尾追,并给胡宗南的第一战区发报,要求胡宗南派驻陕南的整编第90、第1、第76、第36师各一部堵截。
尽管敌军在兵力上确实占有优势,但我中原军区向西突围的部队在国民党军尾追堵截之下,仍然是跳出了包围圈,并顺利越过了平汉铁路。
李先念的突围,最是让蒋介石耿耿于怀,并于当月日记中,数次提起李先念的名字。
1946年7月6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
“李先念匪部主力由宣化店越平汉路(朝一日)西窜,所部指挥无方,防堵不力使匪飘忽自如,如人无人之境,后患不堪设想矣。”
图|蒋介石
第二天,蒋介石又在日记中提到李先念,并大骂刘峙:
“据报李先念股已窜过四望山泉口与应山之洛阳店。此刘峙无能,所部不力,任匪横行,抑郁至矣。”
一直到8月10日,蒋介石还在日记中自我安慰:
“李先念股主力已经击溃,近无大患,但延误整个进剿计划至多要在半月以上也。”
事实上,蒋介石针对中原解放区的这场围剿,进行的时间不仅远超计划范围,甚至最终也没能达成目的,各个部队虽然在突围中损失惨重,但最终确实跳出了包围圈,保全了主力。
就连负责策应主力部队突围的中原军区一纵一旅,也在皮定均的率领下,成功越过津浦铁路,进入苏皖解放区,后来被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13旅。
三唯一陷入苦战的就只有鄂东军区独二旅。
中原突围之前,中原军区一共下辖9个旅,其中有6个主力旅、3个地方旅。
其中鄂东军区独立第二旅,旅长吴诚忠、政委张体学。
吴诚忠是安徽金寨人,曾任八路军129师工作队队长、三八六旅七七一团副团长、团长,冀南军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一直到1944年才调新四军第五师,任鄂豫皖湘赣军区一分区司令员。
张体学则是红25军出身,抗战爆发后被毛主席调往新四军第四支队(原红28军改编而来),皖南事变后,张体学率领的“国民革命军21集团军独立游击第五5大队”被编入新四军第五师,张体学任十四旅政委。
1945年9月,根据中央指示,成立鄂东、江汉军区,张体学调鄂东军区任代理司令员。10月,吴诚忠由新四军第五师警卫团兼宣化县卫戍司令部司令兼政委的任上,调鄂东军区任独二旅旅长。
独二旅是鄂东军区主力部队,合计兵力在6000人。
中原突围时,独二旅因为错过了撤退时机,陷入敌重重包围之中。
1946年6月26日,为了掩护主力部队真实突围意图,独二旅在佛塔山硬顶了国民党军三天三夜的猛烈攻势。
图|吴诚忠将军
一直顶到李先念主力部队确认越过了平汉铁路,独二旅才决定突围,吴诚忠和副旅长何耀榜、副政委熊作芳率旅部和4团向麻城方向突围,5团向罗田方向突围,6团向麻城以北方向突围。
张体学当时正率一个营负责冒充中原军区司令部,因此他则率警卫排和两个连单独向麻城以北方向突围。
7月1日,独二旅各部突围至麻城林店会合。
可当时独二旅的处境依然很危险,独二旅4团三次突围,都未能打破敌人的包围圈,很显然,敌军是铁了心要吃掉他们,鉴于现状,张体学提出部队以营为单位分散突围的建议。
独二旅各部以营为单位突围后,大部分都顺利的冲破了敌军包围圈。
到7月17日,独二旅各部再次在冶溪河会合时,部队仅减员500人。
当时国民党军整编72师(原川军部队)已经包围了冶溪镇,幸而当时冶溪镇隐居的原川军将领胡之杰认识国民党军整编72师师长傅翼、副师长祝顺鲲,在胡之杰的劝说下,川军整编第72师为保存实力,让开了一条路,放独二旅突围而去。
图|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
事实上,如果独二旅这时选择继续突围,很有可能完全摆脱敌人的包围圈,并向东一直到苏皖解放区。
可7月18日,中原局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电令独二旅停止突围,留在大别山地区进行敌后游击作战。
根据中央的决定,独二旅最终留在了大别山,并根据中原局命令成立中共鄂皖地委,张体学任书记,吴诚忠、何耀榜、熊作芳为副书记。独立第2旅的4、5、6团改称4、5、6支队。
此后独二旅继续与敌作战,本就受创颇重的独二旅在作战中接连损失,处境艰难。
尽管独二旅后来分开以团为作战单位继续活动,但以团为单位,对于国民党军而言,目标依然很大。
独二旅6团在旅副政委赵辛初的率领下活动,在优势敌人包围中,6团伤亡惨重,在麻城龟山遭敌合围,经激战后6团仅剩一个营突围而出,后来又遭到敌合围,部队被冲散后,少部分继续留在大别山抗争,赵辛初率领十几人与张体学会合。
5团由副旅长何耀榜率领进入豫南,寻找罗礼经光中心县委,以联合起来共同对故,不久与中心县委会合。
旅直以及4团则是在张体学率领下坚持在罗麻英一帯作战,同样非常困难,国民党当局为了抓捕独二旅干部战士,还出动悬赏,对抓住张体学、赵辛初的人,官升三级,奖励5万大洋。
一直到1947年7月,张体学、赵辛初派人联系了中共驻南京办事处,董必武根据中央指示,要求独二旅残余部队分散继续在大别山地区打游击,而张体学、赵辛初几经辗转到了南京办事处,并经南京回到了延安。
吴诚忠率领的独二旅4团两个营在英山牛头冲受挫后,部队被完全打散,吴诚忠与大部队失去联系后,只能化妆回老家隐蔽,事后被转移至华北解放区,并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2纵4旅旅长。
为了全局的胜利,独二旅付出了重大的牺牲,独二旅6团政委黄世德、黄冈中心县委书记林桂华、蕲太英浠边县委武装部长华加文、中原行政公署鄂东分署主任贺健华等先后在这期间英勇牺牲。可即便如此,独二旅的种子依然播撒在大别山地区,一直坚持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各个游击队才与主力部队会师。
毛主席后来得知了他们的英雄事迹后,曾说了这样一句话:
“富有二十年革命传统的鄂豫皖群众和两年来始终坚持大别山游击战争的同志们,是使我大军与人民结合的重要力量。”
留守的独二旅真惨烈啊,几乎全军覆没,愣是没有投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