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轩《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章法绝妙,且语语有境界,此能品而几于神者。然非有意为之,故后人不能学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王国维对辛弃疾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人间词话》中。他认为辛弃疾的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他将辛弃疾与苏轼相提并论,认为他们分别代表了豪放词的两种不同风格。苏轼的词旷达超脱,而辛弃疾的词则豪放激昂,充满了英雄气概。
此外,王国维还认为辛弃疾的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这段话中,王国维引用了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来形容人生的第三种境界,即经过长期的努力和追求,最终在不经意间获得成功的境界。这表明王国维对辛弃疾的词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他的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能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赏析】此词当作于宋宁宗嘉泰元年(1201)春天,此时距绍熙五年(1194)秋辛弃疾从福建安抚使任上罢职,被投闲置散已有七年。他在信州铅山(今属江西)东期思渡瓢泉旁筑了新居,建了园亭等。其中有“停云堂”,取陶渊明《停云》诗意命名,此词是他在停云堂上观风物、思故旧有感而作。
这首词主要写思亲友和饮酒两方面,兼有山水情趣,借以抒发词人年华空老、壮志未酬和知音难求的伤怀,以及宁愿放情山水,也不愿追逐世俗名利的节操。上片起句浩叹,只因老来罢退、万事蹉跎、故交零落,词人自认为只有转向青山觅知音,与青山互赏妩媚;下片转向古人求知己。全词仿陶渊明《停云》“思亲友”之意,表达词人落职后的寂寞心情和对时局的深刻怨愤;词中大量化用典故和前人诗句,巧妙而无堆砌之感,并将多种抒情方式相结合,使词情跌宕生姿。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赏析】辛弃疾思念陈亮,曾先写《贺新郎》一首寄给陈亮。陈亮很快就和了一首《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辛弃疾见到陈亮的和词以后,再次回忆他们相会时的情景而写下了这首词。从时间上看,这首词可能作于淳熙十六年(1189)春天。
此词的笔墨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历史人物来赞美陈亮的宽阔胸怀与远大理想;二是通过对时政的抨击和对“富贵”的蔑视来突出陈亮的高尚品格;三是通过陈亮的言论“男儿到死心如铁”来歌颂其为国牺牲的决心和坚定立场。词中把写景、抒情、用典、使事结合在一起,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反映了词人和陈亮在思想一致的基础上所结成的战斗友谊,抒发了他们坚持抗战、志在统一的壮心豪情。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赏析】辛弃疾的这首词大约作于他闲居铅山期间。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云:“作于绍熙五年(1194)至嘉泰二年(1202),稼轩移居瓢泉期内。”茂嘉是辛弃疾的堂弟,其事迹未详。张惠言《词选》以为“茂嘉盖以罪谪徙,故有是言”。刘过《龙洲词》有“送辛稼轩弟赴桂林”之《沁园春》词,当亦送茂嘉者。
这首词为送别抒怀之作。首尾以啼鸟相呼应,描写暮春的凄厉暮色;中间引述历史故事,铺叙古代种种人间离情别恨,词人借送别族弟,抒发美人不遇、英雄名裂、壮士难酬的义愤。全词笔力雄健,沉郁苍凉,在音节上押入声的曷、黠、屑、叶等韵,在“切响”与“促节”中有很强的摩擦力量,声如裂帛,声情并至。
读辛弃疾的《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荒凉之中仿佛听到金戈交鸣之声,夹杂着鹧鸪的啼鸣,还有泣血的杜鹃。西风烈,琵琶远,金碧辉煌的宫阙,公子白衣胜雪,慷慨悲歌之气扑面逼人,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意境力透纸背,这是辛弃疾独一无二的情怀,没有人能模仿。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留十日。与之同游鹅湖,且会朱晦庵于紫溪,不至,飘然东归。既别之明日,余意中殊恋恋,复欲追路。至鹭鹚林,则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独饮方村,怅然久之,颇恨挽留之不遂也。夜半投宿吴氏泉湖四望楼,闻邻笛悲甚,为赋《贺新郎》以见意。又五日,同父书来索词,心所同然者如此,可发千里一笑。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赏析】淳熙十五年(1188)冬,陈亮远道来访,和辛弃疾同游鹅湖,虽然为期只有十天,这在辛弃疾一生中,是一次很有意义的会见。陈亮东归之后,辛弃疾写了这首《贺新郎》,两人往返唱和,各自写了三首。他们两人在词中所写的,离不开抗金这个中心思想。
这首词寄托了词人对与友人带湖相聚又分别的悲伤。开篇盛赞陈亮出淤泥而不染,随即以冬景写南宋山河的破碎。几点残梅,透露希望,令人感动。词人追赶友人却失望而归,暗示仕途不顺;那“铸刀之错”是他们友情深厚的体现,更是南宋统治者不思北征而铸成的国家大错。结尾以悲痛之语收住。全词写得勃郁动荡,笔力奇重,具有沉郁顿挫的特色。
《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细把君诗说。恍余音、钧天浩荡,洞庭胶葛。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乍一见、寒生毛发。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金屋冷,夜调瑟。
去天尺五君家别。看乘空、鱼龙惨淡,风云开合。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叹夷甫、诸人清绝。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
【赏析】此词当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春辛弃疾闲居上饶带湖时。继陈亮之后,杜叔高也到上饶探访辛弃疾。杜叔高是辛弃疾和陈亮的友人,是一位很有才气的诗人。
此词寄托了词人对国事的深切关怀和忧愤之情。词的上片形容杜叔高诗歌境界高远,声势浩荡,赞美其人品高洁,慨叹其落拓不遇;下片转而纵论时势。先以称扬杜家自古是“去天尺五”的名门相激励,谓其于风云变幻之际,定能纵览时局、忧心国事,并当奋发有为,狂歌而起,为国征战。全词通篇由人及己,由个人到全局,层次分明,步步深入,最后引出爱国抗战的思想主题。
《贺新郎·赋琵琶》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记出塞、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
【赏析】此词作于淳熙九年(1182年)到淳熙十五年(1188年)间,正是词人闲居江西上饶时期。词的上片以《琵琶行》、王昭君等典故中之愁苦表达词人的愁苦难言,下片以唐由盛转衰喻宋之衰败。词中大量用典,但未因此而杂乱无章,反有余人难及之大气。全词借典抒情,暗含词人满腔报国热情却壮志难酬的苦闷,体现了他心系国家安危的爱国情操,读后有荡气回肠之感。
《贺新郎·和徐斯远下第谢诸公载酒相访韵》逸气轩眉宇。似王良轻车熟路,骅骝欲舞。我觉君非池中物,咫尺蛟龙云雨。时与命犹须天付。兰佩芳菲无人问,叹灵均欲向重华诉。空壹郁,共谁语?
儿曹不料扬雄赋。怪当年《甘泉》误说,青葱玉树。风引船回沧溟阔,目断三山伊阻。但笑指吾庐何许。门外苍官千百辈,尽堂堂八尺须髯古。谁载酒,带湖去。
【赏析】《贺新郎·和徐斯远下第谢诸公载酒相访韵》是一首劝慰词。词的上片先勾勒出友人超逸轩昂的精神风采,再暗示出朋友的落第事实和落第原因,写出了词人同情式的理解,还隐含着词人自己的生命感受;下片由己及人,或说是由朋友及于考官,表达他对于考官无才乏学、埋没人才的讽刺。这首词述写失意之事,然而语语惊奇开阔,有辛词一贯之色彩,主要表达了词人对徐斯远落第遭遇的同情,以及对当朝主持考试官员遗弃贤才行为的斥责。
《贺新郎·和前韵》觅句如东野。想钱塘风流处士,水仙祠下。更忆小孤烟浪里,望断彭郎欲嫁。是一色空蒙难画。谁解胸中吞云梦,试呼来草赋看司马。须更把,《上林》写。
鸡豚旧日渔樵社。问先生:带湖春涨,几时归也?为爱琉璃三万顷,正卧水亭烟榭。对玉塔微澜深夜。雁鹜如云休报事,被诗逢敌手皆勍者。春草梦,也宜夏。
【赏析】 《贺新郎·和前韵》是一首吟咏福州西湖的词篇。词的上片泛咏福州西湖;下片写对福州西湖的爱怜。这首词运用丰富的联想,从古今四方对西湖的描叙和词人的西湖生活作了多角度、层次的描叙,纵横驰骋、收纵联合,把词人游西湖、咏西湖、爱西湖之意充分表达出来,极富豪迈之致。
《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三山雨中游西湖有怀赵丞相经始
翠浪吞平野。挽天河谁来照影,卧龙山下。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待细把江山图画。千顷光中堆滟滪,似扁舟欲下瞿塘马。中有句,浩难写。
诗人例入西湖社。记风流重来手种,绿阴成也。陌上游人夸故国,十里水晶台榭。更复道横空清夜。粉黛中洲歌妙曲,问当年鱼鸟无存者。堂上燕,又长夏。
【赏析】《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是一首记游词,词的上片写雨中游西湖所见;下片写雨中游湖所感。整首词记述了词人雨中游览福州西湖所见所感,把当时的西湖美景和昔日的人文景观合在一起来写,扩宽表达领域,开阔了视野、加强了思想深度,是山水纪游词中的佳构。
《贺新郎·听我三章约》听我三章约。有谈功、谈名者舞,谈经深酌。作赋相如亲涤器,识字子云投阁。算枉把、精神费却。此会不如公荣者,莫呼来、政尔妨人乐。医俗士,苦无药。
当年众鸟看孤鹗。意飘然、横空直把,曹吞刘攫。老我山中谁来伴,须信穷愁有脚。似剪尽、还生僧发。自断此生天休问,倩何人、说与乘轩鹤。吾有志,在沟壑。
【赏析】全词通篇议论,大量用典。但却不枯燥,不僵硬,风趣入妙,浑然天成,在曲折含蓄、虚实相生的笔锋中,抨击了统治者对人材的埋没,倾诉了平生的失意,读之使人扼腕,是散文化写法的一个成功范例。
此感慨身世、愤时嫉俗之作,这首词词上片写作者本来是功名之士,不争取功名,苦于无法实现恢复失地、唤醒俗士。作者对韩诧胄所倡议和禁止的事都表示明确的反对意见,其实就是他反对党争反对学禁态度的明确表达。而下片借孔融推荐祢衡之事,写自己空老山中,更是把自己的思虑意识通过词句直接传达给韩诧胄党人。
总结
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与辛弃疾以词唱和的陈亮、刘过等,或稍后的刘克庄、刘辰翁等,都与他的创作倾向相近,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浩大的爱国词派。后世每当国家、民族危急之时,不少作家从辛词中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
《呈辛稼轩》•刘过
书生不愿黄金印,十万提兵去战场。
只欲稼轩一题品,春风侯骨死犹香。
宋词在苏轼手中开创出一种豪放阔达、高旷开朗的风格,却一直没有得到强有力的继承发展。直至南渡之初张元干、张孝祥、叶梦得、朱敦儒等人以抗金雪耻为主题的词,才较多继承了苏轼的词风,起到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但他们的这一类词作,主要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为内心激情所支配的结果,而没有成为有意识的艺术追求,也没有更大幅度地向其他题材拓展,所以成就不是很高。
到辛弃疾出现在词坛上,他不仅沿续了苏词的方向,写出许多具有雄放阔大的气势的作品,而且以其蔑视一切陈规的豪杰气概,和丰富的学养、过人的才华,在词的领域中进行极富于个人特色的创造,在推进苏词风格的同时也突破了苏词的范围,开拓了词的更为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