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的那个初春,36名中国船员怀着憧憬踏上了前往罗马尼亚的征程。谁也未曾想到,这趟接收新船的航程,会成为34个家庭永远的伤痛。一艘粗制滥造的货轮,一场突如其来的海难,31条鲜活的生命永远沉睡在了印度洋深处。这是新中国商船史上最惨重的海难事故之一,也是一个关于生存、勇气与希望的故事。
暮春时节,布拉伊拉船厂里飘着潮湿的海风。当中国船员们第一次踏上这艘标价不菲的“德堡”号时,映入眼帘的是一艘问题重重的货轮:起皮的油漆下是斑驳的锈迹,松动的螺丝随处可见,就连防水门都存在明显的缝隙。这艘注定要驶向悲剧的船只,就这样载着36名船员和4000吨钢材,驶向了命运的深渊。
航程伊始就困难重重。船上设备接连出现故障,维修工具短缺,连基本的生活用品都无法保障。但没有人退缩,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国水手们用坚韧和智慧应对着每一个挑战。他们是各自家庭的顶梁柱,肩负着妻儿老小的期待。
6月16日的黄昏,印度洋上风急浪高。突如其来的主机故障让“德堡”号失去了动力,成为巨浪中的一片孤叶。更为致命的是,那些草草固定的钢材开始松动。在船体剧烈的摇晃中,钢材移位造成的失衡最终将这艘劣质货轮推向了灭顶之灾。
“弃船!”这是船长发出的最后一道命令。36名船员争分夺秒地登上救生艇,却未能逃过死神的魔爪。沉船形成的巨大漩涡将救生艇卷入其中,31名同胞就此长眠海底。生还者张周生后来回忆说:“那一刻,我看到了许多双充满恐惧的眼睛,那些眼神至今还在我的梦中出现。”
接下来的24天,对于幸存的5人来说是一场与死神的殊死搏斗。没有淡水,没有足够的食物,他们不得不喝自己的尿液维持生命。朱亮杰副水手长在第6天离世时,还在喃喃着妻子的名字。随后的几天里,又有两名同伴离去,只剩下张周生和郭德胜在命运的考验中苦苦挣扎。
天无绝人之路。在第24天,日本货轮“三井丸”号发现了这个飘荡的救生筏,将奄奄一息的两人救起。他们瘦得只剩皮包骨,却顽强地活了下来。
而今,中国已跻身世界造船大国之列。但“德堡”号的沉没永远印证着一个真理:发展不能以生命为代价,安全不容半点疏忽。那31位海员的牺牲,不仅是对逝者的祭奠,更是对生者的警示。愿逝者安息,愿活着的人永远铭记这场改变36个家庭命运的航程。
参考资料:《中国航海》“德堡”轮翻沉事故分析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