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发起的马邑之谋,一次大胆尝试背后,蕴含怎样的反击智慧

品史学家江樵 2023-09-28 04:57:09

公元前133年6月,马邑城郊。

军臣单于正带着他的十万骑兵纵马狂奔,这次,他们要对汉人来波大的突袭。

距马邑城仅剩百余里了。军臣单于开始打量起四周地形环境来。

只见蓝天白云下,成群的牛羊在悠闲地啃草,四下里一片宁静。

但好像有点不对劲:看不到一个放牧人。偌大的草场,成群的牛羊,怎么会看不到一个放牧人呢?其中是不是有诈?

军臣单于开始起了疑心。找人抓来个巡边尉史,得到一条惊人的消息:汉军在马邑埋伏重兵,只等匈奴人自投罗网!

军臣单于命令大军速撤。匈奴军队连滚带爬一直跑回匈奴境内方才舒了一口气。

好险!

汉人不是一直和气柔弱易推倒吗?怎么突然间就转了性子,变得老狠了?

……

马邑之谋,揭开汉匈之战新的一页。

这,是一种新的应敌模式。在汉武帝刘彻的推动下,西汉不再消极被动防守,而是逐渐转入主动防御,乃至主动进攻。

4年后,汉军如法炮制,用马邑之谋的策略反击匈奴南下军队,卫青大获全胜,一举击溃来犯之敌。此战过后,匈奴骑兵的无敌神话终于破灭,西汉心里有了底,开始转而谋划主动进攻……

马邑之谋,虽然在战术上因汉军实战经验不足而功败垂成,但它仍不失为一个高明的计策。

它的高明之处,在于充分利用人性,堪称经典阳谋。

万一敌人步步进逼,战争不可避免,那么应该如何开始?

如果借鉴马邑之谋,用利益诱使敌人主动进攻,而非自己挑衅。己方就能占据了道义高地,取得了绝对主动。这样由防御到反击,再到进攻,一气呵成,节奏尽在掌握。

反击之战就应该这样稳扎稳打。  

可见,马邑之谋影响深远。  

汉匈战争

还要和亲吗?   

公元前135年,匈奴的军臣单于又双叒提出要与西汉和亲了。

这一次,汉武帝有点犹豫。

虽然自高祖之后,惠帝、文帝、景帝三代都奉行和亲政策。

但现在和亲政策的作用越来越弱。

因为并不平等,虽然汉匈以兄弟相称,其必定是匈奴为兄。并且汉朝还需要长年负担变相的纳贡。但问题是,现在汉朝国力已经越来越强,有必要继续忍气吞声吗?  

此外,和亲还越来越不管用。起初,和亲还对匈奴有一定约束。但到后来和亲的作用越来越小,“朕饰子女以配单于,币帛文锦,赂之甚厚。单于待命加嫚,侵盗无已,边竟数惊。”匈奴人扰袭变本加厉,和亲反倒成为匈奴敲诈的手段。

面对不讲武德的对手,汉武帝不乐意了。凭什么呀?就不能反抗一下吗?

但就这样了,朝堂之上还有不少主和派。

因为他们还或多或少地有点恐匈症。

韩安国是当时的御史大夫。因为年纪大资历老,他基本上代表了丞相田蚡以及大多数朝臣的观点。

为了让汉武帝彻底死心。韩安国还抛出了三个理由。他认为西汉发起对匈战争,有三个难题:

1、很难找到匈奴人。北方大草原一望无际,走上一天都难碰到个人,更别提要去找神出鬼没的匈奴骑兵了。我在明,敌在暗,这种情况还要打岂不是去送人头?

2、很难打得赢。匈奴人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的士兵一生都在马背上度过,所以骑兵战斗力强悍。而西汉缺少马匹,只能以步兵为主。而骑兵对步兵却是天然兵种克制。

3、很难巩固胜利成果。长城以北土地贫瘠,本就不适宜种植农作物。那里既没有高大的城池,也缺乏稳定可靠的补给来源。如果驻扎军队太多吧,补给是个大难题;如果驻扎军队少了,匈奴人来了又可能守不住。

这种情况下还要发起汉匈战争,不是给自己添麻烦吗?

群臣如此恐匈,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因为在汉初,匈奴简直是无敌一般的存在。白登山之围,让刘邦被围了七天七夜,差点提前交班。

公元前192年,匈奴单于给吕后写信,提议让吕后嫁给他,引发吕后大怒。樊哙要带十万精兵去讨伐,但因遭到季布反对而不了了之。 

可你不去,不代表人家就不来。接下来匈奴人多次进犯,大大损耗了西汉的国力,吕后下令降低钱币重量,导致货币贬值接近75%。

可见在过去,对匈奴,西汉不仅打不过,而且还打不起。

白登之围

匈奴人有多厉害?打一下不就知道了吗?  

主战派代表是大行令王恢。

王恢在两次廷议上,阐述了不与匈奴和亲的主张,以及“诱致单于”的作战思想。

在王恢力争下,其观点终得汉武帝认可,西汉对匈政策开始出现重大调整。

一、听专家的错不了

为什么选王恢?

因为王恢这个人,太适合了,简直就像是量身定制的一样。

王恢出生在北方,是燕国人。

燕国,在战国后期与匈奴为邻。面对匈奴人的侵扰,燕国早早地就构筑起长城。到了汉初时,燕国还是抵御匈奴的前线。

王恢从小就生活在燕地,对匈奴及北疆的风情习俗都十分熟悉。

工作后,王恢又先后在北部多个郡任职,可以说是西汉朝堂上最熟悉匈奴的朝臣。

公元前133年,马邑有个大商人聂壹来找王恢,提出了一个靠谱建议:“匈奴在边界经常侵犯,总是一个祸根。现在趁还在和亲,我们把匈奴引进来,设一个埋伏,必定能够获胜。”

想必王恢为解决边境问题,见过很多人,也想过很多办法。

但这一次,王恢反应有所不同,依据过去的经验,他觉得这个计策相当靠谱。 

可见专业人士做专业事。有王恢这个边境问题专家,解决方案不就出来了吗?

大肆劫掠

二、世易时移

在朝堂上,王恢据理力争。

他认为: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既然大汉国力有了大幅提升,再被人家随意欺负就不对了。

被欺负且不说,长此以往,连大汉很多向外发展的机会都会被掐死。之前让张骞出使西域转了一圈,发现西汉周边的国家都被匈奴所征服,西汉已经被全面围堵。

再不反击一下,接下来匈奴人都要逐鹿中原了。

所以王恢竭力向大家证明,西汉已经今非昔比,不再积贫积弱了。大家不妨自信些。

汉高祖刘邦那会,大汉初立,中原饱经战乱,百姓急需休养生息,否则再打打杀杀,连饭都吃不上了。

而经过文景之治,西汉国力大为增强,仓库里粮食堆积如山,钱币多得花不完,放到穿钱的绳子都烂了。都这样了,还怕个啥啊?

并且匈奴多次进犯,已经欺负到西汉的鼻子上了。“中国槥车相望。”槥车,指的是放遗体的棺材。在边境地区,这种棺材接连不断。可见匈奴给西汉百姓造成了多么惨重的伤亡。

匈奴人,已经严重越界了!

面对这种肆无忌惮的挑衅,恐惧和忧虑已经无事无补。

你们不是怕打不赢匈奴人吗?

那就试试啊,不试怎么知道呢?!

怎么试呢?

王恢拿出一整套方案。匈奴人不是步步进逼吗?那我们就利用他们的心理,让他们自投罗网!

汉军步兵

马邑之谋是个什么样的局

马邑之谋应属阳谋。

其厉害之处就在于,只要敌方继续进逼或进攻,就有很大概率会被带入局中。

那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一、攻守双方意图

要实施计谋,先需要判断双方意图。

1、匈奴人没想全面开战

匈奴并未做好和西汉全面开战的准备。

白登之围,也让匈奴人充分感受到汉军战斗力。

并且此战还暴露出匈奴人在补给上的短板:其物资保障水平,根本就无法支撑起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匈奴人的补给水平奇差,平时都忙着放牛放羊,只有秋季三个月才能备齐足够的给养和人员组织进攻。

此外,匈奴军队的攻击力尚未形成降维打击。

此时放眼全球,都还是步兵+战车的时代,当时骑兵这个兵种尚不成熟,在战略、战术、武器等方面都比后来的蒙古骑兵差太多。这也导致匈奴骑兵与精锐汉军步兵比起来,无法做到全面碾压。非要硬碰硬地拼,汉军不见得会落下风。

就是说进攻性不足,后方经济问题又一大堆。这种情况下,匈奴人哪还有心思挑起全面战争呢?他敢吗?

所以匈奴人只是想通过一次次袭扰,砸垮西汉的防御体系,让西汉不胜其扰。然后再以战争相威胁,迫使西汉接受和亲。  

和亲

2、汉武帝想一劳永逸

西汉苦匈久矣。

在匈奴人的步步紧逼下,汉武帝的这次反击可谓是谋划已久、用心良苦。

他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希望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建立期门军和羽林军,推动军队整体作战水平的提升;兴建马场,准备打造强大的骑兵部队。

所以汉武帝并不是要攻城略地,而是要俘虏、斩首或者迫使单于俯首称臣。汉武帝盼望的,是一场亮剑之战,最好是能够一战制服匈奴,从此不再为边疆而担忧。

汉武帝刘彻

二、作战方式选择

匈奴只会快打快撤,否则等前线胶着住了,后方再爆发个经济危机啥的,断了补给来源,那就彻底凉凉了;汉军不擅长机动作战,且对占领匈奴土地并不热衷。

那就决定了,这是一场快速闪击战,双方集中全力拼一波消耗。重点,在于消耗对方的有生力量。

作战地点,肯定是在西汉境内某地。

1、可借鉴的先例

王恢和聂壹并非没有可参考的先例。他们借鉴了战国名将李牧的做法。

当时李牧驻守雁门郡,防备匈奴。起初,李牧看到匈奴就撤退,极少与匈奴交手。有时就算双方交手了,李牧还时不时卖个破绽,假装总打不赢。

匈奴人开始小看李牧。

单于得知李牧如此草包,便亲率大批人马入侵。这次,李牧布下许多奇兵,张开左右两翼包抄反击敌军,大败匈奴,杀死十多万人马。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再接近赵国边境城镇。

赵边骑

2、王恢的改良

李牧的做法好是好,但是有个缺点:指向性有点弱。

在匈奴人没有进行大规模进攻之前,李牧就只能这么耗着,守株待兔,效率太低。

但还得全程保密。所以等了多年,搞得赵王都蒙在鼓里,一生气还把李牧撤了一次职。

显然汉武帝没有这个耐心。那怎么办呢?

于是王恢和聂壹提出了“诱致单于于边”的策略。

简单来说,就是主动把军臣单于给骗到马邑来,然后埋伏大队人马包他的饺子。

公元前133年6月,汉军出了个豪华阵容:韩安国为护军将军,李广为骁骑将军,公孙贺为轻车将军,王恢为将屯将军。总共集结了三十多万士兵,静静地埋伏在马邑附近。

接着派聂壹,假装出逃匈奴,找到军臣单于,称自己能将马邑县令给噶了,这样匈奴就能趁虚而入,搞个全城零元购。

单于一听,信了。聂壹干脆演戏演全套,斩了个死囚,来了个城门悬首,跟匈奴人说是县令的头。于是单于完全信了。

单于率领十万精锐骑兵从武州塞进入西汉境内,直冲马邑而去。

马邑之谋的布局,就这样成了。

匈奴骑兵

解析马邑之谋

马邑之谋为何能够成功实施?它又有哪些高明之处?

一、利用敌方急于立功的心理

虽然匈奴是采取步步进逼的态势,但还是要取得阶段性成果的。

不然长期浪费大量钱财物围堵,却没有啥效果,单于没法对大家交代不是。

那行,西汉就在边境给匈奴丢两钱,让匈奴抢几个人,用少量的诱饵让匈奴慢慢上头。就像渣男渣女一样,今天给你抛个媚眼,明天送你几句情话,没别的,就是让你上头:真爱吗?爱就上啊!

显然单于有点上头了,总想抢波大的用来证明自己能力。

等到氛围搞到位了,汉武帝就开始给单于挖坑了:你不是步步紧逼吗?你不是想要战果吗?看看马邑,可否合你的胃口?

那有人就说了,这个计谋很好防范。既然知道对方要挖坑了,那我就按照计划一步步紧逼,不上当就行了呗。

但是,问题在于如果之前你一直都有少许战果,但突然间进展艰难,只有一个肥嫩的诱饵摆在那,你能顶得住压力不去咬一口试试吗?

人嘛,面对巨大诱惑,难免会上头,或许它不是诱饵呢?

马邑之围形势图

二、以守为攻的谋局

和匈奴骑兵比起来,汉军其实占不到什么优势。

并且匈奴还带着战无不胜的光环。这让汉军很难采取攻势。

匈奴虽然步步进逼,但只是小打小闹,没有全面开战。如果西汉主动进攻,不占理不说,还会给匈奴以口实,让人家堂而皇之地来搞一波报复。

而靠着马邑之谋,西汉就能堂而皇之地进行防守反击了。

如果打不赢,那么就接着苟住守几波,然后展开道义谴责,让匈奴自己国内都能分两派吵起来。

如果打得赢,那么进攻的主动权就转到汉军手中。来而不往非礼也,是不是?

三、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在职场中面对PUA,最好的办法是亮出獠牙,划出边界。

否则选择了默认,下一次的PUA会变本加厉,直到让你服。

鬼谷子认为:所谓抵巇,就是要善于使用计谋,发现细微之处,并提前预防。事情初起时如秋毫之末那样微小,一旦发展起来就可以形成震动泰山根基的效果。

所以必须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对匈奴,汉廷起初是采取和亲政策。这让匈奴日益骄横,对汉朝边境袭扰越来越严重。

这让汉武帝下定决心对匈奴亮剑。并且首次出手,就押上了差不多全部的兵力。

其用意很明显,一次就把匈奴打痛,让匈奴不再轻言挑衅。

鬼谷子

尾声:完成战略布局,影响深远

战场瞬息万变,各种意外都可能会发生。

可能是首场大战临场经验不足,也可能是匈奴人过于谨慎,马邑之谋并没能产生其应有的效果。

在拷打逼问边防小吏,得知汉武帝的计谋后,军臣单于及时后撤,逃出生天。

之后,单于再也不对汉朝提和亲之事。

首轮亮剑,空手而归。这让汉武帝面临空前舆论压力。他不得不拿王恢当替罪羊,将其斩首,以堵住主和派的嘴。

马邑之谋,主要败于细节。如此大的军事行动,保密当是重中之重。在对匈奴的保密上,汉军效果固然不错,否则单于也不会亲自率军南下。但自身的保密工作却做得稀烂,以致边境小吏都对布局了若指掌。

此外,马邑作为边城,严格而言,算不上是完美诱饵。

就匈奴人看来,马邑城防守较强,就算县令没了,防守部队还在,需要投入较大兵力才能拿下来,具有较高风险。进城劫掠,显然没战国时抢李牧丢弃的人和牲畜更有吸引力。此外,李牧已在马邑摆了匈奴人一道,再次选择马邑设局,确定匈奴人不会格外提防小心?

那么,怎么才能让“诱饵”显得皮薄馅大易下口呢?

后世人出了个招,叫关市诱敌。即利用关市便利,吸引匈奴骑兵南下掳掠。关市上人财物聚集,且无重兵把守,难度小,诱惑力强,更容易使匈奴人丧失警惕。

但这无损马邑之谋在战略上的高明:

首先,它用防守的形式,强硬回应了匈奴的围堵。让匈奴人感到不安,心生顾忌,不敢再轻易挑衅。

其次,相当于一次全国总动员。匈奴人从肆无忌惮地入侵到逃之夭夭,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原来匈奴骑兵并没有带无敌光环啊?!

大家勇敢而踊跃地站出来,不再为必要的防守反击而担惊受怕。 

马邑之谋前,汉朝对匈奴侵扰的政策一直是消极防御,匈奴攻向哪,汉朝就忙于防守哪。

马邑之谋后,汉军的行动更为主动、自信起来。    

公元前129年,匈奴再度举兵南下。借鉴马邑之谋,这次,卫青、李广、公孙敖和公孙贺四路大军已经等候多时。此战,卫青大获全胜。防守反击终于显现出其威力。

第二年,卫青率三万汉军出雁门关,击溃匈奴军队后,乘势而进,收复了河套地区。

西汉由此完全掌握了对匈作战的主动权。

这便是马邑之谋的重大意义。

虽然已过去了两千多年,古人防守反击的智慧,依然能够应用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