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到底是个怎样的官?他又凭什么执政19年之久?

红小岩谈古论今 2021-04-29 18:08:19

秦桧(公元1090-1155年),字会之,江宁人。北宋徽宗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进士,南宋高宗朝(公元1127-1162年在位)礼部尚书、宰相。

一般来说,每当提到这位南宋初期的大臣,大多数的人都会露出鄙夷的目光,怒骂一声“汉奸”;但不管他与北方的金朝如何谈判,又如何地迫害忠良,历史的事实是秦桧执掌南宋初期的国家大政前后长达19年之久,在那个国家危如累卵风雨飘摇的时期,他能够如此获得皇帝的信任,必有过人之处,否则哪能堪此重担?那他是如何占恋这个职位如此之久的呢?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下狱之后,秦桧就已注定冠上汉奸的恶贼之名,再加上当时已经下野的大臣韩世忠质问秦桧,秦桧的答案也只是淡淡地说上一句:“其事体莫须有。”这莫须有三个字,简直就是大奸臣秦桧的最后定论了。

秦桧自从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就是我国奸臣的典型代表,正邪不两立的二分法牢牢地把他钉死在坏人的那一边。清代乾隆年间,有一位姓秦的大臣游历杭州西湖边的岳王庙,他看着秦桧的跪像有感而发地在壁间题下这样的字句:“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种感慨就是典型的秦桧形象的写照了。

那秦桧的真实面目到底如何?真是如同一般所理解的那样是一个权倾天下、利欲熏心的大奸臣吗?还是他只是一个唯唯诺诺秉承上意,很懂得为官之道的官场泥鳅而已?其实在一些典籍里有一些侧面的记载。南宋叶绍翁撰述的《四朝闻见录》就有两个条目与秦桧的个性有关:

秦桧权倾天下,然颇谨小嫌,故思陵(高宗)眷之,虽桧死,犹不释。小相熹尝衣黄葛衫侍桧侧,桧目之曰:“换了来。”熹未谕,复易黄葛,桧瞪目视之曰:“可换白葛。”熹因请以为:“葛黄乃贵贱所通用。”桧曰:“我与尔却不可用。”盖以色之逼上。

这一条记载的大意是说秦桧在自己家里怒责他的儿子秦熹,只因为他穿了不该穿的“黄葛”,秦桧怒责他的儿子僭用服色,并且立逼更换“白葛”。这葛衣是宋代官服的中衣,原本是穿在外袍之下的衬里衣服,在外袍官服的遮掩之下,仅露出袖口、领口的服色,用来区分官阶高低以正服色之用。

黄色是皇族专用的颜色,尽管秦熹认为满街的人都穿这样的衣服,为何别人能穿我不能穿?更何况这是在家里,又不是在大街上穿这衣服满路乱跑!但秦桧却以为:“别人怎么穿,我不管,但我与你却不可以这么穿。”这是秦桧为官勤谨的一面,从小细节就可以看出来了。

除了穿衣服的服色之外,还有另一条与吃鱼有关的记载也是很有趣的:

宪圣(高宗)召桧夫人入禁中赐宴,进淮青鱼。宪圣顾问夫人:“曾食此否?”夫人对以:“食此已久。又鱼视此更大且多,容臣妾翌日供进。”夫人归,亟以语桧,桧恚之曰:“夫人不晓事。”翌日,遂易糟(鱼军)鱼大者数十枚以进。宪圣笑曰:“我便道是无许多青鱼,夫人误耳。”

高宗请秦桧夫人王氏吃饭,席间御厨呈上了罕见的“青鱼”,这鱼原产于北方的淮河流域,据说它形似鲤鱼而少刺,肉质鲜美,向来是权贵喜好的美食。不过南宋贵族想吃到这鱼可是有点困难的,一来它的产地已经不在南宋的境内,二来就算花费巨资从北方运来南方,但路途遥远保鲜困难,所以到了高宗朝此物已经算是难得的珍馐了。

皇帝请吃饭,席间出现了难得的北方鱼产,皇帝本有点自豪地问了秦夫人:“曾经吃过这鱼吗?”没想到秦夫人居然回答不但经常吃,而且比皇帝老爷席间的那只还要更大!

秦桧当时权倾天下,家里当然有吃不完的青鱼,就算他自己不爱吃,但总有逢迎拍马的狗腿会来巴结,吃个青鱼算什么?想吃龙爪凤肝都有人会不辞劳苦地找来、送来。

看来秦夫人太过单纯,她面对皇帝的问话说了老实话,但也害苦了秦桧。大丞相骂了夫人不懂事,想了想只好在隔天上贡了许多“鯶”给皇帝,这鱼形似青鱼但味道不同,据说这是江南常见的鱼货。而皇帝看了之后哑然失笑,以为秦夫人误把“鯶”当作青鱼:“我就说没有那么多的青鱼,秦夫人原来弄错了呀。”

秦桧以“鯶”代替青鱼,这狸猫换太子之计果然成功,本来会引起君臣猜忌的误会也自此冰消云散,这是秦桧聪明之处,也是他为官处处小心的地方。

秦桧真的是一个坏人吗?从这两则记载看来,他可是一个很谨慎的官场油条,难怪他可以在这种战乱时期稳坐宰相之位长达19年之久。这是皇帝喜欢他的原因,这也是他被一群所谓的中兴志士讨厌的理由。不过,由史观之,只是角度不同,忠佞之间只在一面之言而已。

(完)

推荐阅读:用岳飞父子的人头向金人称臣、纳贡、割地的赵构到底是哪家皇帝?

乾隆为何会对赵构处死岳飞发出疑问?同为帝王的他,难道真不知?

从康王赵构到南宋高宗

唐宋的“渔父词”与“渔父习闲社”

黑到不能再黑的元祐党籍碑:北宋的文字狱,将大文豪们一网打尽​

2 阅读: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