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体制内,尴尬的事情可能不包括“爷叔辈”向“儿孙辈”汇报工作,但是或许包括职级高的是职级低的下属,还可能包括重复得利,说好的职级职务并行,却成了部分人的狂欢,搞完了职务再把职级搞走。
比如,在一个单位,某人是副科级的副局长,同时还占用一个三级主任科员名额,也就是干着副科职的活,享受着正科级的经济待遇 ,即便在基层职数非常宝贵。
今天就来聊聊在县城体制内,所谓的“职级倒挂”现象,也就是实际职务较低,行政级别较高,当然这是“并行”后才有的现象。
有些人问,为什么会出现职级倒挂现象?
可能是,在当年的职级套改时,即便是某人已经从领导职务退下来了,但为了安抚退居二线者,且对方满足“一套两晋”的,让一些不干活的“老领导”享受二主待遇。
当然也可能,有些人是军队转业回乡的干部,回到地方后,降一个级别甚至两个级别任职使用,这时原工资待遇基本不变。
也还有可能是,到点就晋升,尤其是那些有能力的人,如今就快要满足5年一晋升的条件,加上那些两年前的“三主”当下已晋升为“二主”的,实际上也大有人在。
还有就是一种人文关怀,只要自己在退休前几年不去找死,不往枪口上撞,一般来说退休前可以把职级提升下,即便性价比最低的乡镇公务员,也能混个三主退休。
要是领导兼任职级也就算了,毕竟县官不如现管,他人控制着“作息时间”,有什么想法自己憋着或消化之后,也就习惯了。
在乡镇里,有非领导职务的四级调研员,四调相当于副处,而副处在基层那是准天花板的存在,却要听某副科的指示批示。
通常“四调”政治领悟力比较强,不会觉得什么,只要副处不尴尬,那尬尴的就是副科,自己是退下来了,但是威望还在,身边的关系也都还在呀,古木逢春尚有时。
事实上,在县城只要不是领导职务,哪怕是二调,那也是要听副科的,理论上如此,而现在的副科都出现“00后”了,一视同仁地指挥下调研员们,我也见识到过。
在编制紧收的大环境下,很多工作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只要“高职级”的职员手中有工作,就有需要求领导之时,终究签字权限在对方的手中,对方要提出修改意见,站在工作的角度批几句,也挺尬尴。
于是,对单位来说,不太好管理,现实中很多单位对这部分人是“放任自流”,单位本身也感到困扰,单位难以指挥老领导。
加之,有些部门或领导,受了签字之前砍一刀的思维影响,导致很多基层单位没法满编运行,老干部不干活,年轻干部分身乏术,最后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尴尬链!
职务和职级就不应该并行,职级应该向基层倾斜,基层机构低,职务和职级天花板也很低,三四主都够熬到退休,而省市三四主基本几年就混到了,省级以上部门一二主都没人关注,但职务职级又和工资挂钩,基层职务职级上不去工资待遇也就天然低省市一截。应该将职务职级分离,对于职级不应该根据单位架构设置职数,让基层和省市直在职级上能一个标准,这样才能让人才更多的留在基层,不然人往高处走,基层怎么留住人?
三级主任科员就是正科级待遇了?
00后副科指挥调研员干活?市级及以上单位我还能信!县级及以下我信都不带信的!知道县城的四调一般是那些人嘛!担任过正科级职务的、军转过来的!这些人资历能力岗位都在那里!你个小年轻前脚指挥后脚就得挨批
改革前调研了吗?考虑到各种情况了吗?
七级职员三主已是基层天花板,基本再无晋升可言
想多了,一个调研员听你一个副科的?职务算个屁,活自己好好干,敢去指挥调研员只怕是你不想干了
职数限制和层级限制,基层真卷...
职级制度,在科研、医卫、教学等机关事业单位发挥关键作用;在发达的西方国家,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公务员队伍管理中,是奖惩激励的核心制度。现实生活中,很多专才、高知人员并不想当行政官员,他们要的是职级激励。
你说的这种情况非常少,绝大多数是即占实职,职级也提升。堵死了绝大部分普通职员的职级晋升之路。所以说基层普通职员怨气较大
县城与职级有什么关系?县城是个空间概念,职级是人事概念!
对于县一级来说做实股级职级,领导职务不占职级就好多了,不然晋升压力太大了。
胡扯淡
小朋友,跟老师读“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