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陕西省蒲城县保南乡山西村外的一处古墓被盗,这引发了当地文物保护部门的高度重视,因为这正是唐朝大太监高力士的墓穴。
随后考古人员对这处墓穴进行了抢救式发掘,他们在高力士棺椁旁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正是中唐名臣潘炎和大书法家张少悌为其联合创作的墓志铭。
在此前人们对于高力士的印象都来自于史料记载,由于古代文人对于宦官往往带有歧视,因此高力士虽然得以陪葬玄宗,但其形象总体上仍是一个把持朝政的权臣,其诬陷李白导致后者失宠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但随着这方墓志铭的出土,人们终于能够通过第一手史料了解高力士的一生,直到此时我们才发现高力士原来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大忠臣。
墓志铭上先简单介绍了高力士的身世,其曾祖为唐朝初年的重臣冯盎,冯盎当时在东南一带为官,其家族也就搬迁到了广东一带,高力士的祖父和父亲先后成为潘州刺史,这让冯家成为了当地的名门望族。
但在高力士年幼的时候,其家族被人诬告有谋反的打算,其父亲被处死,不满十岁的高力士则被带到了长安的皇宫之中,在净身之后成为了一名太监,后来他当了太监高延福的养子,也因此改姓为高。
由于高力士是名门之后,因此其在进入皇宫后受到了武则天的青睐,高力士得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在学习古籍经典之外,高力士还熟习弓马,俨然一名优秀的战士,其也因此得名“力士”,在宫闱中小有名气,这也为其之后的发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时高力士在宫中结识了尚为临淄王的李隆基,两人一见如故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在武则天去世之后,唐朝政坛风云突变,李隆基凭借出色的能力先后击败了韦后和太平公主,成功登上了皇位,在这一过程中高力士一直陪伴在玄宗左右,出力甚多,这也让他深得玄宗的信任。
在玄宗登基的时候,唐朝的政治局面尚不稳定,好在唐玄宗选贤用能,虚心接受官员们的建议,很快让唐朝政局走上了正轨,开创了开元盛世。
在这个过程中高力士也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当时唐玄宗每日要处理的政务非常繁重,仅凭他一人之力根本没有办法批阅完所有的奏折,因此他必须选择一名能力出众又值得信赖的人充当他的“秘书”。
最终高力士成为了玄宗的“代言人”,其会帮助玄宗整理奏章,将其中的内容删繁就简,以便玄宗能够快速做出批示,对于那些不重要的奏章,高力士也会自己做出批复,这也成为了之后外廷群臣攻击高力士恃宠专权的“罪证”之一。
但从高力士的墓志铭中,我们看到了这件事的真相,根据墓志铭上的描述,高力士在这段时间里:
布四海之宏纲,承九重之密旨,造腬之议,削藳之书,不得而知也。
意即高力士不但承担了唐玄宗与外廷群臣之间“传声筒”的角色,还要帮助玄宗润色其诏令,工作十分辛苦。
对于其工作成果,墓志铭上给出了“宣抚之才,施舍之迹,存于长者之论,良有古人之风”的高度评价,可见高力士也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而令高力士成为唐玄宗泰陵唯一陪葬官员的并不是他的功绩,而是其对于唐玄宗的一片忠心。
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被迫从长安出逃,当时许多官员都对玄宗重用杨国忠等人心怀不满,这让唐玄宗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局面之中。
在入蜀途中,士兵们还在马嵬坡发动哗变,逼迫唐玄宗处死杨贵妃,在杨贵妃自缢身亡后,士兵们的情绪依然十分激动,此时只有高力士坚定的站在玄宗一边,并利用自己的行军经验成功平叛,稳定住了局势。
在玄宗入蜀之后,其子李亨在灵武登基为帝,是为唐肃宗,唐玄宗被迫成为太上皇。
当时玄宗身边不少臣子为了讨好新皇纷纷疏远玄宗,这令玄宗感受到了人走茶凉的悲哀,但高力士却依然对玄宗不离不弃,始终在其身边陪伴他,这令玄宗极为感动,这份情意也是高力士最终被允许陪葬泰陵的关键因素。
在玄宗回到长安之后,高力士依然扮演着玄宗的近侍,这也让他退出了唐帝国的权力中枢,后来其因为遭受诽谤被贬谪到巫州,这才与玄宗分离。
肃宗去世后唐代宗即位,高力士也得以因为大赦重返长安,但在回程的路上他听说了唐玄宗身亡的消息,这令其悲痛欲绝,之后几日水米不进,死在了回程的路上。
满朝文武无不为高力士的忠义所感动,其也被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大都督,随后安葬在唐玄宗的泰陵之侧。
由此可见,高力士在能力上和历史上的名臣虽然有不小的差距,但其对于玄宗的忠心却是毋庸置疑的,其也不像后人所说的那样对权力有着极高的欲望,其在工作上的努力其实只是想为玄宗分忧罢了。
在高力士的墓志铭上,还有潘炎为其创作的一首诗歌,其中最后一句为“讬莹山足茂陵中,君臣义重天地终”,这无疑是对高力士一生最中肯的评价。
高力士和唐玄宗这对君臣之间的感情之深厚在历史上都十分罕见,但由于玄宗在晚年遭遇了政治滑铁卢,这才让高力士背负了千年骂名。
再加上其和李白之间的矛盾,又让高力士受到了更多文人的抨击,这对于忠心耿耿的高力士来说实在是有点不公平。
参考资料:1、黄日初:《高力士研究四题——以高力士及其后嗣的碑志为中心》,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
2、曾北洋:《从千年墓志铭看高力士重大历史功绩》,南方论刊,2007年05期。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点赞转发,或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观点,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方便后续第一时间接收文章推送。
墓志铭,难免有“浮美虚夸”之嫌。可信度存疑。
所以在乎名声的不要得罪诗人,干事人家可能不如你,但是人家带节奏的本事也是你不能比的[笑着哭]
作者你不是说葬在皇陵之侧吗?
李白:关我毛线,我的事儿还不都是你们八卦出来的。
因为李白的情节是后人捕风捉影编的吧。
很多歷史人物都有被醜化。如北宋名將潘美。被說是奸臣。
高力士为李白脱靴是美谈佳话,不能作为是非评判标准,中国自古就有“礼贤下士”传统
千古第一贤宦 早有定论
墓志铭是贴金最严重的历史材料。幸亏是诗仙,换其他人人们早就相信了。
竟然是冼夫人的后代吗
高力士是岭南圣母冼天人的第六代孙,冯盎是冼夫人的孙子,冯家在南北朝时期陈朝的大家族,南朝皇帝陈霸先都必须给冼夫人面子,海南36洞洞主都接受冼夫人的指挥。冯盎是受祖上之功做官的!
我记得南怀瑾老先生,曾在自己的著作里提到过“高力士是忠臣不是奸臣,不要被‘为李白脱靴’误导”【大致意思,原话记不清了】。
墓志铭,这种只有动态可信,哪怕出错,也大差不差,但是评论之语么,听听就好,谁会找仇人写墓志铭的?
太监。这职业你想留个好名声,后面朝代也得给你改了
李白本来就不是政治人才,怪不得唐玄宗和高力士看不上
哪有什么高力士黑料啊?正史之中都没相关记载,一些牵强附会的野史编排,外加很多人想当然对宦官的不好印象而已
高力士其实不是太监,他是年幼还在岭南的时候就被仇家阉割了。后来被李隆基重用,但他的身份其实不是太监。
嗨,汉末唐末明末宦官[点赞] 宦官的好坏一般取决政坛是否清明。这些人多多少少心里扭曲,一旦得势都不得了。
谁的墓志铭上回写自己是个坏人滚蛋呢?
跟李白到底咋回事啊?有标题没内容
这种墓志铭都是戴高帽不可信
好话谁都会说啊
现在的自媒体厉害,感觉毒教材太多,张口就来,都改好多历史了
比李莆国鱼朝恩悲强点
墓志铭有指摘缺点,论述作奸犯科的吗?
掘人祖坟,早晚都得被掘坟
海啸的正名是冯耀
万物皆可洗白[点赞]
高力士可是功臣之后,“小节有亏,大义无缺!”…实乃大唐难得的忠臣!
整片文章描述的不错,就是“政治的滑铁卢”直接拉低作者整个思想水平。大唐尤其是唐玄宗的大唐世界他国谁能与之配?那么多词语怎么非得用滑铁卢去比喻?在说用的也不合适。
世上称太监,只有小李子,小安子从来没听说过小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