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收藏市场,已经迎来了黄金时代!

天凉说文化 2024-09-24 11:20:45

记得有回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鉴宝专家”,正给藏友鉴宝呢,那场面,真是让人印象深刻。

有个年轻小伙子,手里拿着一枚骨印,说是战国到汉代的宝贝。结果那专家对着屏幕左看右看,摇头晃脑地说:“这骨印上咋还有青铜沁呢?不对劲,肯定是仿的。”

小伙子一听,不慌不忙,有理有据地开讲了,直接把专家的话给怼了回去。他说:“骨印上本来不该有青铜沁,但这枚骨印是从东汉墓里挖出来的,那墓早年渗水,骨印和青铜器泡一块儿去了。水位一涨,骨印上就沁了点青铜绿,这在考古界是常识啊,专家您咋不知道呢?”

这一说,场面那叫一个尴尬。原来这小伙子才25岁上下,考古专业毕业,还是个民间收藏家,眼力、经验、脑子都够用,直接给那伪专家上了一课,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这事儿虽小,可反映的问题大啊。现在民藏界,正有一批有真才实学、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藏家涌进来。他们啊,就是要带着民藏走向新的辉煌!

以前啊,民藏界总是“人云亦云”,专家说啥就是啥,藏友们跟着风跑,谁名气大就信谁,自己心里没点数。结果呢,一遇到坑,两眼一抹黑,全靠运气。

那些附庸风雅的,一到关键时刻就露馅了,吵吵嚷嚷的,啥也说不出来。脾气急的,直接给人扣帽子、道德绑架;脾气好的,就成了“应声虫”,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伪专家、假拍卖、假货贩子,害了多少藏友啊!这局面啊,到现在还没彻底改变。为啥?因为还是有很多藏友迷迷糊糊的,跟着感觉走,行情不懂,鉴赏知识更是一窍不通。

所以啊,咱们民藏的精英们得站出来,带个头,把失去的“鉴定话语权”给夺回来!怎么夺?得靠真本事!收藏、鉴赏、考证、学习、研究,一样都不能落下!只有这样,咱们民藏界才能越来越强,越来越有底气!

收藏这门艺术,精髓全在一个“藏”字。古董文物虽是静物,但要让它们焕发新生,就得靠咱们收藏者的深厚功底和平和心态,既能让同行信服,也能让自己心安。

瞧瞧现在的古玩交流平台,那叫一个热闹,但热闹背后却是各执一词,谁也不服谁。你说你的宝贝真,他说我的才是宝,更有甚者,连拍卖行、博物馆的藏品都不放在眼里,只认自己那几百块“捡漏”来的重器。结果呢?谁也拿不出个让人信服的理儿,只剩下满屏的阴谋论和情绪宣泄。

真正的行家,往往高处不胜寒,能与之共鸣的人少之又少。但民间高手们啊,可别因此就恃才傲物,得学会放低姿态,带着大伙儿一起进步,让收藏之路越走越宽广。环境好了,精品古玩的流通自然更顺畅,接手的人多了,市场也就更加繁荣。

再说说拍卖行,这些年咱们中国艺术品市场那是风生水起,成了全球老大。但拍来拍去,就那么几件名品,买家也就那么几位熟面孔。不过啊,现在越来越多的民间藏品也开始崭露头角,被拍卖行接纳。这说明啥?市场正在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

但别忘了,这些成功的民间藏品背后,往往有团队的精心运作。资金、人才、市场认可,缺一不可。而那些没有团队支持,却眼力过人的藏友们,也找到了自己的舞台。自媒体、直播、微拍……他们通过这些新渠道,不仅吸引了粉丝,还积累了人脉和资源,实现了藏品的良性循环。

看到这些成功案例,是不是觉得心动了呢?但别忘了,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那些为了蝇头小利而卖假货、骗藏友的商家和藏友,最终只会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在这个民藏精英化、专业化、细腻化的时代,咱们得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藏品是硬件,文化和品德才是更高级的软件。在房地产式微、资金涌入艺术品市场的大背景下,如何把握机遇、成为下一个“时代宠儿”?就看你的智慧和行动力了!



0 阅读: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