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错在哪?人民日报对两个获奖者的评论,其实已经清楚表明

易风云 2024-03-26 11:56:13

最近网上看到很多人批判莫言,引起了我的好奇。其实从小我就特别喜欢文学,在上高中之前,不仅是四大名著和各类文学作品,我几乎把当时所有的武侠小说全部看遍了,在那个知识贫乏的时代,这些文学作品犹如一杯清水,滋润了我的人生世界。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可能是因为兴趣的原因,我很少接触到莫言的作品,对他的风格也不太了解。我相信国内大多数人也跟我差不多,很多人都是在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才对他以及他的作品有所了解的。所以,我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莫言的错并不在于他本人,也不在于他的作品,关键是在于他获得了这个奖项,而能够获得这个奖项的文学家口碑都不太好。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前苏联的几位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其作品大多数是对前苏联的批判。1970年,前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之际,带来的不仅有殊荣,更有漫天的怒骂非议。在苏联当局看来,索尔仁尼琴的作品迎合了西方社会反苏的心理,是不折不扣的“异议者”。正因为如此,于是索尔仁尼琴前往了西方社会,在那里他有众多的政治粉丝和数不清的书迷。但是到了西方之后,1978年,索尔仁尼琴在哈佛大学的一次演讲中,公开批评西方社会的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除此之外,索尔仁尼琴还多次批评西方社会的政治体制,认为西方式的民主完全不适用于俄罗斯社会。

本身想利用他对苏联的批判为宣扬西方的优越性,结果索尔仁尼琴却是一个逆骨,为此,他也遭遇了西方的强烈批评,不再受到西方的欢迎。1994年,苏联解体后,索尔仁尼琴越发的想念故国,历尽了千辛万苦,索尔仁尼琴坐上归国的列车。返回故国后,索尔仁尼琴看到的不是富裕和生机,而是物是人非、满目疮痍的俄罗斯社会。祖国的悲剧现状让索尔仁尼琴痛不欲生,他也同时改变了对前苏联的看法。至少在他看来,前苏联在冷战期间还是强大的,绝不会沦落为今天的惨状。为此,索尔仁尼琴面对自己过去的无知和肤浅,表示了深刻的忏悔:“我对不起苏联和苏联人民,我害了我的祖国俄罗斯。”前苏联有五位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全都是批评性文学。

与此相反的是,西方一些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则完全不同,有的是美国商业文化繁盛时期城市商人生活。有的是描写了中国农民的苦难生活,并以很多社会的黑暗面向世界传达一个信息,中国是贫穷落后的,社会主义制度没有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也有的是描写在资本主义国家,一些人通过努力,最后获得了成功,成就了一段美好爱情或者幸福人生的故事。反正就是一点,基本上所有的获奖作品中极少有批判西方制度和价值观的,只有歌颂、努力、奋斗和正义等等。而对于对立阵营的获奖作品,大多都是批判自己的祖国,揭露社会的黑暗面的内容。

那我们转回头看一看莫言的作品,其实跟前苏联的一些获奖的作家作品内容风格非常一致,也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才能够得到西方的青睐,不是么?所以说,其实莫言本身并没有错,作为一个作家,他从自己的观点来出发。通过自己的感受描写社会黑暗面,揭露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对于一些作家来说,是很正常的,这只是个人行为。但是这样的作品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个人偏见,并不能以点概面,更不能反映中国社会的客观现实,所以会给一些人形成一种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到国家形象。另外一点,这们的作品一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会给整个世界开了一扇观察中国社会的窗口,而从这个窗口里面,大家看到的不是美好,全都是一些阴暗面和社会的不堪,会给我国的国际形象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两个公司在竞标一个工程。一个公司的员工发现自己公司在竞标中存在一些问题,他选择向公司领导反映这些问题。公司也想要整改这些问题,但是由于客观原因,这些问题一时得不到改正。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员工反而向竞争对手透露这些问题,导致自己的公司在竞标中被对手打击或者超越,最后失去了竞标的资格。我们想一想,这样的员工我们是对他勇敢无私表示赞扬呢?还是对他进行批评教育甚至开除呢?那么我们回头看一看莫言的作品内容,其实也是这个道理。众所周知,我们建国初期一穷二白,别说是底层人民生活困难,出现了很多不可思议的现象,就是毛主席和周总理也是非常勤俭节约,他们的衣服都是补丁套着补丁。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底层社会的生活艰难可想而知,但是人与人不同,每个人不会都像革命先烈那样具备崇高的无产阶级思想和无私奉献的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底层社会出现一些阴暗面其实是当时的大环境所导致,国家也一直在致力于改善这种现象。但是由于经济发展及社会治理的客观原因,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尽善尽美。为了把祖国建设的更好,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大干快干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与此同时,我们一直在宣传我们的正面形象,通过这种方式来取得国际社会的认可,为我国在国际社会争取更多的朋友和支持,这是一种正常的手段。但是我们的作家却不一样,他们通过反映一些深刻的社会现象,来追求自己所谓的艺术效果,通过文学作品来反映社会的黑暗面,这是一种什么行为呢?我想大家都能够明白 。

所以说,其实国人批评和抵制的并不是莫言,而是这个奖项所代表的意义。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所谓的诺贝尔文学奖与和平奖其实已经变成了西方的一个打击对手的工具而已,已经失去了这个奖项最初的目的。我们比如说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二战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也能获得和平奖?奥巴马在其任内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军事干预、和叙利亚内战还能获和平奖?乱港分子黎智英和李柱铭还能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从这些获奖人和被提名的人选,我相信大家都能够明白里面的道理。

相对于莫言来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也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但是不仅网友们没有反对和抑制,反而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认为这是为国争光,为世界医学做贡献。人民日报也评论说:整个世界都在感谢青蒿素和科学,中国科学家也要感谢屠呦呦先生。但是对于莫言来说,人民日报的评论就非常的低调: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报道对于中国文学与世界读者之间的距离有着重要的意义,使得中国文学能够更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国。这两位获奖者从人民日报不同的评论,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差别。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