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经典讲演录》30:普鲁塔克《小加图》(下)

永哥历史 2024-10-31 03:06:45

1、在美国成立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就阅读的人数而言,《名人传》在美国是仅次于《圣经》的一本书。普鲁塔克的小加图故事在美国人中间深入人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把小加图看成“自由”的化身。更准确地说,在美洲殖民地,当自由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小加图成为一个宁愿为自由而死的悲壮象征。小加图这个人物成为“不自由,毋宁死!”的真实践行者。

2、普鲁塔克从中提炼出某些重要且永恒的东西,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读者背景如何不同,这些永恒的观念都能够激发公民美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自由的热爱。热爱自由代表的是人的尊严,而不爱自由,接受奴役则是人的耻辱,古代如此,今天仍然如此。

3、美国的建国前辈对罗马共和的了解主要来自文学、戏剧和小册子等材料,其中普鲁塔克的《名人传》是重要来源。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人对于罗马共和的理解变得更加多样化,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4、第一种是传统理解:这种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建国前辈的影响,特别是对小加图的赞赏。小加图以其简朴的生活方式和对罗马法制的捍卫而闻名,他坚决反对恺撒的独裁行为。这种理解强调反对专制独裁,认为小加图是反对独裁的象征,体现了通过限制行政权力和维护法治来提升社会和个人尊严的思想。

5、第二种是现代理解:这种理解更多地结合了最新的历史研究成果,既尊敬小加图的美德,也批评他未必是一个好的政治家。他们认为小加图是斯多葛哲学和老式罗马美德的混合体,但在政治妥协问题上显得固执,这在现代美国民主制度下被视为政治失败。

6、总的来说,现代美国人对小加图的理解和评价与当代问题意识紧密相关,特别是关于政治妥协的重要性。小加图的固执和拒绝妥协被视为导致罗马共和危机的原因之一,这对现代民主制度下的政治人物和民众来说,提供了一个关于必要时采取战术妥协的教训。

7、在18世纪启蒙时代的欧洲,小加图和西塞罗等罗马人物所体现的共和精神对启蒙哲人产生了深远影响。启蒙哲人通过这些罗马人物理解共和主义,将其视为一种象征性而非历史性的人物。小加图为了守卫共和不惜牺牲生命,这种共和主义精神在18世纪的欧洲虽未体现在实际政体中,但在理念层次上被广泛讨论。

8、18世纪的启蒙哲人对共和的理解与今天不同,他们更强调分权和法治,而非民主。康德等思想家认为,共和制通过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分离,避免了专制统治。他们也警惕民主可能导致的“多数人的暴政”。

9、古典共和主义是一种政治理念,其对立面是暴政。帝制,无论是否开明,都是将权力集中于一人之手,与人的自由为敌。例如,恺撒虽然能力超凡且对敌人仁厚,但因其成为罗马的独裁者,被共和主义者视为暴君。共和的基础在于分权和法治,破坏这一基础将导致共和的破坏和暴政的兴起。

10、18世纪初,艾迪生的戏剧《加图》使罗马共和理念广为人知。剧中,小加图是抵抗恺撒暴政的共和主义象征,其斯多葛主义美德与罗马公民美德相结合,为自由不惜一死。然而,艾迪生在普鲁塔克的基础上增加了小加图对家庭和爱情的关怀,以平衡其顽固和执拗的性格。

11、古典共和主义包含社会与个人之间的紧张关系,这种关系是其不可避免瓦解的原因之一。共和主义不是一种国家政府形式,而是一种哲学和政治理念,难以在现实中复制。古典共和主义对民众的美德要求不切实际,普通人难以达到。小加图的高道德要求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而罗马的民粹领袖如格拉古兄弟和恺撒则能轻易煽动民众。

12、托马斯·杰斐逊认为,如果人民不觉悟、不开化,即使有小加图这样的共和主义者,也无法实现共和理想。他强调,只有像美国人这样具有共和美德的人民,才能真正实现共和理念。

13、18世纪欧洲启蒙哲人对小加图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他的斯多葛哲学义举和对自由的捍卫。法国哲学家如伏尔泰和孟德斯鸠对小加图的罗马美德表示赞赏,但也批评他的固执和懦弱。随着法国革命的临近,古典共和理念逐渐从理论转向实践,马布利等哲学家对罗马共和国的失败和小加图的美德进行了现实主义的评价。

14、卢梭是小加图共和理念的主要诠释者,他认为小加图代表了美德与行动的结合,是革命者的理想象征。卢梭在《新爱洛漪丝》中通过于丽的对话,强调了学习高尚历史人物的重要性,特别是小加图和雷古鲁斯。

15、然而,18世纪的普通民众对帝制并无不满,他们更关心日常生活。这种民情现实在今天依然存在,共和理念和公民美德主要在知识水平较高的人群中产生影响。2003年的电视剧《走向共和》虽然在中国知识人士中引起轰动,但收视率低,反映了共和理念在大众中的陌生和遥远。

16、普鲁塔克的《名人传》主要关注历史人物的性格和教育背景,而非历史事件。他认为教育对人物性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并强调哲学教育在塑造人物性格中的关键作用。普鲁塔克特别关注罗马名人的教育,因为罗马缺乏希腊式的教育,尤其是哲学教育。

17、在《名人传》中,普鲁塔克通过对比希腊和罗马名人来展示不同教育背景对人物性格的影响。例如,小加图和福基翁的对比展示了斯多葛主义教育对小加图性格的极端影响,而西塞罗则代表了另一种政治家的形象,他懂得妥协,但也被批评为过于实用主义。

18、普鲁塔克认为,小加图的美德来自他的天性而非教育,而西塞罗虽然天资聪颖,但由于教育缺陷导致的爱慕虚名,使其在政治上屡屡失败。通过这些对比,普鲁塔克展示了教育和个人性格在历史人物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9、普鲁塔克是一位柏拉图主义者,他对西塞罗的评价并不高,认为西塞罗虽然学习过柏拉图主义,但并未真正掌握哲学家应有的内敛和内心安宁。相反,普鲁塔克认为小加图更像一位哲学家,尽管小加图在小事上过于计较且缺乏学习天分,但他的志向高远。普鲁塔克对小加图自杀的描述暗示了其行为的非必要性。

20、普鲁塔克对小加图的评价虽为一家之言,但基本被广泛认可。西塞罗是最早维护小加图声誉的人,称赞其严正和自杀行为。两人虽有保留,但都是正直坦率的人物。罗马帝国初期,小加图的美德受到有所保留的称赞,维莱伊乌斯·帕特尔库鲁斯和卢坎等历史学家和诗人对其高度评价。

21、普鲁塔克在《名人传》中对小加图的描述冷静持平,既赞扬其美德,也指出其与时代的格格不入。普鲁塔克的观点影响了后世对小加图的评价,既可视为赞扬也可视为批评。以现代眼光看,古代道德楷模虽有突出美德,但并非完人,我们应欣赏不同人的不同素质和性格。

22、小加图因其诚实和高贵而令人钦佩,他坚定遵循罗马共和和美德理想,甚至为此牺牲个人和罗马人民。他的品格连敌人恺撒也钦佩,启蒙时代思想家和美国建国先贤们视其为共和和自由的象征,值得我们今天铭记和了解。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