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台湾后施琅成了土皇帝,留下的遗产让子孙后代二百年吃喝不愁

爱吃凉历史 2024-10-18 03:41:45

1683年,施琅率领清军击败了台湾的郑氏军队,完成了康熙皇帝统一台湾的夙愿。然而,战后的施琅并没有满足于军事上的胜利,他很快将目光转向台湾的丰饶土地。那么,这位曾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究竟是如何从一名军人蜕变为坐拥大量财富的“土皇帝”?他的子孙后代又是如何靠着这笔遗产,世世代代过上吃喝不愁的日子?

顺治九年的政治风云

1652年,随着郑芝龙的降清,曾德这位原本在郑氏军中拥有一定地位的将领,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境。郑成功对军队进行了一系列的权力重组,这些变动直接影响到了曾德的军事职责和影响力。

正值这时,施琅,另一位曾与曾德并肩作战的郑氏旧将,因政治纷争被剥夺了兵权。施琅的失势为曾德提供了重新获得重视的机会。施琅虽然失去了直接指挥兵权,但在郑成功的势力范围内仍然保持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连接。

曾德开始积极地接触施琅的旧部和支持者,施琅得知曾德正在利用自己的名义和过去的关系网在郑成功的军队中活动,施琅感到了威胁。他无法接受这样的背叛,尤其是在自己被削去兵权后,任何形式的不忠都可能加剧他在军中的不稳定状态。一次短暂的混战后曾德被迅速带回施琅的营地,随后不久便被秘密处决。

因此,郑成功在得知曾德被施琅秘密处决的消息后不久,下达了密令,决定亲自制衡施琅的势力。他选择了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日期——五月二十日,派遣精锐部队前往施琅的住处。

当施琅的住宅被郑成功的兵力团团围住时,施琅及其父亲施大宣都被迅速拘捕。施琅和他的家人被囚禁起来,准备进一步审讯。然而,施琅在被捕后并未立即失去所有希望。他的部分亲信和一些当地居民,对施琅还抱有忠诚和同情。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这些忠诚的亲信和居民发动了突袭,成功地将施琅从郑成功的拘留地救出。施琅在这次逃亡中几经周折,最终成功逃离台湾,来到了大陆的清朝管辖区。在这里,施琅被清朝的官员接收,并得到了庇护。

施琅的复仇与背叛

施琅逃到大陆,进入清朝的管辖区后,很快得知了父亲施大宣和弟弟施显被郑成功处决的消息。这一噩耗传来时,他当即决定彻底与郑氏家族划清界限,投靠清朝。

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但这一年也是郑成功生命的终点。他在台湾病逝后,郑氏的接班人是他的儿子郑经。郑氏家族虽然仍然掌控台湾,但面对的是逐渐强大的清朝,以及施琅这样一个对郑氏恨之入骨、且军事才能突出的敌人。

施琅在清朝的地位逐步上升,他的军事能力得到了清廷的重视。1662年,清廷正式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福建水师提督的职责,主要是负责沿海防务,特别是对付仍然占据台湾的郑氏政权。在施琅的领导下,清朝水师的实力逐渐增强,而他的责任则是在海上对郑氏的舰队形成威胁,打击他们的势力,防止台湾与大陆沿海的联络与资源供应。

施琅作为福建水师提督,驻扎在海澄。这是个至关重要的战略地点,靠近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他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阻断郑氏从大陆获取物资和兵员的渠道。

施琅派遣舰队定期巡逻,并多次与郑氏海军发生小规模的冲突。这些行动并没有引发大规模的战斗,但却让郑氏在台湾的孤立局面愈加明显。

清廷也没有放弃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施琅驻扎海澄期间,清朝多次派人前往厦门,与郑经进行谈判。清廷希望郑经能够接受招抚,放弃对抗,成为清朝的附庸国。然而,郑经坚持自己的条件,他只愿意在不剃发、不登岸的情况下称臣纳贡,希望保留台湾的自主性。双方的谈判因此屡次破裂,未能达成协议。

台湾的权力交替与施琅的上升

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突然病逝,郑氏政权内部陷入动荡。郑经的次子郑克塽年仅12岁,被推举为新的领袖。年幼的郑克塽无力掌控局势,这一动荡时期让清廷看到了机会。施琅的势力此时已经十分强大,他与福建总督姚启圣、大学士李光地联手上奏康熙帝,认为这是统一台湾的绝佳时机。郑氏家族的统治显然已经走到衰败的边缘,郑克塽年幼无力统治,而内部的士气也因郑经的去世而低迷。施琅和姚启圣向康熙提议,趁此机会发动武力攻台,以彻底结束郑氏割据的局面。

康熙帝接受了施琅的建议,并给予了充分支持。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下达了武力征讨台湾的命令。施琅作为福建水师提督,立即开始准备攻台的军事行动。施琅精心策划,调集了数百艘战船,训练士兵,配备充足的武器和粮草。

六月十四日,施琅一声令下,数百艘战船从福建海岸启航,浩浩荡荡地驶向台湾方向。施琅的目标十分明确,首先要夺取澎湖群岛,掌握制海权,然后进攻台湾本岛。

在接近澎湖的过程中,施琅的舰队遭遇了郑氏军队的抵抗。由台湾大将刘国轩率领的郑氏水军在澎湖附近布防,准备抵挡清军的进攻。刘国轩是郑经的得力将领,曾在许多战役中表现出色,此时他肩负着保护台湾的重任。他带领郑氏军队在澎湖海域集结,试图以海上优势阻止施琅的舰队靠近。

然而,施琅早已做好了应对策略。他的舰队在海上展开阵型,利用火炮猛烈攻击刘国轩的船只。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清军水师表现出了强大的火力和灵活的战术。施琅指挥若定,利用风向和海流的优势,迅速压制了郑氏水军的抵抗。刘国轩的舰队在这场激烈的海战中,节节败退,损失惨重。清军的火炮精准打击了郑氏军队的多艘战船,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刘国轩见大势已去,决定撤退。他指挥残余的船只迅速撤回台湾本岛,试图保全实力,等待下一步的防守。

施琅在澎湖取得胜利后,立即着手巩固澎湖的防务,确保后方的稳定。施琅命令部队加紧修建防御工事,同时将主力舰队停泊在澎湖,随时准备发起对台湾本岛的进攻。

刘国轩退守台湾后,郑氏政权内部局势更加紧张。年幼的郑克塽无力组织有效的反击,而郑氏军队士气低落,经过澎湖一战,已经失去了斗志。施琅的胜利给清军带来了极大的鼓舞,清廷决定加快统一台湾的进程,施琅也趁机加紧准备,计划在适当的时机发动总攻。

随着施琅的军队不断向台湾本岛逼近,郑氏政权的末日逐渐到来。康熙二十三年,清军最终攻占台湾,结束了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施琅的“侯租”与末代影响

施琅成功攻占台湾后,清廷立即对台湾实施了全面的统治。台湾自古以农业为主,大量的田地成为了施琅的战利品,这些土地大多集中在南台湾的开垦区。清廷将这些田地分给了施琅,以表彰他在统一台湾中的贡献。这些田产被称为“施侯租田园”,其面积之广,占据了南台湾开垦土地的将近一半。

施琅获得这些田地后,将其作为自己的私人财产,他不亲自耕种,而是将土地租给农民,收取租金。这些土地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肥沃,农民辛苦耕作,施琅则坐享其成。

除了台湾的田产,施琅还将目光投向了澎湖。澎湖群岛自古以来以渔业为生,岛上居民大多是渔民,生活较为贫困。施琅利用他的地位和权势,向澎湖的渔民强行收取“规礼”,即所谓的保护费。渔民们要想在海上捕鱼,必须向施琅的部下缴纳一笔费用,才能获得在海上作业的“安全保障”。

施琅通过这些方式,积累了大量财富,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将从台湾和澎湖获得的财富带回故乡泉州府,开始大规模修建园林。施琅在泉州的园林不仅数量多,而且每个园林都有独特的主题。这些园林成为了他炫耀财富和权力的象征,每当有官员或地方豪强来访时,施琅都会带领他们参观这些园林,借此展示他的实力。

泉州的百姓对施琅修建园林的举动议论纷纷,施琅为了建造这些园林,不惜征用农田,将土地改作私人庭园,甚至还强迫附近村民参与建造。施琅的园林规模如此之大,以至于清廷的其他官员也有所耳闻,一些人对此表示不满,认为他过于贪婪奢侈。

施琅在台湾的统治手段虽然帮助清廷稳固了对台湾的控制,但他对当地民众的剥削和压榨,特别是在台湾和澎湖强取豪夺,给他留下了负面的历史评价。台湾的农民和澎湖的渔民在他统治下过得非常艰难,虽然他们无力反抗,但这种压迫给施琅的名声带来了不小的损害。

即使在他死后,施琅的“施侯租田园”依然存在,这些田产的租金继续被他的后代世袭管理。清朝的官府则充当中介,帮助施琅家族收取这些租金,并将其送到北京转交给施琅的后人。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台湾被日本占领,“施侯大租”才最终结束。施琅通过土地租赁和向渔民勒索“规礼”积累的财富,成了他统治台湾的经济基础,也为清廷直接管理台湾提供了支持。然而,他的贪婪和奢侈的行径,使得他在历史上的评价颇具争议。

参考资料:[1]连心豪.施琅研究若干问题辨析[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8(1):31-41

0 阅读: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