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钟华:被戏谑“最孤独”外交官,坚守孤岛3年,一人撑起大使馆

香寒阅览趣事 2024-11-21 02:05:05

外交可不是穿西装喝酒那么简单的事。

这就像一场不见血的较量,需要用智慧、胆量和毅力去应对。

在这场看不见的战场上,中国外交官们用他们的汗水和心血,守护着国家的利益,维护着世界的和平。

而吴钟华,这位曾独自一人在太平洋孤岛上坚守三年的外交官,他的故事,正是中国外交精神的生动写照。

一位外交官的诞生

1939年,他出生在一个动荡的年代。

尽管生活艰辛,父母却始终重视教育,希望他能为国家做出贡献,因此为他取名“钟华”,寓意“忠于中华”。

新中国成立后,吴钟华一家人的生活安定下来,他更加努力学习,没有辜负家人的期望。

那年十九岁,他凭借出色的成绩成功踏入南开大学的校门。吴钟华没有盲目追求热门领域,反而选择了当时不太热门的外交专业。这决定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经过仔细考虑的。

他敏锐地意识到,外交在国家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他希望能够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国家贡献力量。

信息来源:鲁滨逊式传奇外交官:独守荒岛3年,一个人撑起中国大使馆——上观新闻

在南开大学的学习生涯中,吴钟华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不仅学习了外交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广泛涉猎各国文化和历史,为日后的外交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吴钟华毕业后,凭借自己出色的能力,成功加入外交部。

初入外交部,他并没有被眼前的成就冲昏头脑,反而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身与优秀外交官之间的差距。

他明白,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光有学问还不够,还得有宽广的心胸、平和的态度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本事。

为了弥补自身的不足,他虚心向老一辈外交官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外交技巧。

他深知语言是外交的工具,因此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学习外语,最终掌握了多国语言,能够与外国友人进行无障碍交流。

他还注重在各种场合练习外交辞令,力求做到言辞精准、逻辑清晰、表达得体。

1983年,吴钟华加入了我国驻联合国代表团,从此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开始备受关注。

在联合国的工作经历,让他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复杂的国际事务,也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国际政治的残酷现实和外交工作的艰巨性。

这位外交官在众多国际交流中表现抢眼,彰显了中国外交家的风范,为国家利益出力不少。

这段经历也为他日后出使基里巴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外交策略与个人坚守

信息来源:最“孤独”的中国外交官:独守岛国3年,住草房喝雨水,一人撑起大使馆——时代邮刊

基里巴斯位于太平洋中部,由33个珊瑚岛屿拼凑而成,土地有限,资源稀缺,经济基础薄弱。

1980年,中国与基里巴斯正式建交。

只是由于基里巴斯的特殊情况,我国最初并没有在那里设立大使馆,而是由驻斐济大使兼任基里巴斯大使。

这种外交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深入开展双边合作。20世纪80年代末,台湾当局加紧了分裂活动,试图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的假象。

李登辉之流开始拉拢一些小国,基里巴斯也成为了他们的目标。

李登辉派遣特使前往基里巴斯,以两架波音737飞机为诱饵,企图与基里巴斯建交,以此换取基里巴斯在国际场合支持“台独”。

当时正在斐济处理外交事务的吴钟华,敏锐地察觉到了台湾当局的阴谋。

他多次前往基里巴斯,与基里巴斯政府官员进行沟通,揭露台湾当局的真实意图,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经过一番斡旋,吴钟华成功粉碎了台湾当局的阴谋,维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吴钟华一到斐济就赶紧向外交部报告了基里巴斯的情况,并提出了在基里巴斯开个使馆的建议。

他认为,设立大使馆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台湾当局的再次渗透,更可以加强中国与基里巴斯的联系,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

他的建议得到了外交部的采纳,1990年2月24日,吴钟华被任命为中国驻基里巴斯首任大使。

这可是份荣耀的任务,但也挺棘手的。因为种种原因,基里巴斯那边只能派吴钟华一个人过去。

这意味着他将独自一人承担起建立大使馆、开展外交工作的重任。来到基里巴斯首都塔拉瓦后,吴钟华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寻找合适的馆舍。

由于基里巴斯的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匮乏,要找到一处符合大使馆标准的场所并非易事。

在当地警方的帮助下,他终于租到了一间简陋的平房,作为大使馆的临时办公地点。

房间里空空荡荡,没有任何装饰,只有一张桌子、几个椅子。

1990年2月28日,中国驻基里巴斯大使馆开馆招待会正式举行。

从清晨开始,吴钟华就忙得团团转。他既要负责接待来宾,又要安排会场,还要兼顾主持人的角色。

基里巴斯总统夫妇及各国驻基里巴斯大使参加了晚宴。

看到吴钟华一人操办了整个招待会,宾客们都对他表示赞赏和敬佩。

招待会上,吴钟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表达了中国政府对发展中基友好关系的真诚愿望。

他还特意准备了中国罐头招待客人,要知道在基里巴斯,这种罐头对缺物资的当地人来说,可是个不小的享受。

许多客人在离开时,还将没吃完的罐头带走。

送走最后一位客人,已是深夜。吴钟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房间,双腿僵硬,衣服湿透。

但他顾不上休息,立即将招待会的情况记录下来,并向外交部汇报。

直到这时,他才终于可以喘口气,享受片刻的宁静。然而,新的挑战还在等待着他……

在“世界尽头”的生存与坚守

信息来源:大使的另一面:就算孤独一人,也要守护祖国的领土——青年文摘

稍作喘息后,一波又一波的困难又来了。

3月2日,基里巴斯警方突然来到大使馆,告知吴钟华大使馆附近发现了一枚二战时期遗留的未爆炸弹,需要紧急拆除,要求他立即撤离。

基里巴斯曾是二战太平洋战场的重要据点,美军为了夺取日军控制的岛屿,曾投下了大量的炸弹。

不少炸弹没引爆,就那样藏在土里,随时可能成隐患。

吴钟华心里头更在意的是大使馆里的秘密文件和那些国家用的钱,虽然也对安全有点儿顾虑。

这些文件关系到国家利益,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在确认保险柜完好无损后,他才跟随其他居民一起撤离到安全地带。

炸弹拆除后,吴钟华立即返回大使馆,确认文件和经费安全无虞。这事儿让他明白,大使馆的安保真得加强重视。

经过慎重考虑,他决定将大使馆搬迁到更安全的地方。新的使馆选址在一处相对偏僻的地方。

吴钟华亲自搭建了一个简陋的草屋,用作新的办公地点。

基里巴斯的贫困程度远超他的想象。物资匮乏,生活条件艰苦。

作为北方人,他很难适应以海鲜为主的饮食习惯。

为了提高饮食水平,他偶尔会去山里挖些野菜,也会把树叶加进汤里。遇到生活上的难题,吴钟华没选择逃避,而是鼓足了劲头。

同时接二连三遭遇的偷盗事件,让吴钟华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为此他养了一条狗,作为自己的“警卫”。

他把所有资料都整理好存档了,还编了个详细的清单,方便以后查资料和传给新人。

从此,一人一狗,相依为命,共同守护着这座简陋的大使馆。

情感的交汇与使命的融合

1990年6月25日,是中基建交十周年纪念日。

为了庆祝这个重要的日子,吴钟华决定举办一系列活动,向基里巴斯人民展示中国的文化和发展成就。

他自己一个人负责了整个活动的策划、组织和执行。

从搭建场地、试播电影,到设计展览、准备宴请,他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基里巴斯外交部希望吴钟华能够起草一份文件,当时已是深夜,吴钟华接到请求后,立即开始工作,第二天一早就将文件送了过去,展现了极高的工作效率和敬业精神,赢得了基里巴斯外交部的赞赏。

建交十周年庆祝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中国电影周、中国建设成就图片展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基里巴斯民众前来参观,加深了他们对中国的了解。

吴钟华还拍摄了大量照片,并整理了活动的相关文件,作为珍贵的历史资料保存下来。

同时在基里巴斯的三年,吴钟华始终坚守岗位,从未回国探亲。

即使在得知父亲去世的噩耗时,他仍然强忍悲痛,继续工作。直到晚上回到住所,他才终于忍不住放声痛哭。

辉煌的落幕与新的开始

三年的孤岛生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也充满了收获和感动。

吴钟华在外交工作中表现出色,为中基两国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石,赢得了基里巴斯人民的爱戴和友情。

他的事迹,体现了中国外交官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1992年,吴钟华结束在基里巴斯的任期,启程回国。

离开前,他在使馆门口亲自把那面五星红旗升了起来。

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仿佛在为他送行,也象征着他光荣使命的完成。

回到祖国后,吴钟华并没有停下脚步。两年后,他再度赴美,在美国洛杉矶继续为中国外交贡献自己的力量。

毫不夸张的说。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外交事业,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世界的和平发展,默默地奉献着。

笔者认为

事实上,吴钟华的基里巴斯三年,只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缩影。

千千万万的中国外交官,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谱写着中国外交的辉煌篇章。

他们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继续砥砺前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