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非税收入惊人增长,我们该喜还是忧?

绿蕊评这个趣事 2024-12-20 02:19:16

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中国的非税收入已经达到了惊人的3.7万亿元,同比增长17%,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2023年全年的3.566万亿。其中,10月和11月的非税收入增速均接近40%,创下了历史新高。

这一增长背后,是全国各地罚没收入的激增,反映出地方政府在财政压力下的无奈选择。从历史数据来看,中国的非税收入从2010年的1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万亿元,仅用了11年时间就增长了三倍。

这一增长速度不仅超过了GDP的增长,更是将居民收入增速远远抛在了后面。如果这一趋势持续,2024年的非税收入有望突破4万亿元大关。然而,这种增长并非全是好消息。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增加罚没收入,不惜采取极端手段,如跨省追捕企业家、“以罚代刑”等,这些行为不仅引起了企业家的不安和恐慌,也严重影响了市场秩序和营商环境。

国务院对此现象高度重视,总理李强强调要强化执法监督,关注罚没收入异常增长等问题,并及时纠正有问题的执法行为。国务院还计划在2025年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严查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的违规行为。

人民日报也发表文章,强烈谴责“远洋捕捞”式违规执法行为,呼吁必须依法依规予以清除。文章指出,这种行为严重侵害了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侵蚀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是对法治的破坏,也是对营商环境的污染。

今年非税收入的快速增长,与地方政府财政困境密切相关。疫情和房地产转型的双重打击下,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大幅下降,而人员工资、社保和疫情防控等刚性支出却在增加,导致收支严重倒挂。

此外,前些年大规模城市建设欠下的债务,使得不少地方政府财政处于崩溃边缘。公检法的趋利性执法也是非税收入增加的原因之一。罚没收入可以在不同部门之间分配,执法机关和个人都能从中获利,这导致了执法机关和个人具有强烈的执法积极性。

一些地方公安养了规模庞大的辅警,这些辅警人员的工资都必须靠罚没收入来支付,因此具有很强的罚款冲动。非税收入的大幅增加对企业家和普通民众都是伤害,也损害了经济发展环境和政府的公正形象。

类似“内蒙古警察远赴海南执法”、“农户运1500元柴油自用罚款3万”、“交警凌晨5点贴罚单”等新闻频出,让人看到了罚款经济的疯狂。现在是时候对这种现象进行严格管理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