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印度在世界反霸权和多极化进程中倒向西方的态势越来越明显,中印未来爆发武装冲突的风险正在增加。
【中印边境坦克对峙旧照】
一些军事专家也开始对中印冲突的规模和形态做出预测,考虑到中印两国巨大的军事差距,冲突一旦发生,印军很可能成为解放军的背景板。
中印冲突规模不大中国是亚洲第一大国,而印度也号称南亚第一大国,为什么会说这两个国家冲突规模大不起来呢?
这是因为相比中国,印度的军事力量投送能力远远不及。
【印度山地部队】
战争很可能在规模出现升级以前就已经结束了,印度和中国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
中印冲突一旦爆发,双方的主要战场就是地面和空中,而且由于战场处于高原山地,同时能够展开的作战力量本就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也就限定了冲突的规模。
中国几十年来一直在提升解放军的高原作战能力,包括列装专司高原山地作战的先进装备,并强化高原的部队机动和投送能力。
【中国军网曝光的解放军高原实战实训】
而印度在这方面的建设和投入几乎为0。
举个例子我军列装的15式轻型坦克就是一种典型的高原山地作战装备,其重量轻马力大,在高原环境下动力几乎没有任何衰减。
而印军不管是T-72B还是T-90S,上了高原能不能发动都不好说,双方一旦遭遇,将是15式轻型坦克对印军坦克一边倒的屠杀。
【15轻坦】
同样考虑高原作战的还有解放军的Z-20和WZ-21,这两种直升机都要求具备高原飞行和作战的能力。
而印军并无这类装备,解放军在战场上的近距支援能力将远远超过印度,直接掌握地面战斗的主动权和最终胜利。
印军的溃败将会非常迅速,1962年印度的战败不但会重演,而且速度还会更快,解放军取得的战果也会更大。
地面战斗的胜利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制空权的夺取,而中国空军同样拥有极为明显的不对称技术和人员优势。
【印媒曝光中印边境机场已部署歼20】
解放军在中印边境机场已经部署了歼20和歼16这样的先进战机,相对印度空军拥有半代到一代的技术优势,而且中国飞行员的技术也更加精湛。
印度空军一线单位的年均训练飞行时长仅为120小时,但中国空军年均训练飞行时长在200到220小时左右,仅有美国空军达到这一水平,印度与其差之甚远。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印冲突的规 模很难出现真的升级,中国具备完全把控战争规模和走向的能力,印度一意孤行同中国爆发冲突,最后只会引火烧身。
【印军】
中印冲突或将重新定义现代战争印度在中印冲突中的胜算几乎都寄托在印度空军上,他们自己也知道陆军肯定不是解放军的对手。
为了获得空中优势,印度还斥巨资从法国购买了阵风F3.R战机,单价高达3亿美元,印度寄希望于这种四代半战机可以依靠先进空空导弹一定程度上对抗解放军的五代机和四代半战机。
【印度空军】
但这样的想法显然是徒劳无用的,四代半战机能不能威胁五代机,在合理可靠的空中体系支持下,其实是可以做到的。
但问题是,印度空军发展建设那么多年,都没有建立一个哪怕比较基础的空中作战体系,作战完全依靠战机机体和导弹的性能。
阵风F3.R在四代半战机中算是非常先进的型号,而且印度订购的版本配置非常高,战斗力绝对不算弱。
【印度空军】
但问题是现代空战已经进入体系化时代,而中国空军又是目前世界上体系化程度最高的空中力量,印度完全无法与其较量。
印度阵风一旦升空,将立即被中国空军的的空警500捕捉,接下来中国空军的选择非常多,空警500可以引导歼20这样的五代机在隐身静默状态下锁定并攻击阵风。
从导弹发射到击落对方,歼20甚至可以做到完全不暴露自身位置。换句话说印度战机将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遭到击落。
如果歼20有其他踹门任务在身,空警500也能为歼16/歼10C这些四代战机提供态势感知优势,使其先敌发现先敌发射。
【空警500】
中国空军现役PL-15是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主动雷达中距弹,我军战机先手发射导弹后,就能直接进行规避机动,预防印度战机的还击。
印度战机在第一波BVR超视距阶段交战中就会被解放军战机完全压制,解决完印度空军的阵风,其余印度战机也就不足为虑了。
不管是苏30MKI还是米格29,都和中国战机技术差距太大,在空中毫无胜利的可能,掌握战区制空权以后,解放军就可以利用精确制导弹药从空中支援地面战场。
【印军的苏30MKI】
印军在中印冲突一线部署的火炮/导弹阵地都会成为中国空军有优先摧毁的目标,面对印军的野战防空系统,歼16D以及其他大型飞行平台改装的电子战机会对其进行持续压制,直到对地弹药将其完全摧毁。
地面单位会伴随空中打击快速突破印军防线,并对前线印军进行分割包围,将其彻底歼灭,战争结果究竟会如何,将完全取决于解放军的战略目标。
是彻底消灭印度的军事力量,确保其无法再对中国形成威胁,还是有限震慑,迫使其放弃西方阵营,中国将获得左右战争结局的主动权。
资料来源:
【1】印度击落自家飞机,是与巴较量时一次“大错误”,惩处两名军官 | 北晚新视觉.北晚新视觉.2019-10-05 [引用日期2020-11-26]
【2】刘金质,梁守德,杨淮生 主编.国际政治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第2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