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知名药企某某堂的仁丹再次卷入汞中毒的风波。
事情是因为一对德国夫妇,女的是个中国人,两人平时去海边游泳的时候会吃点仁丹预防中暑,结果他们在体检时发现体内汞严重超标,接受排汞治疗的同时,她将服用的仁丹拿去送检,国外检测报告显示,汞含量高达9729.985mg/kg,以国内标准来看,超标近5万倍,原因是仁丹含有朱砂,而朱砂就是硫化汞。
事件曝光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有人说朱砂不能乱吃,对身体有害,也有人说朱砂是无毒的,跟有毒的汞不一样,还有人说离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那么,朱砂究竟有没有毒,药物中的毒是怎么来的?
汞的三种存在形式大自然中,汞有三个不同类型的存在形式。
第一种是甲基汞,又叫有机汞,主要存在于鱼类和贝类,经常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容易被胃肠道吸收。这种汞的毒性最强,中毒的话会造成视力丧失、动作不协调、肌无力等,如果胎儿接触了甲基汞,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永久损害,影响认知、思维、记忆、注意力等。
第二种是元素汞,它在常温下是液态金属,俗称水银,就是体温计里面银色的东西,毒性没有甲基汞那么大。很多人觉得误服水银很可怕,其实水银在肠胃里面不太容易被吸收,很快就会排出体外,只要量不大,不是长期服用,一般危害不大,除非误服后血汞超标,才需要用二巯基丙磺酸钠驱汞治疗。元素汞真正容易让人中毒的是受热后的气态形式,一旦吸入气态汞,就会在肺部扩散入血,附着在血细胞上进而破坏大脑和所有器官,甚至直接让人瘫痪,而且气态汞密度比较大,无法随呼吸排出。
第三种形式是硫化汞,又叫做无机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朱砂,是自然界汞最主要的存在方式。无机汞相对甲基汞和元素汞来说毒性是最低的,但并不等于完全无毒,而且可以被胃肠道吸收,中毒症状包括皮疹、皮炎、情绪波动、记忆丧失、精神障碍、肌肉无力等。但吃到胃里的硫化汞,即使在胃酸环境下溶解量仍非常非常微小,化学性质十分稳定,就好比捡一颗石头扔进纯净水里所溶解的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这也是说硫化汞有毒就是离开剂量谈毒性的缘由。
朱砂的毒在哪里?我国传统医学中,朱砂入药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记载:朱砂主含硫化汞,功能为清心镇惊,安神,明目,解毒。本品有毒,不宜大量服用和少量久服。
古代术士给皇帝炼丹,经常会用到朱砂,丹药刚从炉里炼出来时外面覆盖均匀的白色光泽,看起来就很像仙丹,但喜欢服用丹药的皇帝非但没有一个长生不老,寿命通常还非常短,甚至有大量服用后一命呜呼的,问题可能就出在朱砂上。
既然朱砂中的硫化汞不会被人体吸收,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为什么还会有毒性呢?
原因就在于硫化汞的纯度不够。事实上,硫化汞不管在开采还是炼制过程中,都会混合入微量其他形式的汞,例如元素汞等。此外,朱砂还常夹杂雄黄、磷灰石、沥青质等杂质,其中含有的砷、铅、锑等元素都对人体有害。
有研究指出,朱砂在高温加热到一定程度后,会大量释放元素汞,这也是工业生产汞的方式。由于工艺水平不足,药物生产过程中,硫化汞会因为高温生成少量元素汞,如果质检把关不严,加上长期用药,就有可能发生汞中毒。
因此,所谓的无毒是指纯净的硫化汞,而朱砂无论是天然的还是后期经过加工,都有微毒性,不能长期服用,也不能加热服用,而且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服用朱砂药要注意什么?很多中药都有使用朱砂作为原材料,临床上确有个别服用者发生汞中毒的情况,在症状不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并不能一下子感觉到自己中毒,但人体内的汞需要几个月才能排出,排出之前可能已经对身体造成无法逆转的伤害。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仅对朱砂的用量提到0.1-0.5g,并没有对汞含量作明确规定,因此亟待一个比较详尽的毒性研究和药性研究,完善这一空白。
另一方面,很多含朱砂的中药说明书标注的不良反应都是“尚不明确”,这是最容易误导服用者的问题。
例如某某堂的仁丹是一种OTC非处方药,不需要任何医生处方就可以随便买到,很多人购买、服用前都没有经过专业中医师的辨证,明确自己是否真的适合服用,肝肾是否有问题。说明书里写的用法用量是一次十到二十粒,却没有说一天可以使用多少次,一天最多能吃多少量,更不知道服用多久就要化验一下肝肾功能等等。是药三分毒,何况这是真有毒的药物,就算毒性比较低,它的危险性也不应该被忽略。
作为消费者,如果真的想使用含朱砂的药物,一定要知道它可能含有一定毒性,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影响,因此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不要因为是中药、非处方药,说明书没写不良反应,就认为它无毒无害无副作用,就随意擅自服用。建议非必要能不用最好不用。夏天预防中暑,吹风扇、吹空调的效果比吃任何药物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