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良房与藤原基经:日本平安时代摄关政治的父子档

映天评历史 2024-04-26 21:04:33
藤原良房开人臣摄政之先河

书接上回,承和之变后,藤原良房开始掌握实权,藤原北家子弟陆续占据朝堂要职,藤原氏势力突飞猛进。

公元848年,藤原良房升任右大臣,权力进一步得到加强。

公元850年,自幼体弱多病的仁明天皇身体难以为继,决定退位,太子道康亲王(藤原良房的外甥兼女婿)继位,是为文德天皇。

不久,仁明天皇去世,两个月后,64岁的太皇太后橘嘉智子也随之去世。藤原良房再也无人可以压制。

同年,藤原良房强迫文德天皇册立刚刚9个月大的外孙惟仁亲王(母亲是藤原明子,藤原良房与嵯峨天皇之女源洁姫的女儿)为皇太子。

文德天皇与乃父一样,自幼体弱多病,难以正常理政,于是藤原良房得以专擅朝政。

文德天皇别看身体不咋地,后宫倒是极为热闹,单是为其孕有子嗣的女人就有18个,而藤原氏出身的也有六七个,共有30多个子女,如此高产,身体能好就鬼了。

公元857年,藤原良房晋升为从一位太政大臣(顶级官职),成为第一个非皇族担任此职之人。

藤原南家的藤原仲麻吕在淳仁天皇时期曾担任太师,相当于是太政大臣。因为当时朝廷将大量官职改为汉名,所以其实藤原仲麻吕才是第一个非皇族出身的太政大臣。

公元858年,32岁的文德天皇突然暴毙(死因不明,有怀疑藤原良房为了进一步夺权而实施了暗杀),9岁的惟仁亲王即位,是为清和天皇,年号贞观(这个在中国意义非凡的年号,鬼子还真敢用!脸够大!心够野!)。

天皇年幼,无法亲政,身为外公的藤原良房义不容辞地承担了守护辅佐外孙的重任,实际掌控朝政,成为事实上的摄政大臣。

此后数年,藤原良房把持朝政,排除异己,其势力愈发庞大,这自然引起了朝中一些贵族集团的不满,只不过碍于藤原良房的滔天权势,不得不忍气吞声,静待时机。

公元866年某日夜,皇宫太极殿前的应天门突发大火,火势蔓延,将两侧的栖凤楼和翔鸾楼悉数焚毁。

起火的原因无从知晓,可能是人为的,也可能就是个意外。然而,这种事件对于朝中的政客来说,可是最好的攻击政敌的机会。毕竟皇宫纵火,意图不轨!这可是要命的罪过啊!

传承自古坟时代的老牌豪族大伴氏与纪氏率先跳了出来,他们不敢与藤原氏正面冲突,转而将矛头指向嵯峨源氏(嵯峨天皇的后代,被赐姓源氏,降为臣籍)出身的左大臣源信和中纳言源融。

藤原良房得知此事后,立即开启顶级政客的职业智慧,精心谋划,细心布置,按部就班,徐徐推进,前后历时近半年,终于完成一场彻底肃清政敌的大阴谋。

过程就不赘述了,我们只看结果。

大伴氏的伴善男和伴中庸父子(淳和天皇名字为大伴,为避尊者讳,大伴氏改为伴)成为了真正的纵火犯,纪氏的纪丰城与纪夏井为从犯,两族家产尽没,流放富士山下的伊豆半岛,彻底退出日本政坛。

左大臣源信被免职,之后郁郁而终。嵯峨源氏在中枢的势力只剩下中纳言源融一人,实力大损。

藤原良房之弟右大臣藤原良相在此事中站队错误,势力遭到削弱。

这场政治事件被后世称为应天门之变。

事件推进过程中,清和天皇正式任命藤原良房为重敕摄行天下之政者,简称摄政,这下算是实至名归了,藤原良房在事实上和法理上皆实现了真正的独掌朝纲。

日本此前的第一个正式的摄政者还是飞鸟时代初期皇族出身的圣德太子,此后也多是由皇室子弟或皇后摄政,人臣摄政,藤原良房是真正的第一人。

公元871年,清和天皇赏赐藤原良房三千户,内舍人二人、左右近卫、左右兵卫各六人为随身兵仗,又带仗资人三十人,年官并准三宫,藤原良房的权势达到了顶峰。

公元872年,68岁的藤原良房病故,追赠正一位,谥忠仁公,封美浓国。

藤原基经开关白之先河

终于熬死了外公, 23岁的清和天皇决定亲政,然而此举遭到了身为右大臣的舅舅藤原基经的激烈反对。

藤原基经是藤原良房(藤原冬嗣次子)的兄长藤原长良(藤原冬嗣长子)的第三子,由于藤原良房(痴迷权力,没时间繁衍,就一个媳妇,只生了一个女儿)无子,于是藤原基经就被过继给了二叔,成为养子。

藤原良房去世后,藤原基经继承了二叔的政治遗产,继续行使摄政之权,抹杀了大外甥的夺权之梦。

长年当傀儡,无聊的清和天皇自然得找点事干,思来想去还是生孩子最简单,结果没搂住,生的有点多,为了不给国家添负担,便效仿嵯峨天皇,直接将大部分子女赐姓臣籍降下,这批人便是清和源氏。镰仓幕府大将军源赖朝便是这一脉的。

公元876年,藤原基经强迫清和天皇退位,由9岁的大外甥阳成天皇继位,其母为藤原基经的亲妹妹藤原高子(藤原长良的次女)。

如此一来,藤原基经便如养父藤原良房般,以天皇舅舅的身份再度摄政。

公元880年,藤原基经晋升太政大臣,这个原本经常空悬的顶级官位之后长期被藤原氏占据。同年31岁的清和上皇结束了自己既窝囊又快活的一生。

阳成天皇即位后,同样无所事事,于是便解放天性,在后宫肆意妄为,而且随着年龄增大,行事愈发暴虐荒唐,全无半点人君之相。藤原基经对此颇为恼火,自己拥立的天皇如此作派,严重有损他的政治威信。屡次告诫无果后,藤原基经决定废帝。

公元884年,藤原基经逼迫17岁的阳成天皇退位,然后将之圈禁。心怀怨念的阳城上皇更加肆无忌惮,俨然一副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做派,敢想敢干。只不过,没人再管他了。让人意外的是,个性张扬的阳城上皇竟然一直活到了82岁的高龄才颇为不舍地离开了人世。

由于阳成天皇此时无子,藤原基经便只能从宗室中挑选,几番考量后,时年55岁,生活穷困潦倒的表哥时康亲王成为了最终的幸运儿,即光孝天皇。

半截身子入土后居然还能登基大宝,这令光孝天皇感激不尽,对藤原基经言听计从,甘做傀儡。

即位之初,光孝天皇便诏谕群臣:藤原基经总领百官,一应事务皆由其处置,朕垂拱而治。

不仅如此,光孝天皇还将自己的所有子女降为臣籍,赐姓源氏,不立太子。以示储君之位亦由藤原基经一人决断。

公元887年,天皇体验卡到期,光孝天皇病重难愈,藤原基经于探视过程中决定恢复天皇第七子源定省的皇籍,并将之立为皇太子,光孝天皇大喜过望,不久便含笑九泉。

同年,21岁的源定省登基,是为宇多天皇。

为感谢藤原基经的拥立之功(其实是恐惧于藤原基经的威势),宇多天皇下诏:万事巨细,百官总己,皆关白(禀告、陈述之意)于太政大臣,然后奏下,一如旧事。

经过藤原良房与藤原基经父子两代的经营,摄政关白体制初步成型,即由藤原氏在天皇年幼时摄政,待天皇年长后关白。

然而随着两人的相继离世,其后的宇多天皇和醍醐天皇并非藤原氏血脉,摄关政治未能得到延续,故而将他们父子统治的这一时期称为前期摄关政治。

未完待续……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