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存在严重问题,但是并非无解

一杯红尘醉 2024-10-23 10:45:37

降成本方面,国家发改委将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特别是垄断性中介服务收费,出台降低电价的合理方案。例如,通过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据测算,一些地区企业用电成本可降低 10% 左右。

补短板方面,再布局一批重大项目,设立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基金,实施全球创新网络计划,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比如,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发展新兴产业

科技创新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核心动力。我国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到 2025 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销售收入预计为 35 万亿元,信息消费规模为 9.5 万亿元。要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联网汽车、工业互联网等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引领产业中高端发展。例如,2022 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 15.4 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超过 3.5 万家,业务收入 108126 亿元,显示出强大的发展潜力。

新能源产业方面,2022 年风电和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 1.25 亿千瓦,发电量 1.19 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 13.8%。要积极研发新一代核能技术和先进反应堆,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有序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

新材料产业方面,中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约 6.8 万亿元,拥有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 1972 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248 家。要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高品质特殊钢等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

高端装备产业方面,2022 年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 21.3 万亿元。要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积极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和海洋工程装备,积极发展智能制造装备。

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2022 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 705.8 万辆和 688.7 万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 25.6%,全球销量占比超过 60%。要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

绿色环保产业方面,环保产业营业收入 2.22 万亿元。要提升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水平,加强环境监测技术创新。

民用航空产业方面,要推动机场网、航线网建设,提升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航路通行能力。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方面,2022 年中国造船业在全球市场份额保持第一。要自主设计建造深水平台和大型养殖工船等项目,形成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等造船基地。

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要激发消费潜力,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一方面,促进居民多渠道增收。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积极拓宽居民增收渠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强化农民增收举措。例如,通过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另一方面,创新商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 “潮品” 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同时,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例如,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大力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此外,提高商品和服务消费质量。持续推动开展家用电器、儿童用品、纺织服装以及新兴消费品等产品质量分级,加强文旅、体育、养老家政等服务消费领域标准研制,提升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基础设施,改善消费软环境。

深化改革开放

深化改革开放是打造更加完善的制度体系,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推动国际贸易合作的重要途径。

在国内改革方面,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贯彻好六条原则,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部署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例如,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

在对外开放方面,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扩大自主开放,有序扩大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完善境外人员入境居住、医疗、支付等生活便利制度,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 “小而美” 民生项目,高质量共建 “一带一路”。例如,中欧班列作为共建 “一带一路” 的重要载体,为沿线国家和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作出了重要贡献,加深了中欧经贸合作,也推动了区域经济复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