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蓬安:你有什么资格给小学生品德修养打分?
16日,陕西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一位学生小升初“品德修养”成绩为0分。12岁孩子对家长说“很耻辱”。据了解,此题总分30分。知情人透露,这个孩子得零分是因面试此题时一直没开口。17日,灞桥区教育局称正在调监控。(6月18日《时间视频》)
我必须首先质疑西安市教育局领导一个问题:那就是老师有什么资格给“小升初”孩子品德修养打分?昨晚看到该校被投诉在“小升初”面试环节,给多名小学生的“品德修养”打了“零分”这么个“怪事”后,我就义愤填膺,并毫不犹豫地发表了自己对该“闹剧”的基本看法:摧残孩子!量化这个指标极为变态。谁有资格给小学生打品德分?能将孩子“品德修养”打“零分”的,一定是品德极差的变态思维。
真是不可思议!这样一个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灞桥区教育局显然还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他们还在纠结调不调监控,以为监控画面能推脱老师的不是,推脱学校的不是,甚至推脱教育局的不是。殊不知,即使这些孩子面试时一直就不开口,老师也不能将他们的品德修养判“零分”啊。只要这些老师还长着脑子,只要制定规则的这些人还长着脑子,总不会认为那些面对考官一言不发的孩子,真的就没有一点点品德修养啊。
灞桥区教育局如此应对舆情,根源还在于决策者价值观与正常思维存在着巨大差异,并导致是非不分的结果。我必须指出的是,对这项面试感到莫名其妙,这绝对不应该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们应该面对的场面。即使为了义务教育阶段“选择学校”的公平性,在鼓吹“均衡教育”十多年后也应该通过“摇号”的方式来决定,而不是搞“水分”十足的面试。这样的面试,将一些孩子排除在外,大家以为公平吗?大家知道,那些平时活跃的孩子或许并不怯场,面对主考老师时可以侃侃而谈,也因此可得高分,而还有很多不善于表达甚至本身性格就懦弱的孩子,面对老师时会感到非常紧张,甚至说不出话来。
这种情况,其实不仅仅因为他们都是“小升初”的孩子,在部分成年人身上也会发生的。十几年前,我的一位平时性格非常开朗,为人也非常善良的同事,在竞争一个“小领导”岗位时笔试第一,但面对本单位几位熟悉的领导面试时,却是一句话都回答不上来,结果落选。他事后心服口服,承认自己在这方面能力不足。
但问题是,面对老师时侃侃而谈的,品德修养就高,一句话说不出来的,品德修养就低?这简直就是混蛋逻辑嘛。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在台上口若悬河,舌灿莲花,大讲特讲“廉政”的领导干部,就一定是清官。而现实中,那些八面玲珑,习惯于夸夸其谈的人,反而更容易干出骗人的勾当。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默默无闻”也将成为贬义词。
更为过分的是,总分共30分的品德修养面试,有些学生竟然得“零分”。作为老师,作为出台这一混蛋政策的领导们能不能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的孩子品德修养得了“零分”,你自己是否感到这是一件很耻辱的事?你的孩子是不是感到遭受了巨大的羞辱?即使不考虑这个成绩对其上“好学校”的影响,仅就让他这个成绩来体现一个人的品德修养来看,对一个未成年人的打击也是难以想象的,即使这个孩子原本确实“不咋地”,反正是“破罐子破摔”,但我们的家庭、学校,也绝对不应该在后面再“推”他一把啊。
拿脚后跟都能想得出来的结果,为何这些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却想不到呢?没有尊重,充满羞辱的教育,你们是想将孩子的未来引向何方?
看了一些网友的留言,多数仍停留在考试的公平性上面,认为既然这些孩子“金口难开”,那么得“零分”也并不冤枉。这其实与灞桥区教育局领导的思维是一致的,这更是当今社会的可怕之处。
有关品德修养话题,我的一个基本判断就是,未成年人的品德修养总体上高于成年人。一个人年纪越小,心灵应该越纯净。而如今的中国教育,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见证了父母不得不给老师送礼。到了初中、高中,就不断给老师交补课费。这些老师,有什么脸面给那些天真无邪的小学生品德修养打分?你们应该首先反思自己,自己平时遵纪守法,与人为善,不说假话吗?通过反思,请先给自己品德修养打个分,至少高于良好分,你们才有资格给他人打分吧?
啥时候开始小朋友的品德修养也开始变得可以来打分了?请问给这些孩子打分的人,他们的品德修养就一定是满分、高分,就有了所谓的给他人打分资格?评判道德的标准又是啥?
[笑着哭]还有人给道德打分,天才啊!聋哑人统一O分,道德败坏[笑着哭][笑着哭],这学校也真的是醉了
考个四,六级外语还分笔,面试。中华五干年传统道德就面试下?太不尊重传统了吧!制定这方案本身就是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