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SECURE也许影响没那么大|第一现场

研发可 2024-07-06 12:58:59

//

Medicare Part D和Medicaid并不受到BIOSECURE法案的约束,而且是潜力市场。

从去年12月参议院提出的S.3558,到众议院的H.R.7085以及最新版H.R.8333,BIOSECURE法案(生物安全法案)的热度一直在升级。继对“受关注公司”实施采购禁令之后,H.R.8333在一些细节上做了修改:受采购禁令约束的“合同”将参考《联邦采购条例》(FAR)的相关定义。FAR 适用于几乎所有政府采购商品和服务的合同,但Medicaid全国药品返利协议和Medicare Part D制造商折扣协议除外。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信息,意味着Medicare Part D 和Medicaid并不受到BIOSECURE法案的约束。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该法案对整个CDMO行业带来的真实影响。

另有一番天地

FAR规定,“采购”指“通过合同,使用拨款资金通过购买或租赁的方式采购物资或服务(包括建设),供联邦政府使用”。“合同”包括与退伍军人事务部(Dept of Veterans Affairs) 的供应协议,以及与疾控中心(CDC)的某些合同,而没有将Medicare和Medicaid的合同囊括在内。根据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今年1月5日发布的最新参保人数数据,截至2023年3月,Medicare和Medicaid覆盖人群超过6,500万人。已有65,748,297人参加了医疗保险,其中的51,591,776人参加了Medicare Part D。显然,Medicare和Medicaid背后的采购市场清晰可见。媒体和相关人士对此发表了评论。BIOCENTURY 在最近的报道中提到,参与制定BIOSECURE法案的相关人员表示,该法案不包括为药品和其他医疗产品提供报销的Medicare和Medicaid,并且,该法案仅针对特定产品,而不是整个公司。美国的两家知名律所Ropes& Gray以及Simpson Thacher & Bartlett的律师团队给出了相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将BIOSECURE法案限制在FAR范围内意味着它不会影响公司向Medicare和Medicaid出售药品的能力。BIOCENTURY 的报道认为,对生物制药公司来说,失去一些联邦项目的市场是可以接受的,但Medicare和Medicaid的市场太大,不能轻易放弃。因此,BIOCENTURY 的报道同时表示,确定是否涉及Medicare和Medicaid至关重要。

早期研究业务或可幸免?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是,众议院和参议院出炉的各版BIOSECURE法案都明确,采购禁令适用于治疗的成品形式。这意味着,药明康德和药明生物为客户提供的大多数服务可能不会受到影响。一些美国律师对法案的解读认为,在药物开发过程中,与“受关注公司”签订合同开展临床前化学研究或高通量筛选,并不会使该药物失去向退伍军人事务部或美国国防部销售的资格。未获得联邦资助的早期研究以及与履行联邦采购合同无关的研究,应当不受BIOSECURE法案的约束。持这一观点的律师认为,如果一家“受关注公司”生产一种化合物用于临床试验而非商业用途,政府购买该药物不应被排除在外。同样的,一家“受关注公司”生产用于临床1期和2期的化合物,但商业产品是由另一家公司生产的,那就不应受到BIOSECURE法案的影响。然而,另有一些律师表示,并不确定法案中“受关注公司”开发的临床前或临床研究药物,是否免于采购禁令。

落地几率有多少

由于未被纳入2025年美国国防授权法案(NDAA),BIOSECURE法案的推进按下了缓冲键,但对于法案最终能否成为法律的讨论,仍然甚嚣尘上。

有几个细节值得留意。

首先,5月15日,众议院监督和问责委员会以40:1高票通过了法案新版H.R.8333。

其次是两个重要的数字:较早之前参议院提出的S.3558预估通过的可能性是30%,H.R.8333的预估通过可能性为37%。而对比历史平均数据来看,从2021年到2023年,21%经委员会通过的法案,最终成功立法。

在提案推进的过程中,美国全球生物技术工业组织(BIO)的态度出现了180度的转变。前任CEO曾担忧BIOSECURE法案一旦推出,将影响生物医药公司的药物研发能力。这番言辞遭到众议员对其立场的质疑。而新CEO John Crowley上任后表示,限制中国CDMO企业可能需要付出代价,但这是对美国国家安全非常重要的举措。

紧接着,6月5日在圣地亚哥的2024年生物国际大会期间,美国、韩国、印度、日本、欧盟,成立了生物制药联盟,希望重新划分全球供应链版图,解决原料药过度集中在少数国家的问题。

不过,BIOCENTURY 最近的报道中提到,即使实施BIOSECURE法案,也不会降低美国对中国抗生素和原料药的依赖。

中国CDMO寻觅增长点

根据沙利文的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CDMO体量超过750亿美元,2023年超过830亿美元。由于历史特殊原因,2020~2022年,中国CDMO规模出现高速增长,2022年中国CDMO公司的规模为832亿人民币,约占全球16.4%,2023年为942亿人民币,约占全球17%。而进入2024年,来自BIOSECURE法案等外部环境的压力,给整个行业带来非常大的挑战。

研发客出版人戴佳凌(最右)主持了研发客/CPHI联合举办的CDMO论坛,与汉腾生物CEO沈潇、苏州美诺医药商务副总周洁、美国嘉音律师事务所创始人王音讨论CDMO当下的机会与策略。

无论是否选择出海,中国CDMO 企业都需要为下一个增长点做好准备。来自沙利文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小分子CDMO市场规模体量较大,占整体业务的71%左右,生物药市场占29%。沙利文的报告认为,小分子业务未来的增长空间有限,主要来自多肽药物。由于GLP-1产品需求爆发,全球对多肽原料药产能需求攀升。2022年,中国的多肽市场约19亿人民币,沙利文预测至2030年,将超过170亿人民币。生物药的增长主要来自偶联药物(ADC、RDC)和CGT产品。从全球CDMO公司的布局来看,领先的头部公司都通过收并购的方式布局了CGT赛道。由于CGT产品的生产过程复杂且独立,更需要专业的CDMO公司来实现降本增效。目前,中国CDMO行业的竞争格局已基本形成。十大头部公司占据绝大都数市场份额,2021年约74%,2022年已增至81%。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将会迎来并购的高潮,以实现产业的延伸,优化战略布局,拓展业务范围和产能。并且,通过自建或者授权合作等方式,快速建立技术平台,进入几大热门赛道。最近几年,CDMO行业发生了多起收购交易,一些下游的制药公司也在向CDMO行业转型。当下,CDMO企业是否要出海,以什么样的姿态出海,对管理层是非常大的考验,对市场的选择和自身的定位,都至关重要。

编辑 | 姚嘉yao.jia@PharmaDJ.com

总第2152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