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逝世46年,遗容为何至今面色红润?

苹果谈历史 2023-09-15 10:47:03

文 | 池鱼白

编辑 | 池鱼白

前言

对中国人来说,1976年,似乎是被重重阴霾所笼罩的一年。

在这一年,我们不仅失去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朱德总司令,还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数以万计的同胞被无情的灾害夺去了生命。

而久病缠身的毛主席在听闻这些噩耗之后也万分悲痛,接二连三的伤心事令他本就不好的身体更加虚弱。

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伟大领袖毛主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然而,四十多年过去了,躺在水晶棺中的毛主席依旧面色红润,“栩栩如生”,如有神迹。

而据当时负责毛主席后事的韩伯平回忆到,主席遗体之所以这样并不只是药物作用,其中的玄妙前无古人!

遗体处理引争议

9月9日的凌晨,中南海“202”里灯火彻夜长明,这是毛主席生前最后所住的房间,也是中央政治局怀着着悲痛的心情商讨毛主席身后事的地方。

这场会议由华国锋和叶剑英主持,众人围绕着遗体的处理、发丧的形势与规模、是否邀请外国代表团前来吊唁等问题进行规划。

然而,这次会议进行的并不顺利,大家对于毛主席遗体的处理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原因并无他,而是毛主席生前曾经在1956年的一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中就表示过,他想要在逝世后将自己的遗体采取火葬的方式,不建坟墓。

在这次会上,毛主席带领136位中央领导们签署了《倡议实行火葬》的倡议书。

在发表的《倡议实行火葬》倡议书中也明确写明:此方式既不占耕地,也无需棺木,除节俭外,也无碍于对逝者的思念。

除此之外,毛主席还曾经说过,他想把自己的骨灰撒进长江里,这样鱼儿吃了之后又可以为人民服务了。

也正因如此,在商讨毛主席身后事的会议上,不少人都认为应该遵从毛主席的个人意愿,进行火葬。

但也有另一部分人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毛主席作为开国领袖,为我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无可比拟。

而其他国家也有将伟人遗体保存供后人瞻仰的先例,我们可以效仿他们对主席的遗体进行防腐保存。

正在大家对毛主席遗体保存的问题众说纷纭之时,身为副主席的华国锋拍了板,首当其要的是先将毛主席的遗体保护好,等吊唁发丧结束之后再做打算。

确定好基调之后,门口等候多时的卫生部部长刘湘屏和中国医学院基础医学组党支部书记徐静进入会议室,开始和众人商讨保护毛主席遗体的具体措施。

而这位徐静书记曾经在苏联深造,还对列宁遗体保存技术有一定的研究过,无疑是这项负责工作的最好人选。

为了保证毛主席的遗体不会在时间和气温的影响下浮现斑块和腐败的痕迹,徐静和张炳常、陈克铨成立了一个三人小组,前往毛主席的卧室中观察毛主席的遗体状态。

万幸的是,北京的九月气温已经不是特别热,在微风吹拂中,主席静静地躺在床上,身上的皮肤没有破损,也没有变得僵硬,关节也能活动,这让三人短暂地舒了一口气。

但他们需要面对的是长达7日的群众吊唁仪式,不可计数的群众们将会从全国各地赶来,围绕在主席身边瞻仰易容并哀悼,这对于遗体保护的工作要求十分严格。

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之下,三人连夜根据过往的经历整理出一套完善的遗体保护方案,并进行给主席注射防腐剂的工作。

然而,注射这种防腐剂的后遗症是主席的遗体会发生肿胀,根据过往的案例,三人判断这种肿胀会在一天之内消退下去。

但为保万无一失,三人还是在主席身边守了一天一夜,以免出现意外情况,直到遗体身上的浮肿消失,三人才安下心来。

在吊唁仪式前夕,服装厂为主席送来一条全新的中山装,理发师和技师则给主席梳理头发和画上妆容,让主席的遗容能够尽力保持在他生前的状态。

然而,吊唁仪式上还需一件关键的东西——玻璃棺,这个玻璃棺需要在不影响主席遗体保护的前提下,让群众能够瞻仰到主席的遗容。

于是,在离吊唁仪式只有一天的时间下,时任北京市计委副主任的韩伯平接到了这项紧急任务,他首先想到的便是苏联送给孙中山先生的水晶棺。

但这个水晶棺仅有1.75米长,再加上年岁久远,已经不能使用,在和专业人士沟通过后,焦头烂额的韩伯平最终决定制作一个有机玻璃棺。

但当时生产有机玻璃板的玻璃厂很少,要做出一整块2.2米的玻璃板在当时更是天方夜谭。

走投无路之下,韩伯平联系到了北京玻璃厂的厂长,向厂长说明此棺的用途,厂长十分重视,带领全体员工熬夜加班,仅用十几个小时就将玻璃棺用一块块短玻璃板拼接制作而成了。

除此之外,这个水晶棺内还充满了惰性气体,能够将主席的遗体保护到最大程度。

9月11日,吊唁仪式正式开始了,随之而来的,还有各位吊唁仪式负责人的忧心忡忡。

自吊唁仪式开始的第一天,悼念会上来悼念毛主席的人数就高达几万,而情绪激动的人民群众们所带来的热量更是是脆弱的遗体无法承受的。

除此之外,现场不停演奏的乐器和灯光的照射也会提高温度,让主席的遗体受损。

在听取了专家的建议后,华国锋将现场的所有制冷设备全部打开,将会场的整个温度维持在十五度,取消现场伴奏改为直接播放哀乐,将直接照射在主席身上的灯光加上隔温灯罩。

“只要温度高,我就心跳加快,温度低,我的心跳才能恢复正常,这绝对不是夸大其词!如果出现问题,我就是千古罪人!”

即便到后来,在韩伯平回忆当时的情形时仍旧会忐忑不安。

吊唁仪式期间,华国锋还派了北京医院院长等专家专门前往越南,去学习他们对胡志明主席遗体的保护方法,但令人惋惜的是,他们并没有见到胡志明主席的遗体。

直至吊唁仪式结束,全国上下一共有三十万人来到追悼会上悼念主席。

在这七天时间里,华国锋以中央名义发布要求,要对主席的遗体进行永久性保护,并建立毛主席纪念堂。

至此毛主席的遗体处理问题敲定了最终的方案。

然而之前的保护措施只是短暂的,若要将毛主席的遗体长久地保存,则需要更严密的措施。

为了保护好主席的遗体,中央启动了一个绝密工程计划,名为“769”计划。

绝密“769”

9月18日,仪式结束。

毛主席的遗体从悼念会上被护送至“769”实验室里。

其实,“769”原本是一个医院的地下手术室,为了能够保护好主席的遗体,这里被改造成为了一个密封、隔氧、低温的遗体保护室。

毛主席曾经的警卫队长陈长江担任了护送及其之后在“769”中的安保工作,这项工作也被命名为“一号任务”,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为了确保运送过程中毛主席遗体的安全,毛主席的遗体被放在一个密封的氮气帐篷里,并用一辆空的车队进行掩护,这才将遗体顺利护送到“769”。

9月20日,中央成立了遗体保护科研领导小组,全国各地的顶尖专家前往北京,讨论永久保存遗体的有效方法。

会上,湖南医学院王鹏程教授提出,可参考马王堆汉墓千年不腐女尸的保存经验,除此之外,专家们还商讨出了一种分部分保护的方法。

此方法是对裸露在外面的皮肤实行气态保护,不需要裸露在外面的就采用液态保护,而平常采用气态保护,碰到一年一度的大事时则采用液态保护。

毛主席遗体被运至“769”后,就被浸泡一种药液中,而这种药液便是参考了会议中所提到的保存古尸的液体成分。

与此同时,若想要达到在保护好主席遗体的前提下还能被人民群众瞻仰的目的,还需要一口真正的水晶棺。

神秘水晶棺

尽管当时的世界上,能用上水晶棺的只有列宁、斯大林和胡志明三人,甚至他们的水晶棺使用的仅仅是航空玻璃,但中央决定,毛主席的水晶棺,必须要用真正的水晶。

然而,天然水晶的纯度与产量都不能达到制作水晶棺的要求,但经过化学专家的研究,发现石英经过高温熔融,就会变成二氧化硅分子无序排列的光学玻璃,也算是人造版的水晶。

而除了要干净无尘,能够防腐,毛主席的水晶棺还需要能够抗震,抵抗战争危机,而在后期,棺内的温度还要保持在一个极低的数值,这对材料各方面特性的考验十分大。

因此,光学玻璃的硬度高,热膨胀系数小,透光性和耐腐蚀性极高,都是对主席的遗体保护工作十分有利的。

于是,地质总局最后决定由海南矿为主,进行开采。

任务下达之后,根据海南矿的月采掘能力估算,他们只有40天的时间,但是大家并没有气馁,在齐心协力各方合作之下,终于在截止日期前一天圆满运送了10吨一级试炼水晶石。

在开采原料期间,其他人也没闲着,在材料方案确定之后,全国各地就开始陆续往背景送去水晶棺的设计模型。

韩伯平在回忆起当年场景时称,四川送来的水晶棺模型让他印象深刻,它的棺体呈圆形,里边还铺设红毯,宣称有“红太阳”的含义。

这个新颖的想法立即俘获了中央领导人们的心,于是韩伯平开始寻找能工巧匠询问这个水晶棺的制作可行性,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方案由于技术水平有限,被否定掉了

“因棺体为圆形,直径需为2.2米,从技术方面考虑,很难加工,我就同肖秧一起到了四川,商量加工的可实施性,但工厂也认为,这样大的直径确实无法加工,最后只能放弃了这个方案。”韩伯平回忆道。

除此之外,中科院、化学所和玻璃厂为了达到焊接要求,还设计了300多个配方,夜以继日地做了上千次实验,终于研制成功了一个光-7胶能够完美达到水晶棺的焊接要求。

根据曾参与研制毛主席水晶棺的科研人员王佑釲的采访回忆,首先,制作石英玻璃的原材料纯度就需要到达99.9999%以上,而熔融工作更是容不得半丝差错。

许多参与制作的老师傅们都是有着20多年的从业经验,即便是这样,熔融阶段的高温也叫老师傅们难以忍受,尽管背后不断有人给他们浇着水降温,他们的脸上还是被晒脱了皮。

然而这只是其中一个难题,还有水晶棺中的反射倒影也需要科研人员解决。

在发现列宁和胡志明的水晶棺里边会反射出多重倒影,看不太清伟人遗容的问题后,专家们采用了真空镀膜的方法,并对此进行了模体设计。

而这一设计无疑是成功的,在如今的纪念堂中,毛主席的面容清晰可见,没有任何光影折射的痕迹。

此外,为了让主席看起来更加有光彩,在不能化妆的前提下,设计人员提出了“内投光”的方案。

他们在棺体4米之外设置了光导纤维传光束,让冷源光从遗体两边照到遗体上的同时,棺内温度还不会受到影响。

在“769”一年的时间里,毛主席就静静地沉睡着,直到他的水晶棺和纪念堂顺利建成,陈长江的“一号任务”才最终圆满完成。

1977年8月18日,水晶棺在方队的护卫下,被运送进纪念堂,两天之后,毛主席的遗体,也被运入到纪念堂的水晶棺之中,主席的脸颊就如众人设想般红润有光泽,仿佛主席从未离开过。

如今,46年过去了,主席的遗体没有丝毫的变化,他在人民群众敬爱的目光里,永远沉睡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