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数千只猴子打群架,为何猴子还有帮派?它们怎么分清敌我的?

鱼缸里的假山 2024-04-05 23:15:35

泰国华富里府近期发生的猴子群架事件,据报道,是由于两个“帮派”的猴群——“寺院猴子”和“城市猴子”为了争夺地盘和食物而引发的。这场打斗持续了近20分钟,涉及的猴子数量非常庞大。

猴子这种所谓的帮派,实际上是它们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在自然界中,猴子群体的社会结构相对复杂,它们通常会形成不同的群组,通过互相合作来争夺食物、领地和配偶,我们常说人以群分,其实猴子也是一样的。

猴子的社会结构通常包括家庭单元、全雄单元和繁殖分队等多个层次。例如,秦岭金丝猴就有一种四层式的重层社会结构,其中包括一夫多妻制的家庭单元、光棍雄性组成的全雄单元、多个家庭共同取食、休息形成的繁殖分队,以及多个群组在特定季节分离-聚合形成的更大社群。

在泰国华富里府发生的猴子群架事件中,所谓的“帮派”实际上是两个猴群——“寺院猴子”和“城市猴子”,它们因为争夺地盘和食物而发生冲突。

那么这些猴子在打架的时候,怎么分辨敌我双方呢?实际上这是动物行为学中的一个复杂话题。

猴子和其他社会性动物一样,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视觉和行为信号来识别彼此。说白了,就是同类的体态动作、面部表情、声音和气味,这些地方都能帮助它们辨认对方是敌是友。

例如,直接的目光接触通常被视为攻击性的,而回避目光则是顺服的表现。研究表明,直接目光接触能引起灵长类动物的焦虑情绪,并激发杏仁核活动,这是许多神经发育障碍和社交障碍的典型症状。这个应该很容易理解,比如说“你瞅啥?”“瞅你咋地?”,当两个人有这种目光交流时,多半就要打起来了。

在猴群中,也是有明确的等级制度的,猴子通过争斗和展示力量来确定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这种社会结构有助于猴群内部的稳定,同时也能在资源争夺时形成联盟。猴子们也能通过这些信号来判断其他猴子的意图,比如是否具有威胁性。因此,猴子能够在其社会群体内部以及与其他群体之间有效地分辨敌友。

不过这次泰国猴子打群架事件,反映了野生动物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时可能出现的复杂问题。

长期以来,游客对猴子的投喂改变了它们的自然行为和繁殖模式,导致猴群数量激增。而猴子有强烈的领地意识和社会结构,当人类活动影响到它们的生活环境时,可能会引发猴群之间的冲突。

这件事促使当地政府考虑建立猕猴控制中心,并实施绝育计划来控制猴群数量。

这事也提醒我们,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和谐共处需要细致的规划和管理。在享受与野生动物互动的乐趣时,也要考虑到长期的生态平衡和动物福利。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