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执念,万般自在。4首仙逸哲理诗词,用禅意助你拨开人生迷雾

香巧浏览文化 2024-11-19 03:26:51

01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释绍昙《颂古五十五首其一》

春天有百花争艳,而秋天有圆月。夏天有凉风习习,而冬天有白雪。如果心中没有忧愁的闲事需要去烦恼,一年四季都是人间的好时节。

明白如话的诗句,旨意非常简浅,不过说的是一年四季风光各异,只要心境恬淡,便觉人间处处都好。但,你若认真的读上几遍,又觉得它意味深长。

王阳明说“饥来食饭倦来眠”。饥来吃饭原本很简单,可是世人喜欢“百种须索”,用无穷的心思来满足口腹之欲,使生命变得轻浮;

倦来即眠也很简单,但世人该睡觉时辗转反侧,计较不休,使生命变得焦躁不安。

一个人,出门乘车,进门坐辇,务求安逸,这种车辇应该叫做“招致脚病的器械”。

餐餐肥肉醇酒,极力吃喝,那么,这种酒肉应该叫做“腐烂肠子的食物”。

迷恋女色,沉醉淫声,极尽享乐,那么,这种声色应该叫做“砍伐生命的利斧。”

如果我们能有一颗平常心,远离颠倒,摒弃华而不实的欲望,那么你就不会被各种名缰利锁所困扰,终生被搅都不得安宁。试着抛弃这些功名利禄,你会迎来一个无限舒展的世界。

“上船不思岸上人,下船不提船上事。”万物各有缘法,生活中的美好,无处不在,只要心无烦扰、胸中无挂碍,那么每一刻都是好时光。

02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唐·于良史《春山夜月》

春天的山中随处都有美丽的景物,着实是美不胜收,直至夜幕降临后仍留恋不已,忘记归去。

若是迷恋世俗荣利之人,总有操心不完的俗务,也就不可能发现身边的如此种种美景。

自然的美好,只对那些热爱自然、童心未泯的人存在。

看见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于是情不自禁地从水中小心地将它捧起,“一月普现一切水”,月亮就在手中了。月轮在天,本来很遥远;捧月在手,它现在变得很亲近。

这是禅意之月。如果说禅月具有神性召唤的意义,如果说禅月建立了我们同宇宙生命、天地智慧的联系,那么“掬水月在手”也就象征着人和他所追求的事物之间一种亲密的关系。

“弄花香满衣”,写山花馥郁之气染上衣襟,人不论走到哪里都带着大自然迷人的气息,同样生动地体现出人和自然融为一体的愉悦。

诗人完全沉醉在山中月下的美景之中了。唯兴所适,根本不去计算路程的远近。随兴而游,忘记了路的远近;

夜色渐浓,应须归去,却还是恋恋不舍。这时听到远处传来悠扬的钟声,放眼望去,远处寺院的楼台掩映在青翠的山色之中。

此刻,我们似乎看见诗人伫立遥望,若有所思。他和近处的山泉野花,远处的楼台晚钟,笼罩在月的清辉之下,这强烈的画面感就这样直击人的灵魂。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月亮光色莹洁,朦胧若虚,非常容易引发人的美感和想象。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手堪比伦,教我如何说。”一位僧人曾说,禅心的境界不是无法言说,只能说它像秋天的月亮在皎洁的水潭,清澄而静谧,一尘不染。

禅意的月亮无所不在,你看不到它是因为心补杂乱而虚幻的念头遮蔽了。

03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破山”在今江苏常熟的虞山,破山寺本名兴福寺,始建于南齐,到常建赋诗之时,已有三百年左右的历史,可算是一处古迹了。

常建是盛唐诗人,现在觉得他名气不大,实质上在唐代他却赫赫有名,一生仕途不得意,常游览名山胜景以自娱。

清晨一人登破山,此时旭日初升,光芒灿烂,普照山林,山色空蒙,如烟似雾,古寺掩映于林木之中,美妙绝伦。如此着墨,令古寺的深邃幽静跃然纸上,旅行者欣悦陶醉之情溢于言表。

今天常建带我们游览古诗,但写的不是“破山寺”,而是寺内的“后禅院”。

穿过佛殿,沿着竹林小径从蜿蜒曲折前行,浓荫蔽日,苍苔满地,一直蔓延至花木扶疏的后院,那里有僧人静修的禅房,层层的花木环绕,翠竹掩映着屋子,置身其中自然会有一种超尘出世之感。

诗人就这样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涤荡人心,怡神悦志的佛门世界。

红日高照,林木苍翠,百花繁茂,山中明媚的景色使飞鸟更加欢悦,在花木丛中婉转鸣叫;潭水空明清澈,山光,天色映入水中,是那样的清澈,明晰,澄净,以至于观赏之人杂念,俗念顿然全消。

山林景色优美,鸟儿自在啼鸣,这本是两项事物,但“山光悦鸟性”将两者联系起来,强调美好的自然使小鸟的天性得到满足,因而喜悦,却包含了体悟和发现。

雀鸟本是无情智,它们也被这旖旎风光所感染,事实上这种“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就是诗人的情感投射。

山中的水潭是清澈而平静的,它使人的心理也渐渐趋向于平静。如果水是污浊而又混乱的,它就不可能反映出外界的本相。

人心也是如此,如果心中充满烦恼、欲望,动荡不宁,它也不可能洞鉴事物的本来面目。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前面还说到鸟鸣,怎么这时一切声响都消失了呢?这主要是心理上的感受:当内心沉入寂静状态时,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格外安静。

寺庙中响起钟磬之声,它悠然远扬,远远超出了“晨钟暮鼓”的报时功能,而被赋予寓意深微的象征意义。

这是来自佛门圣地的世外之音,这是引领人们进入纯净怡悦世界的奇妙佛音,这是回荡在人们心灵深处的天籁之音,它低沉,浑厚,平缓,可以扩散到很远,深邃而超脱。

它是一种“动”,却并不破坏“静”;王籍《人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亦即此意。它使人从沉寂中醒悟过来,对万物保持新鲜的感觉;它缓缓扩散,似乎可以融涵整个世界,使之成为一体。

盛唐山水诗歌咏隐逸情趣,流露的多为一种悠闲适意的情调,但常建这首诗不一样。

他在优游自得中写自己的心灵感悟,他所领会的心无纤尘的禅思充溢着玄远清幽的情趣。

他所写的不仅是一种景物,更是一种旷远淡泊的胸襟和追求山水林泉之乐的隐逸情怀,一种明心见性的人生感悟。

04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唐·王维《山居秋暝》

王维经历过安史之乱,承受过政治灾难的他,愈发感觉到了宦海的险恶,人世的虚幻,对佛家的超脱精神有了更亲切的体会,隐居山林成了最好的生活方式。

王维晚年虽然担任尚书右丞的官职,但不再参与实际政务,已经过上了半官半隐的生活。

王维喜欢写“空山”。不是说山中无人,只是说它安静。这“安静”又是双重意义上的:山中固然人口少,不似城市中喧哗,同时这里没有那么多令人紧张的利害之争、勾心斗角,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情绪也相对松散,这也是一种“静”。

同时,空山的“空”也隐约暗示禅宗所说的空寂、虚无。

静谧的山居环境,凉爽的秋日天气,黄昏时分的安宁,新雨过后的清新,各种因素恰好地聚合在一起,令人心旷神怡。

其实,在人间,在大自然中,原本并不缺乏美好的时刻,只是生活匆忙,人们无暇注意罢了。

时令进入初秋,一场秋雨刚过,雨后的天空格外明朗,松林格外清翠,雨后山泉丰沛,淙淙作响,流淌在洁净的磐石上。

夜的帷幕徐徐降落,此时皓月当空,洒下一片清辉,透过松林,照耀脉脉山泉不紧不慢地流泻在光滑洁净的岩石上。

如果没有月光,松林将是幽暗的,山泉将是模糊的,而在沐浴月华的时刻,山中的世界呈现为一片明亮空灵。你可以看见树影斑驳,轻轻摇曳,水光闪烁,澄虚剔透。

单纯作为景物描写,这也是足够优秀了。但诗中的自然从来不是纯客观的,它是诗人在自然中摄取必要的元素重新建构的结果,它包含山水固有的美,又体现诗人的心境。

前面说到,空山的“空”也隐约暗示禅宗所说的空寂、虚无。这很容易误解为禅宗所说的空寂、虚无是枯死而没有生气的,其实完全不是如此。特别是对王维这样的诗人来说,禅是充满生机的东西。

甚至可以说,在禅的境界里,由于摆脱了种种蒙蔽,生活才格外显得意趣盎然。这首诗接下来由写景转为写人,也就是从自然之美转向生活之美。

“竹喧归浣女”,是说去水边洗衣物的女人回家了。人不能看到,却能听到她们穿过竹林时拨动竹枝的声音,还有她们的欢声笑语。这如新莺出谷,如乳燕归巢,它们沐浴在无忧无虑的安祥幸福中。

“莲动下渔舟”,也是人不能看到,却能听到渔舟穿过荷田时荷叶波动的声音,晚风中传来荷叶的瑟瑟作响声和着渔夫号子声,无疑这是一只渔罢归来的小船满载着丰收的喜悦顺流而下,男人们同样也有快乐的嬉笑。

王维出身名门望族,见过繁华奢靡,也见过仕途中诡谲的计谋。山村里的人生活简单,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既能饱餐大自然的秀色,又能品味生活的温馨。

所以终了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尽管芳华消歇,春已归去,可是这清秋山间的林泉生活还是使人流连忘返。

欲望永无止境,迷乱也随之增加。甘于平淡,耐得寂寞,才能保持内心的纯明。那就像月下的松林与山泉。

这里是诗人心目中理想的乐土,是他称心的世外桃源,诗人由此发出了但愿长留于此的感慨!诗句实是反用了《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今不可久留”之意。

在他眼里,山林并不是一个孤寂的所在,山林比朝中更具清幽的自然美与和谐的人性美,可以远离纷争,是一个值得托付自己的理想所在,故而诗人坦言“王孙自可留”。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联系我立即删除



1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