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我将之前的200多篇文章集结成册,开始四处寻找合作出版社,到今年7月图书顺利出版。感谢的人很多,感恩的话更不少。下面说说一些小小的遗憾,一则希望再版时能够适当修订,二则给正在写书或者计划写书的朋友们参考。
一、市场营销内容方面,我觉得比重还可以更大一些。我的初衷是“市场”与“职场”各占一半,但无论如何,我没有将二者融合得更自然通透,导致了最终出版时,“市场”只有一章。只能寄希望于读者朋友们,即便身处一个企业的中场、后场,也务必要重视业务,了解营销。营销才能赚钱,这是公司的立身之本。
二、内容过于庞杂。说真的,当初我就特别想任性的想给书命名为《杂货铺》。记得当时将样稿给某个出版社编辑阅读时,人家对我样稿的评价就是“杂货铺”。然而,我对“杂货铺”这样的说法并不反感,甚至我还很喜欢。因为,生活中那些小区边上的杂货铺,真心给了我们很多的方便——我丝毫看不到人家杂乱的感觉。
三、案例依然不够丰富。坦率的说,本书定位于部门管理,场景也较为丰富,但我觉得案例不够丰富,也不够生动,给人感觉没有讲透。当然,一是因为本人文字表达能力,二是因为很多话讲出来方便,写出来就太难了。
四、互动的形式没有大的突破。文字图书,由于不能随意增加二维码等形式,因此要与读者产生互动本来就有困难。但正是这个困难,就是考验作者的地方。尽管我在每篇文章之后,几乎都增加了“我思我见”的一个小点评,但缺少“点睛之笔”,因此互动效果大打折扣。于是,在全书最后一篇文章,干脆写了一个问答形式的“见仁见智”。
五、“点”和“面”的冲突问题。我认为本书基本上做到了把部门管理的“面”搭建起来了,逻辑也基本理顺了。但是缺少两个“点”——切入点、突破点。从哪里给读者切入“部门管理”,每个读者“部门管理”的突破口都不一样。是否我可以增加类似“问题点”的思维导图?是否我可以采用“去中心化”的网状结构?从而让读者自行去发现,去探索,去找自己的“切入点”和“突破点”——尽管目录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我觉得还不够直观。
六、“管理”是一种“艺术”。我不喜欢学院派的风格,因此在行文上,语言比较的随意,让读者看起来没有那样的枯燥和烧脑。但“艺术”呢?咱们甚至一张插画儿也没有。我觉得如果中间加上一些形象的插画儿,一定让读者更加易读。同理,“密码”呢?至少在书中搞几个跳转,设置几个类似“寻宝”的问题,岂不更加好玩?哈哈哈。
七、太重情怀,缺少商业化运作。这个道理就不展开,犹如我书中“公益”与“营销”的关系。毫无疑问,恰当的商业化运作可以让情怀更加完美。
以上几条“遗憾”,是自己安静时的反思,无所谓纠结,也没有什么最好,只希望未来自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