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没被殖民的非洲帝国,续命1000年,为求发展找上中国

WarOH虎哥 2024-11-17 22:21:14

欧洲爆发工业革命后,军事和经济飞速发展,和其他地区的政权形成代差。欧洲殖民者几百人就能征服一个美洲、非洲的王国,遇到亚洲大帝国也能占便宜。

所以自大航海时代以来,非洲和美洲是完全沦为殖民地的两大洲,因为这里离欧洲太近,且文明程度最落后。

但凡事总有例外,在非洲的东部,古老的埃塞俄比亚是欧洲人啃不下的硬骨头。列强之一的意大利曾在19世纪入侵埃塞俄比亚,堂堂列强居然被非洲黑人打败,伤亡万人后草草撤退。

因为如此,后来非盟的总部就放在埃塞俄比亚,这是唯一保持自由的黑人土地。

埃塞俄比亚现在的存在感不高,20世纪末的“东非大饥荒”和19世纪水平的“埃厄战争”,是世人对该国最后的印象。

但其实在人类史上,欧洲人认为该国融入世界主流的时间不晚于公元前5世纪,绝对是文明古国,比旁边的黑人国家早得多。

该国是非洲最早的基督教国家,是自认为的“黑白混血国家”,皇族更是自称白人,在黑非洲显得有点独树一帜。

那么,埃塞俄比亚在古代是怎样的存在?该国真是黑白混血吗?19世纪到20世纪,埃塞俄比亚是怎么打败入侵者的?现在的埃塞俄比亚发展得又如何?

【一】埃塞俄比亚:皇族犹太人,人民基督徒

今天的大洲划分,源自希腊罗马时代,欧洲人以地中海为中心,把亚洲、非洲、欧洲分开。近代欧洲人发现了美洲和澳洲大陆,就接着划分出了两大洲。

人们长时间以来已接受了五大洲的划分,并习惯性地把人种、肤色和大洲挂钩。

但其实这种依据地理大洲划分人种的方式是不严谨的,甚至可以说毫无科学根据,它是个历史遗留下来的惯性看法而已。

人种和文明的分布完全不以大洲为界限,跨越大洲分界线的地方,常属于同一个文明。

分属欧亚的希腊和小亚细亚半岛、分属亚美的楚科奇和阿拉斯加、分属欧非的伊比利亚和摩洛哥,自古就是同一种族、同一文明,直到近代才分开。

再往南,亚非分界的红海,也门和旁边的索马里、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在古代也曾是一个整体,一个跨海帝国坐落在红海两岸,历史长达千年。

这个帝国,叫做“阿克苏姆帝国”。

该帝国的版图在今天埃塞俄比亚西北部,以及厄立特里亚、也门的部分地区,国家的核心人口是闪米特人、黑人和混血人种。《圣经》里著名的示巴女王,就是帝国的祖先。

传说的示巴女王生活在公元前10世纪左右,是阿拉伯半岛西南部的小国女王。她仰慕以色列国国王所罗门的智慧,带着财宝去拜见她,并用一系列问题考验了所罗门。

所罗门回答了示巴女王的问题,女王便爱上所罗门,最后两人有了孩子。

这个孩子,就是孟利尼克一世,阿克苏姆帝国的创始人。

这段传说因为宗教的宣传,被长期认为是信史,写入埃塞俄比亚史书。但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认为,埃塞俄比亚建立“国家级政权”是在公元前4世纪以后。

之前的红海两岸,是渔村和港口、商业城邦的松散联合,并未存在高级政权——哪怕要有,也是被埃及法老统治。

因为相信自己是示巴女王的后代,阿克苏姆帝国,以及后来的继任者扎格维王朝、埃塞俄比亚帝国,都宣称有所罗门血统,自称为“所罗门王室”。

他们坚信自己是白人,20世纪中期甚至明确拒绝和黑人们打交道。

20年代,牙买加著名的反殖民组织“世界黑人进步协会”致信埃塞俄比亚塞拉西皇帝,称其为“黑人的骄傲”。结果塞拉西回信就一句话:我是白人。

的确,直到近代,埃塞俄比亚皇族都肤色较浅,五官棱角分明,的确更像阿拉伯人、犹太人,和黑人有很大区别。

据说在中世纪,整个埃塞俄比亚还没这么“黑”,都是这个混血长相。他们国名的另一个翻译“阿比西尼亚”,就是阿拉伯语“混合”“混血”的意思。

直到20世纪,埃塞俄比亚皇帝都有“犹太人的雄狮”这个头衔,他们自认为是犹太人。但整个埃塞俄比亚却在公元前后基督化,全国信仰基督教,极少数人口信仰犹太教。

作为基督教政权,埃塞俄比亚一直在西方的传说中有一定地位,中世纪时传说的“祭司约翰王”在异教徒之中建立了一个王国,十字军相信他就生活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

【二】“千年帝国”不敢当,活下来靠运气

埃塞俄比亚“阿克苏姆”王朝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公元1世纪,希腊人的《厄立特里亚航海记》记载了这个商业立国的王国。

当地人贩卖黑非洲的香料、宝石、皮草,甚至远到印度和中国采买货物,卖给希腊人。

在此后的2000年,阿克苏姆地区的政权基本是完整实体,保持着独立,但该国的几代政权都受到来自北方的压力。

在公元3世纪后,萨珊波斯崛起,侵入了阿拉伯半岛,将也门地区征服,染指阿克苏姆。

7世纪后,阿拉伯帝国东征西讨,灭掉萨珊波斯,也对阿克苏姆产生威胁。

由于阿拉伯人对贸易的控制,导致红海沿岸的港口吞吐量大跌。11世纪,被蹂躏几百年的阿克苏姆帝国宣告灭亡,犹太教扎格维王朝统治当地2个世纪。

13世纪后,所罗门王室推翻扎格维,这才建立了以埃塞俄比亚为名的帝国。

但埃塞俄比亚立国时,阿拉伯人已经在非洲之角传教几百年,扶持黑人和阿拉伯人建立伊斯兰政权,转头对隔壁的埃塞俄比亚进行侵略。

埃塞俄比亚最大的敌人,是位于索马里地区的伊法特苏丹国,双方在13世纪爆发漫长战争。

不得不说,埃塞俄比亚运气不错,就在他们独木难支时,阿拉伯帝国被第三次蒙古西征摧毁,非洲之角的穆斯林失去了后援。

基督徒乘胜追击,在14世纪将依法特苏丹国打败,可惜当地的伊斯兰势力根深蒂固,无法清除。

阿拉伯帝国分崩离析后,中东出现权力真空,直到16世纪奥斯曼帝国扩张,再次征服也门,支持索马里的穆斯林。

新建立的阿达尔苏丹国,在16世纪入侵埃塞俄比亚,奥斯曼帝国同时征服埃及,对埃塞俄比亚南北夹攻。

但埃塞俄比亚再次展现了极其离谱的运气——自己的基督教“教友”,伊比利亚的葡萄牙、西班牙已经开辟新航路,葡萄牙人在非洲建立了殖民据点,埃方联盟实力大增。

埃塞俄比亚向葡萄牙王国求援,双方建立联军,葡萄牙远征军用优秀的武器支持埃塞军队,最终绝地反击打败了阿达尔苏丹国。

这次胜利后,伊斯兰教的漫长强势期彻底结束了,欧洲人的时代来临。但埃塞俄比亚帝国没想到,自己挺过了异教徒的战争,居然要遭受教友的入侵。

当时,葡萄牙人想要用罗马天主教替代当地古老的、独特的科普特教派,最终和埃塞俄比亚皇室、权贵爆发冲突,葡萄牙人被武力驱逐出境。

挺过教友的冲击后,转眼就进入了19世纪,英国远征军入侵埃塞俄比亚,消灭埃帝国军队,造成埃塞俄比亚进入分裂割据时代。

彼时,埃塞俄比亚的皇家,即“所罗门王室”还在统治,并加上“万王之王”的头衔,但国内已经有大大小小十几个独立小王国和部落“听调不听宣”。

19世纪70年代,北方提格雷国的约翰尼斯四世加冕为皇帝,他带着军队统一埃塞俄比亚,并抵抗南下的苏丹侵略军。

虽然约翰尼斯最终在1889年战死,但随后他的亲家孟尼利克二世继位,他以亚德斯亚贝巴为中心出征,在1897年彻底统一现代埃塞俄比亚。

皇帝东征西讨,统一破碎的帝国,钱、粮、军火从哪来呢?

答案还是欧洲。

孟尼利克二世本名叫萨尔.马利安,是埃塞俄比亚邵阿省的诸侯。他最早抱上意大利的大腿,才能加冕为皇帝。

在统一国家的过程中,孟尼利克二世到处结交欧洲人,和法国、沙俄、意大利、英国、瑞士关系很好,允许列强在本地发展势力,采买矿产,修建基础设施,甚至铸造货币。

皇帝非常喜欢机械,对西方武器也很着迷,所以他引进欧洲的一流火器,后膛枪和线膛炮水平不输于欧洲军队。

然而在当时,意大利支持埃塞俄比亚,是因为其正和法国争夺北非,意大利占有索马里和厄立特里亚,并想着继续吞掉埃塞俄比亚,这是非洲为数不多的独立地区。

意大利政府和埃塞俄比亚曾签署《乌西阿利条约》,规定意大利占有厄立特里亚,并把埃塞俄比亚作为保护国。

但在该条约的埃塞俄比亚版本,帝国不认为自己是“保护国”,埃意只是盟友,意大利只能在埃塞俄比亚对外交往里作为第三方在场。

后来双方对条约问题发生争论,终于在1893年,孟尼利克二世废除《乌西阿利条约》。意大利几次斡旋不成,最后在1894年夏天入侵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心里有数,知道意大利必然动武,所以孟尼利克二世动员全国支持战争,点兵10万。

彼时意大利侵略军一万七千人,其中意大利人4000左右,带着10000多厄立特里亚和阿拉伯雇佣兵,完全没把埃塞俄比亚军队放在眼里。

意大利气势汹汹,要彻底灭掉埃塞俄比亚,甚至扬言“把孟利尼克装进笼子送到罗马”,这是古代罗马帝国对待蛮族酋长的方式。

没想到的是,孟尼利克二世带着军队主动迎上去,和意大利军队在边境的阿杜瓦展开决战。

意大利军队面对的是8万装备欧洲步枪的埃塞俄比亚军队,他们还拥有数十门线膛炮,以及西方雇佣来的军事参谋。

最后的大决战里,意大利军队一败涂地,伤亡、被俘10000多人,埃军伤亡16000多人。

【三】千年帝国崩溃,埃塞俄比亚沦为穷国

在意大利和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中,意大利人之所以投入全部主力进行决战,居然是因为听了假消息:

传说埃塞俄比亚军军心不稳,所以皇帝带着军队到古都阿克苏姆庆祝“玛利亚日”,以提振军心。

意军本来打算攻其不备,没想到在阿杜瓦山谷,8万埃军反而包围了意大利人。埃军占据地利,且有精锐的2万骑兵,双方决战一日,意军崩溃,雇佣兵四散而逃,埃军追杀几十里。

意军战败的消息传回欧洲后,列强纷纷对埃塞俄比亚刮目相看。

战败之后,意大利承认埃塞俄比亚的独立地位,此战对意大利的打击很大,使其在全世界的扩展事业几乎停滞。

埃塞俄比亚用胜利装点了民族自信心,皇权被维护了,埃塞俄比亚帝国成为列强公认的非洲一霸。

战后,孟利尼克二世的余生都在努力发展国家工业,他建立起了早期的铁路、公路、电线系统,并引入现代化的教育和医疗。

可在20世纪初,埃塞俄比亚内部稳定了没多久,内乱的小毛病再次爆发。

到了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在法西斯主义的武装下重新走上对外扩张道路。1934年,意图雪耻的意军重新入侵埃塞俄比亚,大败埃军,杀入亚德斯亚贝巴。

意军这次牛刀杀鸡,动员30万大军,兵分三路进攻。埃军一败涂地,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逃亡英国。

不过,尽管意大利占领了埃塞俄比亚,但并未从当地获得什么巨大利益。

二战爆发后,意大利全力在北非进攻英国殖民地,最后却被美国上岸反推。1941年意大利在北非战败,埃塞俄比亚随即被解放出来。

在英国“照顾”下,埃塞俄比亚随后恢复了独立,塞拉西皇帝统治国家到70年代。

冷战开始后,该国作为东非独立势力,在苏联和美国阵营之间左右摇摆,获得海外资源。

当时,埃塞俄比亚塞拉西皇帝的政权非常稳固,他也在权力的麻醉下越来越自傲,他以白人自居,拒绝黑人拉拢并不算什么,塞拉西最大的问题是独断专行。

彼时世界都在走向民主,但埃塞帝国还是皇帝的天下,加上贵族、亲信,这个利益集团霸占着国家的一切权益。

70年代,埃塞俄比亚经济问题严峻,人口增长造成粮食危机,而地主阶层霸占土地,在皇帝保护下剥削农民。

由于军人、公务员、知识分子的权益得不到保障,石油危机爆发后,埃塞俄比亚得到的援助减少,国内民不聊生。

但塞拉西皇帝对此毫不在意,还在皇宫逍遥快活。最终在1974年,埃塞俄比亚军队爆发叛乱,军官门格图斯推翻塞拉西皇帝,堂堂所罗门传人被捂死在床上。

埃塞俄比亚帝国,这个非洲唯一的原生帝国宣告灭亡,埃塞俄比亚共和国成立了。

如果从11世纪算起,埃塞俄比亚的确称得上“千年帝国”,放眼全球,也就日本皇室能与其对比。但在20世纪后期,帝国这个词语身上的枷锁太重,没有任何帝国能挺过冷战,包括大英帝国。

可惜的是,共和国时代的埃塞俄比亚,并没有立刻脱胎换骨,旧帝国的一切还在共和国上演。

由于门格图斯的独裁政府统治国家,各地对中央不服,埃塞俄比亚陷入长达17内的内战时期。

战争期间,80年代的东非爆发持续干旱,引发“东非大饥荒”导致700万人死亡。这场惨剧掏空了埃塞俄比亚的国力,该国在世纪末进入极端贫困。

21世纪后,政治稳定的埃塞俄比亚开始在全球寻求发展,最终选择和中国签署了长期合作条约。中国承保该国的铁路、公路修建,而且提供低息贷款。

埃塞俄比亚还模仿中国走劳动密集型产业道路,引进中国的纺织、食品、塑料工业,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

在21世纪前20年,该国经济发展速度是非洲第一,这让埃塞俄比亚政府看到走出贫困的希望。

可是只靠经济,也难以捏合分裂的国情。该国民族众多,潜在矛盾延续几百上千年。中央政府还采取西方制度,注定难以摆脱内斗。

2020年埃国北部战乱重开,打击了国际投资者的信心。好在近些年联合国支持埃塞各方和解,其内战激烈程度下降,并有望在未来达成长效停火,这对于1亿人口的埃塞俄比亚无疑是个好消息。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

1.《埃塞俄比亚 非洲屋脊上的国度》,吴金光

2.《意大利“非洲大帝国”计划的出笼与破灭——略论埃塞俄比亚战争后墨索里尼的抉择》,陈祥超

0 阅读: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