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通校的前身“红军通校”的故事:
1933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通信学校成立,校长刘光甫。校部设有政治处、队列科、文书科、教务主任、教员等。学校提出口号:“一个红色技术人员,一定要做到三个条件:政治坚定,技术精明,身体健康。”。1934年底:该校培训11期学员,共有2100余名各类通信人才被输送到了全军。1934年10月10日:中国工农红军通信学校改编为通信教导大队,以“红星第三大队”为代号随中央长征。一路上边走边学习,得到了周恩来副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赞扬。1935年10月:红军通校长征到达陕北。长征开始的军委通校有400多人,大部分学生在长征途中提前毕业,分配工作。最后到达延安的只有20余人。一个个面黄肌瘦,走路都摇摇晃晃,冬天大家还穿着单衣。
1935年11月:中央军委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通信学校与陕北红军无线电训练班、红25军的无线电训练班合并,恢复“中央军委通信学校”的名称,校长吴泽光,政委曾三。
1936年1月:中央军委通信学校迁至延安。
1936年:因长期在延安办学,越办越大,越办越好,全国各解放区,均称之为“延安通校”。能到“延安通校”学习和进修,是极大的光荣。“军委通校”的名字渐渐被“延安通校”所取代。
延安通校时期,学员居住的窑洞
延安通校自编教材:
延安通校学员的毕业证书:
电子一条川的故事:
军委通校到达延安后,曾在延安市及周边多地办学。军委三局决定把三局本部、通信材料厂、军委通校、新华广播电台等单位集中在裴庄、川口、盐店子、王皮湾的一条山沟里,成为“电子一条川”。当时全延安都没有电,唯独这条沟里,所有单位都有电,有用水煤气做原料的汽车发电机,有用煤做原料的20千瓦的交流发电机。有15千瓦的蒸汽锅炉带动的发电机。1937年8月:部队出师抗日时,全军无线电通信工作人员只有196人。加速培训技术人员成了紧迫任务。王诤要求延安通信学校采取加快培训速度、增加招生名额、改善教学条件和提高教学质量等措施,以解决燃眉之急。当时延安只有为数不多的无线电专家,如孙俊人、周建南等,三局机关只得割爱,调入通信学校任教。王诤也曾亲自授课。在通信设备非常紧缺的情况下,抽出一部分通信机、元器件、手摇发电机等器材,建立实验室,学制由原来的8个月到一年缩短为4至6个月。学员毕业后陆续派往八路军、新四军各部队,遍布各个抗日根据地。
1938年初:。在红军通校校歌的基础上,以校长吴泽光为主的几个人经过几天的努力共同谱写了“延安通校”校歌,经鲁迅艺术学院教务主任兼音乐系主任的吕骥略加修改,最终完成了定稿。
1938年2月:经上级批准,这首歌正式被确定为“延安通校”校歌。
1938年5月:通校建立实验室,设备绝大多数是缴获敌人的器材及少量自制的仪器。此外,还有少量从敌战区购买的,经过辗转托运,送到了通校。自从有了实验室,学生可以做各种电路实验,装配、调试收发报机、收音机、手摇发电机等。
1937年底到1938年11月:通校培养了无线电技术人员近200名,解决了抗日前线的急需。
1938年11月:中央军委通信学校第十三期在陕北延安富县督河村开学。这一期的培训人数,是军委通信学校校史上规模最大的,学员先后分五批到校,共计130余人,被编为三个队进行学习。
延安时期,学校的办学方针自始至终都是教育为中心任务服务。学校一直围绕“办好学校、多出人才、保证战争胜利”为目标,积极展开教学活动。这一教学方针对学员产生了深刻影响,绝大多数学员自入学第一天,就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学好本领,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建设新中国”。
1939年4月:因国民党闹磨擦,通信学校在富县督河村呆不下去,要向保安县转移。途经延安时,王诤请毛主席、陈云等接见全校员工。
毛主席:讲了无线电通信的重要性,要求大家好好学习,学成后上抗日前线去。还说办好学校主要靠校长和教员。毛主席指着笔直站在一旁的王诤说:他是红军无线电通信工作的创始人,很有贡献。你们大家要向他学习。毛主席:要求大家加强宣传工作,宣传抗日,宣传统一战线,强调宣传工作要为工农着想,批评有的人把标语上“工人”的“人”字加上三撇,工农是不认识的。陈云:强调学好知识和本领的重要性,说:不学习,不得了!学好了,了不得。勉励大家努力学习。陈云:讲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强调革命青年要树立起阶级观点、群众观点、劳动观点。1941年:
1941年:随着各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扩大,通信人员的培训逐渐过渡到以各根据地、各部队自行培训为主,延安通信学校主要承担干部轮训任务。
通校的教学形式:
根据战争的需要,教学一般分为速成班、普通班、轮训班和干训班4种。速成班:速成班训练期限为3到4个半月,教育内容以收发报为主,其次是使用现有机器的常识,以迅速培养报务员为目的。抗战初期的主要教学形式,为了适应当时迅速发展及扩充电台的需要。普通班:1939年上半年以后,教学形式大多以普通班为主。普通班时间较长,8个月到一年,收发通常所占比例少一些(25%),而电学实习多一些;文化程度低的,同时教一些自然科学常识与补习文化。1942年:开设了轮训班和干训班。轮训班:时间是2个月到4个月,是在工作可能的条件下抽出在职干部来学习,教育内容集中在收发报及机器装修技术的提高上。干部班:时间约1年半到2年,又叫高级班,大多是工作较久的负责干部,主要帮助提高他们通信组织工作能力及技术、文化水平。学员的学习笔记
1942年:因为通校教学水平提高,军委决定将通校升级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王诤兼校长。专业:电信工程队、有线电队、干部队、机务班等。但是“电讯工专”的名字,一直没有叫开,大家仍叫“延安通校”。
1942年:军委从美军得到20吨无线电器材。军委三局将这些电台视为珍宝。为充分发挥其作用,抽调各大解放区的通信负责人及技术领导到通校学习。先由孙俊人讲解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校长王诤决定拿出10部电台,让参加学习的同学分组将其拆卸打开,以实物进行教学,然后再分组重新装好。毕业后,学员把这批先进电台带回各解放区,此后大大提高了通信质量。
至1944年6月:该校共培训报务人员639名,其中中学程度者149名,占23.3%;轮训干部70余人。这些人员都成长成了抗日时期通信部队的领导骨干。
延安通校十三年:历经17期办学,培养了近千名学员成为战场上的“千里眼”“顺风耳”,使红色电波传遍大江南北,为革命军队的抗战胜利提供了有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一笔。
1945年:吴泽光调任晋冀鲁豫军区任三局局长,兼军区通校校长。
《西行漫记》的记者埃德加·斯诺,到过通校。他在书中写到:“我见一个14岁的少年,他曾在上海一家机器厂当学徒,他同三位同伴历经各种危险,到了西北,我见到他时,他是保安无线电学校的学生。我问他是否想念上海,他说不想,他在上海没有什么牵挂。”
斯诺所指的3人中的那个最小的,就是通校的学员柳仁甫。柳仁甫接受采访说:“1936年,我们一行6人,由徐承志带领到达红军兵工基地-吴起镇。我和钱松甫等3人被王诤选定到通校学习。我们回到保安,见到斯诺,文中说是14岁,我们应是17岁”。
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率20多万大军进攻延安,党中央决定战略性撤出延安。通校不再招生,教师大多分配到各大军区工作。通校以“军委三局通信队”名义,随三局过黄河到山西,又转到河北平山县,离西柏坡不远的西黄泥村驻下。
1948年5月12日:中央军委电讯工程专科学校、晋冀鲁豫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晋冀鲁豫军区通信学校、中央军委作战气象队、中央军委三局电讯队的3所学校和2支队合并,在石家庄获鹿县小村庄组建“华北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也就是日后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年4月:
参考文献:永不消逝的电波 西电往事 西电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