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地下党听闻自己要被枪毙,突然说:我可以招,但我要见哥哥一面

容史百年 2024-08-11 20:50:48

1950年,被折磨到体无完肤的萧明华,听闻敌人要枪毙自己。突然,抬头说:“我可以招,但我要见哥哥一面!”见完面,接下来的事却让敌人悔不当初。

1922年,萧明华生于浙江嘉兴,是家中年纪最小的孩子,更是家人们心头上的“华宝”。虽然萧家并不算富裕,但父母仍坚持供四个孩子完成了学业。

萧明华在学生时期便展现出优秀的文学天赋,还受到了著名作家台静农的亲自指导。1947年,萧明华从北平师范学院毕业,可是她却没有参加毕业典礼,而是匆匆忙忙地赶回重庆,见了父母一面。

“爸、妈,台老师邀请我到台湾师范学院教学国文,我马上就要赶去台湾了!”萧明华风尘仆仆地回到家中,一见到父母就告知了这件重要的事。

消息来得突然,萧父萧母一想到女儿要去到这么远的地方,心中百般不舍。萧明华同样如此,她叮嘱了许多事,还让父母好好保重身体。说完,她的眼泪几乎要落下来。

此时,父母已经觉得女儿这次回家的状态有些不对劲,但又想,也许是因为日后聚少离多,故而如此不舍吧。可只有萧明华自己知道,这次一走她也许再也回不来了。

原来,萧明华在北平师范学院读书时,结识了朱芳春教授。朱芳春是中共地下党员,利用工作之便,他常常向萧明华推荐一些革命理论书籍,激发了她的革命热情。

1947年9月,经过漫长的考察,组织决定吸收萧明华参加朱芳春领导的地下工作小组。对此,萧明华的态度十分积极。

正值台静农先生邀请她到台湾去任教,她意识到这是一个进行台湾情报工作的绝佳机会,于是马上向组织汇报,很快得到了批准。

就这样,萧明华即将带着党和国家的重任,远赴台湾。地下工作危机重重,她早就料到,此次回到家中,也许就是父母见她的最后一面了。

到了台湾后,萧明华找了一个僻静的住所,以便秘密进行工作。朱芳春也来到台湾,化名“于非”,与萧明华以夫妻的名义开展地下活动。二人多次向大陆传出重要情报,对于解放沿海诸岛发挥了重大作用。

1950年,蒋介石逃到台湾,宣布全岛“戒严”,台湾的局势一下紧张起来。而萧明华和于非的活动早就引起台湾当局的注意,2月6日,萧明华于家中被逮捕。

在狱中,残暴的敌人为了逼供,无所不用其极。他们对萧明华施以电椅、老虎凳、捆绑吊打等手段,甚至五天五夜不让她睡觉,企图从身体和精神上击垮她。而萧明华以惊人的毅力扛住了这一切,自始至终没有吐露过任何机密。

“一句话不说,毫无利用价值,明天就把她拖出去毙了!”敌人气急败坏,决定破罐子破摔,将萧明华枪毙处决。

萧明华一听这话,突然抬起头来,说道:“我可以招,但我要见我哥哥一面!”

敌人一看萧明华这就要招,喜形于色,以为终于拿下这“硬骨头”。他们对萧明华的举动没有丝毫的怀疑,毕竟他们认为,没有人会不惧怕死亡的威胁。

况且,萧明华在狱中受了九个月的折磨,想必万分思念家中亲人,在敌人看来,此时她的心理防线一定相当脆弱。

于是第二天,敌人就带着萧明华的哥哥进来探监了,还留下两个狱警在旁边,紧紧盯着这兄妹二人。

一见面,哥哥看见萧明华浑身是伤,心疼得眼眶发红。萧明华本就身体单薄,经过这般残忍的折磨,人变得更加虚弱,说话时气若游丝,几乎听不见声音。

哥哥把耳朵凑近去听,两个狱警马上警觉起来,可只听见些萧明华对家里的叮嘱。兄妹二人的对话始终是家人之间的关心和叙旧,没什么异常,狱警便慢慢放松了警惕。

机敏的萧明华见狱警有些心不在焉,便开始向哥哥传递暗号。她拿出了一个只剩七颗鱼肝油的药瓶交给哥哥,说道:“哥,这瓶药已经快吃完了,你按照这个药瓶再去买几瓶吧。”

拿到药瓶的哥哥还对萧明华的这番话感到不解,不过他马上反应过来,这是萧明华要传递的暗语。

回到家中,哥哥和家人仔细研究起这个药瓶,很快理解了其中的含义:“鱼”和“于”同音,而“七”在嘉兴话中与“去”读音相近,“鱼”“七”放在一起,就是“于去”的意思。

原来,萧明华是想让哥哥通知于非同志赶紧撤离!于非收到消息后,迅速整理了还未传递出去的情报,立刻动身逃往大陆。

于非收集的这些情报中,包括了记载着台湾军事设施分布的《台湾兵志地要图》、《海南岛防卫方案》和《舟山群岛防卫方案》等绝密资料。

经过几番辗转,有惊无险地躲过敌人的追查,于非终于在1950年3月22日抵达上海,安全地将情报送达党组织。这份军事价值极高的资料,在解放全国的进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而仍身在狱中的萧明华,在哥哥离开后立刻对敌人“反悔”,拒不招供。敌人被耍弄一番,恼羞成怒,对萧明华采用了更加残酷的折磨手段。

11月8日,萧明华被执行枪决,英勇就义,年仅28岁。临刑前,萧明华在给哥哥的信中写道:“我死后,就把我的遗骸留在台湾吧!”

一直到1982年,萧明华的哥哥将她的遗骨带回大陆,父母这时才知道,原来他们心爱的“华宝”是一名光荣的中共红色情报员。

萧明华被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时隔三十二年,这位伟大的烈士终于回到了故土,安然长眠。而她的墓碑背面没有写生平事迹,只有她的战友朱芳春(于非)手书的三个字——"归来兮"!

参考资料: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