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3日,埃尔多安宣誓就职土耳其总统。在就职仪式上,埃尔多安说,土耳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团结一致,并承诺在新的任期内土耳其将制定一部新宪法。
随后,他于当晚宣布了宣布新一届内阁成员名单,新内阁由总统、1名副总统和17名部长组成,新内阁除原卫生部长、文化和旅游部长留任外,其他成员均被更换。在新内阁中,杰夫代特·耶尔马兹担任副总统,哈坎·菲丹担任外交部长,亚萨尔·居莱尔担任国防部长,穆罕默德·希姆谢克担任财政部长。
其中,穆罕默德·希姆谢克是广受投资者欢迎的前财长。在2005到2018年间,他是土耳其经济的掌舵人,曾任财政部长和主管经济的副总理。
他的回归在市场看来是好消息,相比埃尔多安,希姆谢克更偏向于传统经济学的手段,同时他旗帜鲜明反对埃尔多安经济政策。至于希姆谢克能不能复刻他在2008年的奇迹再次拯救土耳其经济,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新外交部长是埃尔多安的情报部长,他从2010年起执掌土耳其的情报部门,曾经负责和库尔德武装的谈判。
新国防部长则是土耳其总参谋长,曾在2019到2020年间负责指挥对叙利亚和伊朗的作战。
除了文化部长和卫生部长,新一届内阁位子都被更换,其中有埃尔多安的老部下和盟友,也有和埃尔多安不对付但是能干成事的专家。不难看出,这是这届选举给埃尔多安带来的压力。
埃尔多安和他的对手克勒奇达尔奥卢的票数差距并不大,这是进入第二轮选举的必然。根据土耳其在大选结束后公布的数据,克勒奇达尔奥卢在经济发达区域有优势,而埃尔多安则在经济落后的保守区域有优势。
这是中东的常态,但是土耳其是中东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世俗化国家,世俗势力在中东不吃香,但是在土耳其吃香。于是世俗势力成埃尔多安不能忽视也不得不拉拢的群体,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内阁阵容。
同时,土耳其国防部宣布,应北约要求,土耳其会在6月4日和5日派遣部队前往科索沃,加入当地的北约维和部队协助稳定局势。
主流观点认为,土耳其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其想插手巴尔干半岛事务,但是笔者认为土耳其只是在履行其北约成员的义务。
巴尔干半岛因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是欧洲的传统利益范围,相比后花园的比喻,不如说它就是在欧洲家里面。再加上土耳其本身就和希腊有领土争端,想借此介入巴尔干半岛无疑是痴人说梦。
要知道,二战后的欧洲和二战前的欧洲完全不是同一个量级的势力。可即使在苏联解体前,欧洲各国的国防策略也是尽量撑到美军救援。在苏联解体后,欧洲各国因为经济原因拿国防预算开刀,这进一步加剧了欧洲军力的滑坡。
于是到了今天这个时间点,欧洲愿意在科索沃拱火,却不愿意在科索沃部署部队,因为科索沃并不值欧洲部队的部署成本。但是土耳其则没有这个成本顾虑,相比而言,土耳其也需要积极履行北约义务,以换取北约的装备支持来维护本国在中东的地位。
除开西边的科索沃,土耳其东边的中东也不太平。
一是6月3日以色列和埃及边境的枪击事件,事件导致一名埃及警察和3名以色列士兵死亡。
二是6月3日伊朗媒体报道,伊朗计划和沙特阿拉伯等印度洋北部沿岸和波斯湾沿岸国家组建海军联盟,以保障区域和平稳定。
先说第一个新闻,以色列对这次枪击事件保持了克制,先调查再发难,不再如往日,先炸了再说。笔者倾向于这是一个意外,即使现在有了中东各国联合起来对付以色列的趋势,但是埃及没理由也没能力在这个时候对以色列发难。
注意,以色列虽然久经战阵,但是以军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横扫中东的以军了。而作为以色列靠山的西方势力则明显在俄乌战争中有了疲态。
只处理东欧已经让西方的军备陷入了危机,再加上一个中东西方大概率会应接不暇,而东欧和中东还只是西方海外利益三大集中地之二。
西方在平日里四处煽风点火没事,因为不会集中爆雷,但是一旦集中爆雷,西方就会面临崩盘的风险。
第2个新闻一旦达成,对于西方中东利益的打击不亚于俄乌战争。因为伊朗已经凭一己之力威胁到波斯湾了,海军联盟则使得伊朗有能力威胁到北印度洋和苏伊士运河。
这些国家本来就和伊朗没有什么大矛盾,而西方的利益和这些印度洋国家又不一致。成立海军联盟的基础是客观存在的,至于能不能成就看伊朗的政治智慧了。美国国务卿计划在6月6日到8日访问沙特,目标不言而喻是打破沙特和伊朗的同盟。美国能不能成功在中东破局?土耳其又可以在这个变局中收获什么?中东会有什么样的改变?让我们持续关注,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