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2月,中国都会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过去一年,规划来年任务,这为外界观察中国经济提供了参考。
今年的形势不乐观
中国11月零售额同比增长仅3%,低于预期,甚至还未考虑通胀因素的影响。而通胀水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消费者价格指数仅上涨了0.2%。这些数据凸显了中国家庭消费信心的持续低迷,自2022年以来,消费信心从未真正恢复。
2024年支撑经济的出口和制造业投资面临新的压力,特别是可能爆发的中美新一轮贸易战。竞选期间,特朗普威胁要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60%的关税。胜选后,他进一步表示,如果中国不能遏制芬太尼的流入,他将额外加征10%的关税。“芬太尼是一种合成阿片类药物,其化学前体基本都来自中国”。中国国内有观点曾希望特朗普会用这10%的关税威胁取代之前更高的数字,但特朗普明确表示,这只是“附加关税”,而非替代。花旗银行的测算显示,如果关税真达到如此高的水平,而政府又不采取应对措施,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因此被削减2.4个百分点。
中国的刺激困境
面对这样的困局,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肩负着艰巨任务:在贸易战爆发前提振内需,同时做好准备应对可能的冲击。历史提供了一些启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出口市场崩溃,但凭借大规模的政府救助措施,经济仍保持了快速增长。当时,中国是全球“刺激政策的超级大国”,通过国有银行放贷、国企扩大支出,迅速激发了内需。同时,房地产市场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额外助力。
然而,与2008年相比,今年中国的刺激政策启动得较慢,规模也较小,效果不尽如人意。虽然政府逐步下调了利率、按揭成本以及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但信贷需求依旧疲软。为了恢复房地产市场的信心,政府要求银行向“白名单”内的优质房地产项目提供贷款,但银行依然持谨慎态度。央行还推出了3000亿元人民币约410亿美元的低息再融资计划,鼓励国企购买未售出的房产并将其改造成保障性住房。但截至11月底,根据华泰证券的数据,这一计划的执行率还不到15%。
本轮刺激政策成效不佳的部分原因是,过去的刺激力度过大,留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金融危机后,中国经历了一轮信贷扩张,导致巨额债务、产能过剩以及大量未售出的房产。2015年经济下滑时,中国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压缩产能、去库存和降低企业债务,包括地方政府通过平台公司产生的隐性债务。这一理念后来进一步发展为“三道红线”,对房地产开发商的借贷施加了严格限制,结果是许多开发商在2021年后陆续破产。
虽然供给侧改革的初衷是避免系统性风险,但这一思路也在2024年阻碍了经济复苏。中央政府增加了财政赤字,但对地方政府的债务约束依然严格,许多负债累累的地方政府被迫削减开支。银行也对向“白名单”开发商放贷保持谨慎,担心贷款可能成为坏账。过去的供给侧改革经验也让银行心存芥蒂,比如曾被要求通过持股方式解决企业债务问题,最终却进一步加剧了自身风险。
刺激需求很重要
要应对来年可能出现的经济风险,中国的必须将“刺激需求”放在优先位置,而不是一味强调财政纪律。从最近的政策动向来看,这种认识正在逐步形成。
11月,财政部宣布将允许地方政府发行新增债券,用于置换约10万亿元人民币的“隐性债务”,这些债务主要通过地方融资平台绕过借贷限制而产生。这一举措将有效降低地方政府的融资成本。而据Absolute Strategy Research的亚当·沃尔夫分析,到2025年,这项政策将释放约1.2万亿元的资金,这些资金原本是用来偿还旧债的。
这一政策转向同样体现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政府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并将这一任务列为九大任务之首,而自2015年以来几乎在每次官方会议报告中出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表述,今年则首次被完全忽略。
刺激需求,如何实现?
刺激内需已是共识,但如何实现呢?
房地产市场初步企稳或许能为这一目标提供助力。11月,新建住宅销售同比略有增长,这是三年多来的首次增长(不包括2023年初的短期激增)。房价也似乎开始趋于平稳。这些变化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振那些财富大多与房产挂钩的消费者的信心。
为了促使消费者“打开钱包”,一些城市可能会尝试发放电子消费券,比如上海近期分发的购物券。这些消费券可以为消费者提供餐饮、电影、酒店和运动类消费的折扣,前提是他们的消费金额达到一定标准。此外,政府似乎还计划扩大以旧换新计划,鼓励家庭升级汽车、冰箱、空调等家电设备。事实证明,这一政策已经取得一定成效。11月,家用电器零售额同比增长超过22%。不过,由于“双十一”购物节提前至10月,导致不少消费被前移,整体零售数据依然显得疲软。
为了进一步鼓励储蓄转化为消费,中国政府承诺增加养老金和医保补贴。高盛预计,2025年政府的广义财政赤字可能会增加至GDP的近2%。在未来一年,中国需要通过以往较少采用的措施来提升国内消费。这或许可以称为“需求侧结构性改革”。
随着经济放缓,越来越多的餐厅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免费餐食
煎饼、黑椒牛肉炒菜、酸菜鱼——对普通中国食客来说,这些听起来只是常见的菜单选项。但在一些餐厅,这却是“暗号”。顾客可以用这些菜名向餐厅表示他们需要一顿免费餐。随着中国经济疲软,这样的慈善举措正变得越来越普遍。而许多餐厅老板表示,使用这些“暗号”的人也在增多。
黄明(化名)自八年前在西南城市成都开餐厅以来,一直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免费面条或饺子。他回忆说,最初每月只有少数人来领取免费餐,但现在,他的餐厅每月要分发几十份免费餐,领取者多是20多岁到30多岁之间的年轻人。据统计,自7月以来,中国的青年失业率一直维持在16%以上。
多数提供免费餐的餐厅老板是出于同情心。黄明回忆起自己近十年前的经历:当时的他又饿又窘迫,走进一家餐厅,吃饱了选择逃离。他表示,这种善举的成本通常可控。而如今,善行也带来了一些额外的回报。像大众点评这样的餐厅点评应用和“小红书”这样的社交平台上,用户常常分享提供免费餐的餐厅照片,评论区里不少人发誓要多多光顾这些“有爱心的餐厅”。
虽然中国大多数人并不需要免费餐,但很多人确实在减少餐饮支出。年轻人去老年人食堂就餐,那里能以优惠价格买到可口的饭菜。商场和写字楼下的平价美食广场成了午餐时间的热门地点。一些餐厅还推出了“穷人套餐”这样的便宜选择。而外卖平台上的用户则通过选择“共享配送”功能,与附近的用户分摊配送费来降低成本。
和其他行业一样,餐饮业也受到了公众节俭行为的冲击。全国连锁餐厅报告称,单客消费额下降。北京市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北京大型餐饮企业的利润同比下降了88.8%。黄明坦言,他的餐厅可能因收入下降而不得不关门。但即便如此,他仍坚持提供免费餐。他说,这是他不会放弃的承诺。